到國家公園遊玩登山前,不妨先瀏覽「國家公園步道系統分級」,並參考「個人及團體裝備檢查表」,有需要時到「台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上網申請,讓登山之旅更安全!
(圖片整理自:台灣國家公園官網)
台灣山脈林立,山林景象豐富、地形多變,可謂登山健行的天堂!尤其台灣的國家公園內藏有許多美麗的山林步道,有闔家事宜的踏青步道、讓人輕鬆親近自然,也有充滿挑戰、需費時多天、重裝攀登的登山路線,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想要放鬆健行或挑戰自我,在國家公園內都可以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山徑,是旅人們認識自然、親近土地、強健體魄的重要媒介。
不過,有時在登山前查詢資料時,會發現不同機關所標示的步道難易有落差,而且各個國家公園的管理方式和步道分級也大不相同,容易使人混淆。
以後這些煩惱可以少一些了!最近,內政部營建署整合了多方資源與意見,推出了「國家公園步道系統分級」,將國家公園的步道路線依照難易程度分為0至6級;同時,提供了「個人及團體裝備檢查表」,讓旅人在行前整裝時有更清楚詳盡的參考;此外,也逐步優化「台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更新了山徑難度資訊,未來還會陸續增加其他國家公園步道的難易標示,讓系網站內容更完整豐富。
透過整合與新增山徑的資訊內容,讓旅人在從事戶外活動時,能做好更充分的準備、進行風險評估,讓山林體驗更加安全有趣!
(延伸閱讀➤登山健行常見詞彙解釋)
文章重點
國家公園步道系統分級
了解步道難易、評估自身狀況與經驗等,是登山健行前必要的環節之一,才能找到適合自己能力的路線,並避免造成誤入自己能力不及的山徑。
|「國家公園步道系統分級」由易到難區分為0至6級:
第0級步道平緩,適合全齡人口;第1級設施完善、坡度平緩的步道,約半天至一天可完成行程;第2級較第一級坡度起伏程度較大,可於一天內完成;第3級至第5級步道均位在偏遠山區,依照路程天數、天氣狀況、地形起伏等再進行更詳細分級,建議擁有負重行進、地圖判讀、危機應變等能力再攀登;由於雪季一般氣候登山在裝備與能力上有明顯不同,因此當第3級到第5級的步道積有冰雪時,則一併歸為第6級步道,而無明確基石或路線的山徑、需技術攀登等特殊路線,也規劃為第6級。
圖/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噹步道被列為第1級步道(來源:IG網友@ywei__授權提供)
圖/南湖大山線被列為第4級步道(來源:IG網友@yuchunnn.n授權提供)
|國家公園步道系統分級
(圖片整理自:台灣國家公園官網)
➤國家公園步道系統分級 下載
推薦影片
個人及團體裝備檢查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備妥裝備絕對是從事戶外活動的必要之事!出發前不妨先參考底下的「個人及團體裝備檢查表」,並將個人必備物品帶齊,讓登山活動進行的更有保障;同時,也要掌握登山健行的基本穿著要領,讓你在運動期間更加舒適、透過衣服保護身體。
(延伸閱讀➤登山健行穿什麼?建議「洋蔥式」穿搭)
|個人裝備檢查表
|團體裝備檢查表
➤裝備檢查表完整表格 下載
全台各地推薦懶人包
台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
(圖片來源:擷取自 台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
以前台灣的山脈、山屋等分屬不同管轄機構,每個地方的規定和流程都不盡相同,因此以前申請入山、入園、登記山屋營地時總像在玩闖關遊戲一樣,得自行找到對應的機構提出申請,複雜的制度或許讓許多想嘗試親近山林的人打退堂鼓。
因應「2020脊梁山脈旅遊年」,在2019年11月時推出了「台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簡化了以往繁瑣的申請步驟,統一整合對應的窗口,旨在讓山友一站就能搞定所有申請。
這裡統合了三個國家公園(玉山、太魯閣、雪霸)、警政署、國家步道、自然保留區、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申請,只要點選欲申請的路線,並依照指示完成基本資料、查詢或預約山屋營地、填寫行程計畫等,基本上就能完成。(「台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使用介紹可參考➤法蘭怎麼玩 的超詳盡中英文解說)
而現在也在「台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更新增了3處三處高山型國家公園的登山路線使用困難度分級資訊,未來還會持續修改新增,讓旅人在登山健行能獲得更充分的資訊,體驗有趣又安全的戶外活動。
➤台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 官網連結
●以上內容整理自:台灣國家公園官網
●以上分享如有侵害內容版權,煩請來信告知:yamtravel@public.yam.com,我們將會儘速處理或移除,謝謝您 / If the content infringe the copyright, please inform us by email: yamtravel@public.yam.com. We will remove it ASAP,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