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搜尋登山健行的資料或在爬山的過程中,時常會聽到看到「單攻」、「稜線」、「爬升高度」等,或是有資深前輩告訴你要預防「雪盲」、「高山症」,但由於這些詞彙平常較少使用,常常聽得一知半解、往往只能從字面上猜測意思~搜集18個登山健行常見詞彙,讓你無痛入門登山健行領域、溝通無障礙!
- 若以下資訊有誤、詞彙有不同解釋、對於內容有其他建議,歡迎告知與討論,將會進行修改或補充。
- 延伸閱讀:山徑分級「郊山、中級山、高山、小百岳、百岳」、輕鬆上手小百岳
文章重點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縱走
近幾年「陽明山大縱走」、「台北大縱走」相當熱門,還有經典的「中央山脈南北大縱走」,而「縱走」到底是什麼意思?
「縱走」現在已被廣泛運用、定義眾說紛紜;目前,一般來說指的是甲地進、乙地出,通常會沿著陵線、一連翻好幾座山頭,和「連走」類似;建議安排縱走行程時,可以在甲、乙兩地都停放交通工具,方便下山後移動。不過,也有登山前輩認為「縱走」指南北向的行走,而東西向則稱作「橫斷」。
說到縱走,不得不說一下常聽到的「北一、二、三段」和「南一、二、三段」,這些「段」其實是緣自於1971年中華山嶽協會發起的「中央山脈大縱走」活動,沿途會經過39座台灣百岳,成為台灣知名的長程登山路線。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O型
O型指的是起登和完登點位在同一位置,甲地進、甲地出,但是途中經過的路段不會重複,行經路徑像是一個O型圈一般,繞了一圈後回到原點。
全台各地推薦懶人包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折返
折返行程簡單來說就是原路來回,甲地進、甲地出,通常這樣的路徑規劃較為單純,適合新手入門。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單攻
單攻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一日之內走完單個或多個山頭,單日往返。
2.一趟行程中目標為攻頂一座山頭。
這兩種意思相去甚遠,因此當有人邀請你一同「單攻」時,務必先溝通清楚、評估體能狀況,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噢!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腰繞
腰繞顧名思義是指沿著山腰繞行,目的是為了避開高低落差過大的路段,用較輕鬆的方式繞過陡峭的山頭,以節省體能與時間;不過,有時腰繞會增加步行的距離,旅人應依照個人狀況安排路徑。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稜線
稜線是指兩面山脈之最高點的連線,又被稱作山脊線。通常稜線的坡度較平緩、視野良好,許多人會安排走稜線攻頂。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鞍部
鞍部指連接兩山之間的高平地帶,宛如馬鞍一般的地形,也有人稱之為「埡口」。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越嶺/越嶺點
越嶺指的是穿越稜線、通過越嶺點、走到另一邊山坡的登山路線。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上切/下切
上切、下切意思是沿著坡度陡峭的路徑到達某地。若不幸在台灣的山裡迷路時,建議選擇上切、朝稜線方向前進;因為地形的關係,建議不要下切至溪谷,以免發生下得去、上不來、無人知的窘境。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爬升/下降高度
指的是從出發點到目的地垂直上升與下降的高度。基本上步行公里數越短、爬升或下降高度越多,表示路線越陡峭;是用來判定山脈難易度的方法之一。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往返時間
出發登山前,大部分的人都會參考各個登山前輩的紀錄,看看這一趟走下來大約會花多少時間。不過,因為每個人的體力和腳程都不同,因此在參考「往返時間」時,建議要將自己和別人的能力落差考慮進去。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白牆
「別人登山都出大景,我看到的卻是一片白牆!」這句話是不是很長從喜愛登山的朋友口中聽見,而「白牆」又是什麼意思呢?
在登山時,白牆指是因為霧氣濃厚、能見度極差,眼見所及白茫茫一片、將亮麗的風景遮蔽,宛如一大面白色牆面般。登山時若遇到白牆也別灰心,換個角度想,這樣剛好能欣賞不同的登山景致;而且若幸運女神眷顧,撥雲見日、雲霧散開,也有機會看白牆轉雲海!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靜山/封山/爬黑山
靜山指的是讓山脈修養身息;封山指因為各種原因而暫時封閉山脈、禁止一般民眾進入;爬黑山則表示攀登封山領域的行為。
台灣對於這類的討論繁多,有興趣的旅人可以自行上網查詢,或參考以下幾種說法➡山人手札、雪羊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高山症
高山症指的是當人類處在高海拔環境所造成的健康風險。
當海拔高度升高時,氣壓、氣溫、氧氣濃度等也回隨之變化,特殊的環境導致身體無法適應,而出現頭痛、頭暈、嘔吐、昏迷等症狀,若情況嚴重又沒有妥善照顧還可能致死,需要多加留意。
從事登山活動時,應謹慎規劃爬升速度,使人體擁有適應海拔變化的時間;同時也可以事先領取預防藥物,並依照指示服藥,降低高山症發生的風險。
詳細高山症說明➡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官網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雪盲
冬季登高山時,有蠻高的機率會遇上下雪,此時應配戴雪鏡或墨鏡,避免雪盲發生。
雪盲是指受強光刺激而造成暫時失明的症狀,因為雪地對太陽光的反射率高,因此在雪地裡沒帶上墨鏡或雪鏡、直盯著雪地過久,幾乎等於用雙眼直視太陽,十分危險。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登山隊塑膠條/布條
不知道你是否曾在登山的路上,看見樹枝上掛滿各色各樣的布條與塑膠條,奇特的景象讓人不禁好奇這些布條是做什麼用的?
這些布條的功用還真不小!當登山隊攀登較偏僻冷門的山徑時,便會在路上、叉路口、易迷路段的樹枝上掛上布條,為之後行走這條路線的山友提供指示,表示「此路有通、此路正確、安心往這走」;同時,也能大大降低登山客迷路的機會。
然而,許多山徑錯綜複雜,每個人安排的登山路徑也大不相同,而且布條掛上去的年份也不一致,千萬不能一股腦兒的相信布條,還是要事先規劃好路線、下載好地圖,才是最安全有保障的做法。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輕量化
輕量化指的是在不影響安全的狀況下,盡量減輕登山時的負擔,讓登山的過程更加輕鬆簡便。通常,會從消耗品、裝備等方向開始下手,只攜帶必要的物品,或是購買更輕的產品;不過,在執行輕量化的過程中,千萬不要犧牲登山安全囉!
登山健行常見詞彙|無痕山林
無痕山林的概念源自於美國的「無痕旅遊Leave No Trace」,意思是在登山活動的過程中將對自然的影響度降到最低。透過優化步道、登山教育等方式,讓旅人在親近山林時能不遺留垃圾廚餘、不隨意破壞歷史遺跡、不隨意踐踏、不污染水源等,透過各界共同努力來維護山脈環境。
●參考資料:山女孩、健行筆記、登山小知識、台灣山林悠遊網、學習從等高線地圖辨識地形
●以上分享如有侵害內容版權,煩請來信告知:yamtravel@public.yam.com,我們將會儘速處理或移除,謝謝您 / If the content infringe the copyright, please imform us by email: yamtravel@public.yam.com. We will remove it ASAP,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