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屏東瑪家鄉的舊排灣部落屬北排灣群重要發源地之一,當年因為多重因素搬遷,舊聚落遺留面積廣大的石板屋群,近年來部落族人努力重建舊筏灣部落石板屋,進而於舊部落發展人文生態旅遊,讓來訪的旅人不僅可以擁抱山林美景,更能深度感受舊筏灣山間能量與人文生態。
說到舊排灣部落,它就位於山中道路的盡頭,沿途雖然道路崎嶇,但卻可以遠眺北面的北大武山周邊群峰美麗景緻;不過對於有著暈車體質的西莉亞來說,海拔800多公尺的山中盡頭可充滿著無限挑戰呢!目前如果想進入舊排灣部落探尋,並沒有這麼簡單,必須得先透過部落申請,然後由族人帶領著大家,才有機會揭開舊排灣部落神秘的面紗。
接著我們即將由在地部落專業嚮導老師帶領著我們進入舊排灣部落,一起來走讀導覽這一座曾孕育26個聚落,全盛時期達300戶以上,超過3000人口數的舊排灣部落。
文章重點
舊排灣部落|導覽活動
這一天我們隨著專業導覽老師念薇的腳步,在這遺世獨立的山中部落悠閒漫遊,雖然舊排灣部落遷村已有四十多年之久,但部落依舊處處可見古老的痕跡,而這些遺跡卻是部落族人當年生活的點點滴滴,更是族人永存心中的美好印記。
▼我們進入舊排灣部落之前,會先進行過火驅邪的迎賓儀式;利用枝葉驅走不好的靈,越過芒草火堆透過焚煙告知祖靈有客人造訪部落,請祖靈庇佑一切順利平安,這也象徵把外界的干擾與煩憂隔絕在部落之外。
▼舊排灣部落過火驅邪迎賓儀式。
▼舊排灣部落充滿文青氣息的導覽地圖,這讓初來乍到的西莉亞一眼望見就覺得怎麼可以這麼有新意啦!真的好喜愛這一幅導覽地圖。
▼聽著旅伴說道,之前舊排灣部落被稱為老闆找不到部落,那是因為只要來到這裡,手機是完全收不到訊號的!拜科技越來越進步的緣故,現在部落也設有手機通訊點,這也代表即使來到舊排灣部落,老闆也可以找到妳囉!
▼我們放眼所見舊排灣部落到處皆是依照山勢而建造的石板階梯,因為山勢陡坡皆不同,所以石板階梯走起來需要格外小心,這些一塊塊石板堆疊出來石板階梯,皆有前人當初建造的巧思與精確建築工法。聽著導覽老師細心提醒,提醒著我們必須踩穩自己的腳步走在石板階梯上,行走時盡量保持社交距離,畢竟一個不小心走著要是跌倒了,彼此距離太近可能會像保齡球一樣全倒!
重點並不是每一塊石板與石板之間都是固定砌合,每一片石板大小體積均不相同,有些甚至踏上去還會跳動磨擦而發出聲響;其實這些聲響有示警作用,可以讓待在石板屋裡的人聽到聲音而知道有人走過來了,原來石板階梯還有這種功能,可真稱得上是老祖先的智慧啊。
▼民國91年進行舊排灣部落重建工程,石板屋重建、廁所重建,原本石板階梯也要重建,但興建了一小段才發現,新階梯因為下雨溼滑很容易長青苔,行走起來反倒充滿危險。
▼說到這兒又要提到部落老祖先的智慧,剛剛前面提到石板階梯原本就依照山勢而建,每一片石板都是斜插進山坡,所以即使遇到下雨雨水順著石板階梯往下流,石板階梯根本不會長青苔,以至於步行於階梯上不易滑倒,所以新階梯只有興建一小段就停止了。這也讓後來來到部落的旅人還能行走在原汁原味的石板階梯,這也凸顯我們要思考如何與山林共存,才是對彼此都好的結果。
▼舊排灣部落石板階梯。
▼舊排灣部落石板屋。
▼舊排灣部落現在還是會有族人因為耕作或狩獵,返回到自己的家屋休息,當然這裡也有石板屋住宿體驗,目前部落完整的石板屋有十四戶,現有七戶開放接待遊客住宿,每一間風格略有差異,但建議透過排灣社區發展協會統一安排。
另外舊排灣部落也有旅遊套裝行程,包括導覽及餐點部分,至於有些朋友喜愛客製化的行程,也可以接洽討論。大家要是對於舊排灣部落導覽行程或住宿體驗感興趣的話,可以直接洽詢-慢城之旅。舊排灣部落payuan 粉絲專頁私訊小編。
▼舊排灣部落派出所指標。
▼舊排灣部落只有三處建築是利用水泥建造而成,其中就是圖中的派出所、衛生室及天主教堂,不過天主教堂建築本體也是石板屋,但聖堂所使用的祭台就是利用水泥建造而成,當初日本人並未將派出所及衛生設立在舊排灣部落,而是在部落對面的其他部落裡面,但因為自然因素緣故,有些部落慢慢遷移離開,後來日本人才決定將派出所及衛生室設立於舊排灣部落。
▼即便遷村,仍有許多族人時不時會回部落小住、順便整理祖先留下來的石板屋,甚至約十幾年前部落還曾有電線拉進來,於是族人紛紛架起卡拉OK設備在山裡高歌一曲,畫面肯定很熱鬧,但沒幾年因為88風災肆虐,電力設備遭受破壞,於是舊排灣部落又沒有電可以使用了。
▼舊排灣部落衛生所。
▼舊排灣部落屬於排灣族部落,排灣族語稱 Payuwan,是一家人、人的意思,國民政府時代音譯為筏灣,舊排灣部落在1974年遷村,因此原部落就習慣稱「舊排灣」藉以跟新居處區別。
▼舊排灣部落依山勢而建的傳統石板屋,一座座錯落於山坡上,這畫面一瞬間居然有種來到日本四國落合集落的錯覺,不過也因為年久失修緣故,石板屋有些已傾頹毀壞,有些經過部落族人修護之後,仍保存著原本石板屋的樣貌。
▼部落傳統建築工法堆砌的石板屋,牆上、屋頂充滿縫隙,卻不容易滲水,屋內焚燒芒草柴火出的煙卻很容易蔓延到屋外,若是見到石板屋飄散著輕輕白煙,便知道這戶主人回家看看自己的房子,當然不只為了驅趕蚊蟲,也為了召喚獵物的靈,希望靈能帶來更多獵物到獵場。因此族人喜歡稱石板屋是「會呼吸的房子」。這麼一棟會呼吸的房子,光聽起來就充滿著生命力。
▼我們正巧遇見傳統領袖(當家頭目)的堂哥正在為這一棟家屋的屋頂稍微翻修,其實他也是一位專業的石板屋師傅,我們有機會欣賞到部落傳統石板屋,真的要很謝謝這些幕後英雄認真地維護著部落稀有的文化資產。
▼導覽老師正聚精會神地站在石板屋室內,仔細講解石板屋內部構造及相關意義,當下一整間家屋被焚燒芒草柴火產生煙霧瀰漫,一陣陣輕煙搭配著那一道射進屋內的光線,一瞬間居然有種迷離夢幻的魔幻氛圍。
▼舊筏灣部落傳統領袖家屋中央的主柱就是祖靈柱,上面雕刻著祖先人像、百步蛇、百合花等等,這是傳統領袖家屋才能享有的尊榮象徵。
▼舊排灣部落石板屋。
▼位於家屋附近的就是傳統石板屋廁所。
▼舊排灣部落石板屋圖騰。
▼舊排灣部落石板階梯。
▼這一座是專屬於傳統領袖的標記,也只有在傳統領袖家屋外頭的空地才會有這一座石頭雕刻的圖騰。
▼這一趟旅行感謝有您們的陪伴。
▼其實要建造一棟會呼吸的房子沒有我們想像中這麼容易,通常需要1~2年才能建造一棟完整石板屋,畢竟板岩或頁岩取得不易,且石板屋建造工序又特別繁瑣,導覽老師說到以前下雨時房屋常會漏水,改成石板搭建之後,屋頂的外型有如百步蛇的鱗片般,因此雨水會沿著鱗片外緣流下去,進而改善漏水問題。
▼自從民國34~35年之後,舊排灣部落的族人因為種種因素,也許是醫療就學不便或是經濟因素,慢慢地就搬遷離開舊筏灣部落,之後搬遷至三地門鄉、大武鄉、瑪家鄉,甚至是北大武山山脈群那一邊的台東金峰鄉嘉蘭村,進而定居下來,這些地方都有舊排灣部落族人的蹤跡。
▼舊排灣部落石板屋遺址。
▼大家千萬要記得,若沒有事先預約導覽或住宿,請尊重部落族人的風土民情,千萬不要隨意進入石板屋,畢竟家屋屬於私人領域,也可能因為無知,無意間冒犯部落族人的禁忌。
舊排灣部落|風味餐美食
我們走讀了舊排灣部落一圈之後,對於部落有了更深一層的暸解,這時餐桌擺滿了傳統部落風味餐點,不論是炒山豬肉、月桃葉包吉拿富、入口即化的蒸南瓜搭配芋頭粉的創意料理、菜園現摘的炒野菜、燉煮軟嫩的山藥排骨湯,甜點阿拜花生黑糖口味(排灣族發音不是阿拜,念起來音似阿five,我們來到部落可不要念錯喔!),至於眼前這一道道排灣族風味餐點,可是讓大夥兒品嚐的好滿足啊!可惡!這讓西莉亞又懷念起這美味可口好滋味。
▼舊排灣部落部落風味餐。
▼舊排灣部落部落風味餐。
▼舊排灣部落部落風味餐。
▼舊排灣部落部落風味餐。
結束舊排灣部落走讀導覽及享用一頓豐盛溫馨的部落風味餐之後,我們回到山腰上的舊瑪家部落,也就是瑪家村的崑山部落,也被稱為勇士的部落。
座落在瑪家村南方1公里戶數約40戶左右的嬌小部落-崑山部落,是舊排灣分支出去的部落之一,崑山部落經過兩次遷址,終於在現今的原址落腳,特別的是部落族人都會沿著山壁種植蔬果,並且與大自然共處,我心想能夠願意與大自然共處的原民部落肯定質樸可愛,那就讓我們一起欣賞崑山部落吧!
記得昨天我們在禮納里部落的瑪家遊客服務中心鼻笛DIY體驗曾經遇見的那一位老師嗎?今天她現身在崑山部落,準備好好為我們分享部落文化導覽。
▼我們大夥兒對於老師手上的手紋很感興趣,當天也很感謝老師願意分享自己當初想要刺手紋的心境,雖然西莉亞並非部落族人,但聽完老師的分享之後,嗯,這一雙刺了圖騰的雙手真的很美,其實排灣族刺手紋是一種非常慎重的儀式,其中的領域紋代表著自己的土地,而排灣族女性紋手雖然是貴族與平民皆可以進行,但是最早的紋手其實是專屬於貴族階級的一種權利,且依據與核心貴族的距離,而有不同的手紋圖騰。
排灣族的紋手文化不僅象徵其階級身份,更含有醫學、護理、禁忌與部落歷史等等的文化意義,不同部落間亦有所差異,老師分享這些珍貴的文化內容讓我們對於排灣紋手文化更有深一層的了解。
▼如今的崑山部落,因為居地傾斜,生活不便,部落居民陸續遷移至附近的瑪家、北葉、三和部落及屏東市,目前實際居住者不到10戶。
▼正當我們穿梭於舊瑪家部落石板屋之際,旅伴眼尖看見擺放在一旁地上的佛手瓜,佛手瓜外型神似芭樂,它這也是部落常見的料理食材,其實崑山部落的土質非常適合種植各式各樣的蔬菜水果。
▼崑山部落目前可以欣賞到傳統石板屋,老師帶領著我們導讀了貴族的石板屋,貴族從其它部落下嫁到崑山部落,所以也是這個部落的總管,專門拿稅收的部落管理者,但這裡的石板屋又跟舊筏灣部落不盡相同。因為崑山部落匯集了周圍部落的族人,他們搬到崑山居住,因此不論是家屋材質或是栽種作物皆不相同。
▼崑山部落的耕種土地,因位居海拔800~1400公尺左右,加上水源充足,適合種植各式蔬菜、檳榔及果樹,這時導覽老師從農地上拔起一叢蕗蕎,蕗蕎也是原住民飲食不可或缺的配角之一,蕗蕎獨有直衝味蕾的香氣,讓品嚐過的饕客無法忘懷。
▼說到蕗蕎順道提一下,它最常見的吃法就是取新鮮鱗莖來醃漬,以鹽巴、白醋、砂糖或梅汁醃漬就是清脆可口的醃菜;此外也可以用來熱炒,與臘肉、香腸及醃豬肉非常搭配。另外綠色的葉片也不要浪費,它可切末用來炒蛋、炒肉絲或炒海鮮;我們在許多原住民風味餐廳都能吃得到喔!
▼月桃真的是原民部落的好朋友,西莉亞曾經在神山部落體驗淬鍊月桃純露DIY,又在這裡認真聽著導覽老師分享月桃的功用,其實月桃葉有非常多的功用,月桃被部落譽為神奇植物,全株植物都有香氣,從莖葉到花果、種子全部都可運用,從以前就是原住民愛用的編織素材,除了可編製為草蓆、置物箱、搖籃等日用品都與月桃習習相關。
▼崑山部落的走讀也準備告一段落,老師說因為我們並未在望夫崖那裡進行祈福淨身儀式,崑山部落原住民文化有傳統室內葬,畢竟家屋屬於私人領域我們就不便打擾了。再次提醒大家,若沒有事先預約導覽或住宿,請尊重部落族人風土民情,千萬不要隨意進入石板屋,畢竟家屋屬於私人領域,也可能因為無知,無意間冒犯部落族人的禁忌。
屏東推薦懶人包
舊排灣部落|景點推薦
.舊瑪家國小
民國82年間國小合併後(廢校),該校空間即活化再利用作為村辦公處、衛公室、瑪家集會所、圖書室和假日市集之用,後來又因為88莫拉克風災影響,目前閒置沒有使用。
▼舊瑪家國小。
.丁爸花媽露營區
接著我們的腳步來到海拔約800公尺的丁爸花媽露營區,這裡除了有露營區可以租借營地之外,最令人驚喜的是居然還有五彩繽紛的水管屋喔!
▼丁爸花媽露營區設有水管屋,讓沒有裝備的朋友也可以踏進大自然體驗露營。
.巴格達外露營區
位於丁爸花媽露營區隔壁還有巴格達外露營區。
.巴格達外Pakedavai餐廳
巴格達外露營區的老闆不忍心祖先留下來的土地荒蕪一片,所以決定依山壁建造一間頗有特色的簡餐咖啡屋。
▼咖啡屋戶外景觀區還能遠眺層層山嵐,視野極佳美不勝收,西莉亞站在這裡欣賞著眼前山林美景一整個神怡又心曠啊!
▼巴格達外Pakedavai餐廳。
▼巴格達外Pakedavai餐廳。
▼巴格達外Pakedavai餐廳保留天然岩壁設計成牆壁,當然就是這一間餐廳最大的亮點。
▼巴格達外Pakedavai餐廳。
▼巴格達外Pakedavai餐廳除了手沖咖啡之外,餐點部分食材都與在地小農購買,但因為當天時間關係,很可惜西莉亞無法好好品嚐這裡的餐點,靜待下一次有機會再前往囉。
.望夫崖
回程我們經過望夫崖,這裡除了是部落入口起點外,也是早年窺視敵軍之重要地點,這一處望夫崖由來據說是原鄉女孩大多數都早婚,十幾歲就結婚,可能結婚不久先生就要入伍當兵,所以村莊的役男皆要在望夫崖與親人們送別,故取其名稱望夫崖。
舊排灣部落|部落資訊
舊排灣部落
地址:屏東縣瑪家鄉排灣村5鄰58號
(導覽、住宿報名窗口:金小姐 0929-121-655。如有任何問題,請撥打電話詢問,或加入Line ID:weikim,瞭解更詳細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