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陶晶瑩(陶子)在台北新光三越南西三館B1開了一間麻辣鴨血豆腐鍋「辣杯杯 辣味研究所」,之前看新聞一直報導,終於找了時間朝聖陶子姐的辣杯杯!
文章重點
台北美食推薦
辣杯杯 辣味研究所|店家環境及販售區介紹
辣杯杯櫃上裝潢使用了紅色與白色,亮眼的顏色跟辣椒有相呼應的搭配設計,下樓至美食街就能一眼看見。
先不管辣杯杯的口味如何,整體設計風格就非常出色了!喜歡!
辣杯杯除了麻辣燙也有販售麻辣點心零食,有「麻辣喀拉咖」、「麻辣斯哈斯」及「微辣啾啾啾」三種口味,除了現場可以購買,在官網也能買到喲!
推薦影片
辣杯杯 辣味研究所|菜單介紹
辣杯杯菜單和點餐步驟可參考下圖:
剛好遇到萬聖節活動裝置藝術,辣妹想要跟骷顱頭坐一起吃飯。
台北推薦懶人包
辣杯杯 辣味研究所|辣度及餐點推薦
辣杯杯的辣度比較符合一般人的微辣,如果是像飛愛吃辣的程度,辣杯杯比較沒感覺,但是整體口味還不錯,麻辣鴨血好吃很推!
刀削麵是台南的手工麵條,麵條很Q彈,加入麻辣燙湯頭裡口感很不錯!
飛選擇豬肉,肉質很嫩不會柴,是好吃的肉品。因為煮在麻辣燙裡,覺得味道更濃厚了。
飛還有加點烏梅冰沙,是吃鍋最好解膩的飲品~酸酸甜甜的好好喝啊!
Info.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15號B1(有收費停車場)
電話:(02)2581 1535
Google map:goo.gl/maps/nAyc7NnYRjniph4w8
營業時間:平日11:00~21:30;週五~六11:00~22:00
官網:www.laacupcup.com/
辣杯杯
網友微醺北藍的心得:一個人想吃麻辣鍋時,尤其對鴨血和豆腐慾望高漲,招牌餐點辣杯杯,不妨一試。
鴨血嫩得像嬰兒皮膚觸感,豆腐千瘡百孔般吸滿麻辣湯,它倆是神仙眷侶。就像李李仁和陶晶瑩(?)
點了辣杯杯和泰式酸辣杯,一次滿足兩種口味。
雖然不太能吃辣,考量同事嗜辣和抱持忠於原著心情,辣杯杯按照店員建議選了中辣。先說,我吃辣是三歲小孩都不如的程度。等候取餐時,聽到有人討論小辣就很辣,整個很挫。但是吃麻辣鍋,隔天括約肌煙花燦爛,是必死的覺悟。沒有,隔天腸胃歲月靜好。
結果是,辣杯杯和泰式酸辣杯,雖然吃得滿頭大汗,是我吃辣的生理反應,完全不會辣得無法入口。我們把辣杯杯的湯喝到見底。
麻辣湯屬於溫和內斂的路線,喝完不覺口渴。
泰式酸辣杯,酸辣是有,偏溫和。
去光顧前一天,剛好看了陶子和李李仁吃辣杯杯的直播。陶子說泰式酸辣杯太辣了,要調整;李李仁吃得滿頭大汗。陶子也說,關於辣度很難滿足每一個人。甚至我認為,很難找到一個平衡。
刷其他人的評論,有人說小辣還是很辣,而且只有小辣和中辣可選⋯
我吃中辣卻能把湯喝光光,大概是他們收到回饋後,不斷調整的結果。就連泰式酸辣杯,陶子吃覺得太辣,隔天就從良了。
可以理解這是經營者的用心,只是這樣就變得沒什麼個性了,反而變得討好不了任何人,比較可惜。想吃麻辣鴨血豆腐的人,期待的是辣台妹搖滾,是香豔濃郁,不是良家婦女。
湯是好喝的,單喝鹹度欠缺,把麻辣燙跟麵攪拌吃較對味。
主食刀削麵或韓國泡麵,麵體口感佳、調味很夠,也是聆聽大家評論後改善後的成果。不過作為主食,視覺上讓人覺得量太少的話,會先扣分。消費者花錢就是要有吃飽的感覺。尤其韓式泡麵,兩三口就完食,但我買的是快200塊錢的套餐,確實會有疑惑或不開心的期待落差感。這點需要再費心思考。
泰式酸辣杯,算是輕量型的餐點。
蝦子、透抽、肉片,一顆炸蛋,其他是蔬菜類。想吃飽一點的,必須加價購鴨血或豆腐。酸辣的個性還要再明確一點。除非絕大部分的客人都喜歡這定調。
辣杯杯是新品牌,且努力調整口味。
所以提出建議,可以有「善良版」的辣杯杯,滿足不能吃辣的客群;而小辣、中辣,則恢復原有的程度,滿足嗜辣不眨眼的客群。免得陷入想要討好所有人口味,卻變得不對味的困境。
最後想說,藝人經營餐飲副業,本是雙面刃。
辣杯杯確實是因為陶晶瑩和李李仁而有知名度。從一開始出包的狀況,陶子迅速回應不閃躲、不斷調整修訂餐點口味、經常親自巡店招待顧客、先穩定整體品質而不急於擴充加盟⋯ 至少從這些舉措,理解他們不是想撈短線利益而已,而是真的有用心在做。
整體味道我給3顆星,1顆星是給精進的精神。
比方說之前被有些人評論主食不好吃,我吃的時候是好吃的。
我是衝著陶子去吃的。
但味道騙不了人,消費體驗也是。
以百貨美食標準評價,是中上水準的美食。
會回訪,期待吃到愈來愈進步、辣得有個性的辣杯杯。
- 星期一: 11:00 – 21:30
- 星期二: 11:00 – 21:30
- 星期三: 11:00 – 21:30
- 星期四: 11:00 – 21:30
- 星期五: 11:00 – 22:00
- 星期六: 11:00 – 22:00
- 星期日: 11:00 –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