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座港口城市,基隆一直是北台灣防衛的軍事要地,三面環山的獨特地勢,建有多座砲台。在日治時代,曾設立基隆要塞司令部進行管轄,而在司令部周圍則建有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及要塞司令部官邸等日治建築。
要塞司令部官邸,又稱為李宅,結構曾嚴重坍塌,因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修復完成,在2020年10月底因文化局舉辦「沙灣星夜」活動開放參觀,袁彬趁機進到官邸內部,感受日式老屋的濃濃禪意。
▼(下面2張圖)要塞司令部官邸是一棟具百年歷史的日式木造建築。
▼《浪花天:依海而生的城市》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階段成果展於11/13~12/13在要塞司令部官邸及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展開,展覽到晚上6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去參觀。
要塞司令部官邸的歷史緣起
在1921年,日治時期,商人流水伊助負責經營公共馬車業務,後改制為流水巴士、也就是基隆市公車的前身。要塞司令部官邸,正是流水伊助的自宅,1930年興建,1931年完工,有著完整的日式建築結構。在二戰之後,原本的要塞司令部官邸因受砲擊而損毀,最後官邸搬遷至流水伊助的自宅,後來基隆要塞裁撤,最後一位司令還是居住於此,並將住宅分居給李家,最後李家將整棟房的地上權買下,居住到1988年,所以又被稱作李宅。
▼李家買下要塞司令部官邸之後,因原有的廁所損壞嚴重,特地在防空洞外另設一個現代化廁所。
要塞司令部官邸的建築特色
(一)戶外池塘跟防空洞
沿著階梯走上官邸,往右方看去,是一大片綠地,一處以碎花磚鋪設,呈不規則狀的池塘,過去是魚池,現在已經空無一物。沿著石階,可以走進大通鋪的緣側。可以想像,過去居住此地的人們,常常坐在這裡,眺望左前方的大沙灣海水浴場。
二戰期間,為了防範美軍轟炸,特別建設一個T字型的防空洞,牆面以紅磚疊砌,圓拱型天花板是水泥鋪成,兩側地面還有排水道,隨著微弱的燈光彎身走了進去,來了一場防空洞小探險。
(二)帶有濃濃禪意的日式建築
作為一座木結構搭配土藏造的日式建築,最大特點是外圍厚重的土牆搭配小開窗,修復完成後,每次騎車經過,都會被它的美麗給吸引,終於有機會進到建築物內進行參觀,沿著石階梯走進建築物內。
玄關採用「雙玄關」設計,分為兩層,在第一層玄關旁邊設應接室,也就是現今的接待室,第2層才是房舍內部。在基隆的日式建築,為了防潮濕,房舍的地板離地面都有一定的高度,需要踩石階上去。
▼修復後,為了讓民眾了解在基隆的日式建築物獨特的抬高設計,特設計一片玻璃,呈現地基的原始模樣。
▼(下面2張圖)要塞司令部官邸的雙玄關。
▼(下面2張圖)應接室,採光明亮,空間寬敞,談完事,也可以邀客人從小階梯進到內庭院。
▼應接室旁就是大通鋪,鋪有塌塌米。
從玄關就可以瞧見內庭園,與自然景觀巧妙的結合,一片綠意盎然,木地板的通廊串連起居間、茶室及大通鋪,是一處充滿禪意的日式木造建築。通廊與內庭園以玻璃手推門作區隔,光線充足,隨時都能欣賞優美的內庭園景色,牆面設有稱為天袋的小型收納櫃,可以將手推門收納跟展開。
▼(下面2張圖)袁彬預計這裡將是熱門的網美打卡點,尤其這個角度超好拍,彷彿來到日本,整個很有網帥的感覺。(袁彬如果能夠再瘦幾公斤....)
▼(下方2張圖)串聯起居間、茶室的木板通廊,超適合拍照打卡。
▼(下方2張圖)通廊牆面設有天袋,小型收納櫃,可以將玻璃手推門收起來。
▼(下方2張圖)靠近防空洞的一側,還設有小房間。
不論是起居間、茶室或房間,都是鋪上榻榻米,色彩簡約,看起來就是輕鬆及舒服,牆面上方設有以竹子為建材的鏤空欄間,採光充足,整體空間明亮寬敞。
▼大通鋪另一側的起居間。
▼入口玄關上的鏤空欄間。
起居間設有木製櫥櫃,主要是放置棉被,起居間與茶室之間,以手拉門區隔,門上繪有松、梅的圖案,身處其中,有一種來到日本的感覺,將手拉門一拉開,整個空間顯得更寬敞舒服。
▼(下方2張圖)站在緣側外的石階向內拍,運氣好可以拍出這樣超有美感的照片。
要塞司令部官邸還保留著昔日的浴室,沿著房間的小階梯走了下去,地上的碎花磚以及浴缸的白瓷磚,都刻有歷史的痕跡。
隨著要塞司令部官邸修復完成,加上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及市長官邸(松浦社宅),多個文史景點串聯成一線,將有機會替大沙灣海水浴場所在的地區帶來另類的觀光人潮。
要塞司令部官邸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230號
展覽開放時間:
13:00~18:00 (二~五)
10:00~18:00 (六~日)
休展日: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