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 一日遊 親子 吃到飽 櫻花 秘境

台江國家公園

Google 評分: 4.2  
  • 聯絡電話:06 284 2600
  • 店家地址:709台灣台南市安南區四草大道118號
  • 網站:相關連結
  • 營業時間:

    • 星期一: 休息
    • 星期二: 09:00 – 17:00
    • 星期三: 09:00 – 17:00
    • 星期四: 09:00 – 17:00
    • 星期五: 09:00 – 17:00
    • 星期六: 09:00 – 17:00
    • 星期日: 09:00 – 17:00
    • 愛瑪
      5  

      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可以看到海,免門票免停車費,可以拍IG網美照。 雪白色的綠能建築象徵台南的製鹽歷史,牆面的設計還把蚵殼放進網架裡,看起來居然一點也不衝突,反而覺得蚵殼變得好時尚,這麼做除了搭配台南的養蚵文化外,還有建築隔熱效果,也能作為鳥類和小生物們的棲息處。 這裡幾乎是360度無死角的好拍,散步發呆看海拍照聊天,再不會覺得國家公園很無聊。 遊客中心裡面可以看到鄭成功的歷史,17世紀的「台江內海」,當時能停泊上千艘船,鄭成功當時正是由台江內海登陸擊退荷蘭 18世紀後因泥沙堆積嚴重,現在已變成濕地或魚塭。 濕地生態水鳥招潮蟹等等,放映室也有影片介紹,可以認識台江的多元文化,我就看了邊唱邊計算魚苗的數魚歌,超有趣的阿 裡面有個販賣部,店員們會親切的接待試吃虱目魚鬆,介紹各種伴手禮與冷凍海產,看起都很好買。 台江國家公園範圍超大,遊客中心只是其中一個小景點,其他像四草綠色隧道,黑面琵鷺賞鳥亭,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都是台江境內知名景點,來台南可以挑喜歡的去逛。 我有拍影片,可搜尋 愛瑪小廚房 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 謝宜廷
      5  

      規劃非常好的遊客中心❤️ 白色的建築象徵雪白的製鹽歷史 起伏的小山丘外觀傳達著中央山脈的故事 台南著名的小巷設計與養蚵產業也融入了建築本體 館內除了傳承歷史、科普教育外也希望來往的旅客汲取環保愛地球的概念 在科普教育的方面,有舉辦台江學堂感覺會非常有趣~ 環保的部分則是此處建築屬於符合綠能建築的設計。其運用蚵殼進行美觀造景外,更發揮其擋風、自然孕育的功能! 十分有特色~ 感謝🙏館內導覽員的介紹 一天可能有4個時段的導覽~ 如果大家有前往參觀不要錯過囉!

    • 鄭琨寶
      5  

      台江國家公園,為台灣第8座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98年,是台灣首座都市型國家公園,名稱源自歷史上的台江內海,現在多已陸化為濕地或魚塭,整個國家公園範圍涵蓋陸域與海域,陸域部分範圍包括台南的安南區、七股區濱海陸域,海域部分則為上述濱海地區至澎湖的東吉嶼間寬5公里、長54公里的海域,延伸至澎湖的部分大致呈長方形。 . 這座國家公園以其自然生態資源、歷史文化與漁鹽產業為歷史為核心特色,園區內有漢民族渡黑水溝來台墾拓的古航道、台江內海歷經曾文溪多次改道造成的地景變遷,以及因應當地環境發展而成的鹽田與魚塭等產業文化,幅員廣袤的濕地同時孕育豐沛多樣的生態資源,是許多生物的重要棲息地,尤其每年冬季更吸引大量黑面琵鷺等稀有候鳥南下避冬,喜好大自然與人文歷史的旅客適合來訪走走。

    • 張芳榮
      5  

      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2019年3月正式對外開放 又稱「台江學園」,是座兼具生態與文化的「鑽石級綠建築」。以「高腳屋」形式建於魚塭之上,避免當地濕地生態遭受大量破壞。 從地面看台江學園有如一座座白色鹽山;而從高空俯瞰的話,就像無數白色水鳥棲息於濕地,入口以先人橫渡黑水溝,看見中央山脈及陸地逐漸浮現為設計概念,因為此位址正是漢人首次登台之處 許多灰色格子狀裝飾,走近一看才發現原來是用「蚵殼」拼湊而成,呼應了台南重要的養蚵漁業。除了美觀外,還有建築隔熱效果,也能作為鳥類和小生物們的棲息處 以台南「廟埕」為設計概念的中央廣場,地板不規則排列的紅色地磚,象徵了台南傳統的紅瓦屋頂。 每天有4場免費導覽 (10:00、11:00、14:30、15:30)。 集合地點就位於販賣部對面的「台江濕地學校」旁 販賣部必吃虱目魚冰棒-2015入選CNN推薦台南19項必吃美食之一喔!有魚鬆、奶粉、砂糖、太白粉等原料,鹹甜交雜的滋味

    • 鄭庭嘉
      4  

      處處都是網美拍照的好地方 經解說人員的帶領 才發現整棟建築都是環保工法 每個窗的開法與位置大小 都能不直曬且充分引光 建材運用當地的牡蠣殼 洗淨煮沸磨粉後 加如水泥 讓牆面能具有調節濕度與降溫效果 而建築的設計更有地理位置的函義 推薦大家來這 一定要花時間藉導覽員的說明 更了解建築本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