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石門|老梅綠石槽季節限定!漁村彩繪超好拍,來看小梅的異想世界,石花凍喝到飽

Collage_Fotor-4.jpg

做為北海岸的一員,石門的代表性景點真的不少,有台灣本島最北端的富貴角燈塔、富基漁港和地名由來的石門洞,當然,還有季節限定的老梅綠石槽,每到4、5月遊客蜂擁而來,因為這次錯過了,要再等一年。

今年發現老梅多了漁村彩繪,以小梅的異想世界成為最新的打卡熱點。到老梅,不再只有綠石槽哦!

DSC_9346.JPG

車行進入新北市石門區,看到燈桿的造型特色。雖然石門的特色美食有粽子,這個造型也有幾分像,但應該是風箏啦。不過近期發現這種造型燈桿陸續換為一般的,推測是海風鏽蝕導致保養不易,風箏恐終究會全數退場,像我一樣關注造型燈桿的人記得要拍照留念,因為這次再見,下次可能再也不見了!

DSC_5271.JPG

DSC_5316.JPG

老梅地名的由來,一開始還以為是和梅樹有關,上網查才知道,純粹就是個原住民語的音譯。

DSC_9350.JPG

DSC_9360_Fotor.jpg

DSC_9374.JPG

車行台2線,從基隆往淡水方向走,會先經過石門區山溪市民活動中心,旁邊有個石門打卡熱點,還有極北懶熊餐廳的兩隻可愛的白色大熊,可以來這裡拍個照,或是到餐廳用餐、喝咖啡、玩水,超棒的一個地方。

DSC_4565.JPG

過了風箏公園後,記得靠右轉進老梅市區,過橋後依指標往綠石槽方向,就可以到停車場了。

平日計次50元,假日80元,光停車就很平價了。

DSC_4628.JPG

DSC_4629.JPG

往海邊的風向走,左邊有賣石花凍和香腸的攤販區。

DSC_4558.JPG

DSC_5428.JPG

右邊是公廁,整體規劃得很整齊,也維持得很乾淨,廁所旁還有沖腳區,真的太貼心了。

DSC_4575.JPG

門口貼了一張潮汐表,很重要。要是遇到漲潮來,綠石槽都在海裡,會讓人掃興的。所以出發前記得做功課。我到達的時間是農曆22日約上午11點半,幸好還抓住綠石槽的尾巴!所以一抵達後,立刻在海灘逛奔了起來。

DSC_5261.JPG

DSC_5341.JPG

不過遠遠望過去,除了遊客外,整個綠石槽區塊呈現綠、黃、白三色,似乎高峰期已過。

DSC_5293.JPG

老梅海岸第一個厲害的地方是沙岸與海岸並存。

DSC_5316.JPG

DSC_5323.JPG

綿延近2公里長的岩層,中間密佈許多與海浪行進方向平行的溝槽,像伸向海中的數百隻綠色手指。要從高空看起來,會更像塊綠地氈。

DSC_5290.JPG

DSC_5403.JPG

也像是歲月刻劃的痕跡。人說天荒地老。地有多老?看這滿臉縐紋就知道。

 

DSC_5292.JPG

DSC_5290.JPG

DSC_5416.JPG

當然科學研究的說法這樣的溝槽是海水侵蝕的結果。原來這是火山岩,正好適合海藻生長,死去的海藻殘骸形成的石灰層,正好提供給下一代生長的養分,好此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DSC_5313.JPG

DSC_5354.JPG

DSC_5371.JPG

DSC_5375.JPG

海藻種類包括石蓴、裂片石蓴和扁石髮。初生長就像青少年時期,是非常綠的春天顏色。

DSC_5399.JPG

不過隨著高溫日曬,海藻就開始白化,就像人到中年漸長出白髮。

DSC_5311.JPG

不過研究單位提醒大家高抬貴腳,不要踩在海藻上面,除了會加速海藻白化,也增加遊客滑倒的風險。

DSC_5283.JPG

DSC_5386.JPG

DSC_5393.JPG

這一區大概是進入老年了,白化如雪。

DSC_4598.JPG

DSC_4601.JPG

DSC_5115.JPG

老梅海灘禁止游泳,但是戲水踏浪也很寫意。

DSC_4606.JPG

近年好像流行疊石頭,據古老傳說是可以祈福去霉運的。(海藻是地上撿的)

DSC_5421.JPG

或是坐在沙灘上看海放空也很自得其樂。

DSC_4582.JPG

DSC_4585.JPG

DSC_5192.JPG

DSC_5195.JPG

岸上另有一家咖啡廳,許多人在這裡盪鞦韆、拍照也很美。

DSC_4559.JPG

上岸後別急著離開。

DSC_4638.JPG

 

電通集團和老梅國小師依造「小梅夢想成真」繪本,設計十二座彩繪牆面,遊客可以跟著前往社區探索。

 

DSC_5440.JPG

 

這是全台第一座有故事的多媒體繪本城鎮。我們可以跟著導覽地圖認識一下漁村小鎮。

DSC_4567.JPG

這是老梅罟寮。

DSC_4634.JPG

DSC_4635.JPG

牽罟是由岸上的人協力將漁網拉上岸,是以前近海漁村捕漁的方式之一,近年來北海岸漁村如萬里、金山等地都有舉辦這種活動讓大家體驗。

DSC_5424.JPG

這一處是觀海亭,看海、吹海風也很舒服。

DSC_5200.JPG

停車場旁這間藍白風格的平房建築很吸睛。

DSC_4548.JPG

DSC_4550.JPG

DSC_5443.JPG

前院擺了很多多肉植物和陶藝公仔。看地圖應該是石花凍商店,不過不得其門而入。拍拍照也很可愛。

DSC_4544.JPG

進到社區裡,遠遠甜睡著的小梅,是故事的開始。

 

DSC_4543.JPG

 

敢夢。

DSC_4546.JPG

DSC_4645.JPG

DSC_4646.JPG

DSC_4652.JPG

DSC_4653.JPG

DSC_4656.JPG

DSC_4661.JPG

DSC_4666.JPG

DSC_4667.JPG

第二幕至第八幕是改變、前進、互助、勇敢、熱切、友善和實現。第九幕成真,也就是最終章。

 

DSC_4650.JPG

 

中間經過了解「you」雜貨店。

DSC_5429.JPG

掃瞄QR code會有更精彩詳細的動畫故事可以看,這裡就不多說了。

DSC_5439.JPG

這一間是都有商店,很有小時候柑仔店的味道。

DSC_5446.JPG

沿著河邊走,兩旁是海浪造型的圍牆。

DSC_5447.JPG

溪旁這間是阿嬤的洗衣間。以前的人就是在這樣的地方洗衣服。大家邊洗邊聊天,好像也蠻有樂趣的。不過只是想想,現代人沒洗衣機恐怕不行吧?

 

DSC_5454.JPG

 

有冰淇淋店吔 !可惜好像到的時候沒開,不過門前的花雨傘造型很吸睛。

DSC_5201.JPG

DSC_5203.JPG

在社區逛得渴了,可以品嚐一下在地的石花凍。

DSC_5204.JPG

DSC_5208.JPG

這一家超鄭石花凍可以在裡面慢慢品嚐。

DSC_5221.JPG

DSC_5224.JPG

DSC_5247.JPG

DSC_5249.JPG

店內就地取材做了很有漁村生活的佈置。

DSC_5213.JPG

DSC_5224.JPG

也介紹石花凍的製作過程,有興趣的可以買回家自己煮。店家說石花都是產在當地,有的是採自岸邊,有的像他們家自己有漁船可以到海中央去採,口感更棒。

DSC_5230.JPG

30元1杯,內用50元喝到飽。我喝了3杯夠本了。

DSC_5234.JPG

鎮店之貓耍萌,也是遊客愛逗著玩的對象。

老梅除了綠石槽,附近就是富貴角燈塔,目前開放參觀,兩地可以併做一日遊,礙於篇幅太長,我就寫在下一篇介紹吧!

 

 

常見問題 Q&A »

  • 老梅綠石槽是什麼時候遊客最多?

    每到4、5月遊客蜂擁而來。

  • 老梅海灘可以游泳嗎?

    老梅海灘禁止游泳,但是戲水踏浪也很寫意。

  • 老梅海岸的岩層是什麼形狀?

    綿延近2公里長的岩層,中間密佈許多與海浪行進方向平行的溝槽,像伸向海中的數百隻綠色手指。

  • 老梅海岸的海藻會白化嗎?

    隨著高溫日曬,海藻就開始白化,就像人到中年漸長出白髮。

  • 老梅附近還有哪些景點?

    老梅除了綠石槽,附近就是富貴角燈塔,目前開放參觀,兩地可以併做一日遊。

詳細位置 »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
關閉視窗

儲存至我的收藏

關閉視窗

新增收藏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