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魯閣高山崚嶺裡有處遺世獨立的小部落,沒有捷徑,只能靠著雙腳徒步直爬,同著好姐妹一同探索隱於山區裡的教堂,猶如世外桃源:大禮部落
有時候出發靠著的是說走就走的行動力,剛好,身邊也有一個這樣的姐妹,一拍即合,於是,就有了這趟終生難忘的爬山體驗,也因為這經歷,讓我們更愛登山健行(笑)。
時間:2020年11月22日
要往大禮部落,會走上二處步道,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對面登山入口會先走得卡倫步道(1.3K),得卡倫步道終點接上大禮步道(2.3K),即可抵達大禮部落,得卡倫步道號稱是天梯步道,在上篇也分享過。
從得卡倫步道終點爬上來後,短暫休息後繼續往上爬,不同於得卡倫步道還有長長直陡近1800階的階梯,從這裡開始,步道就是很原始的路面,由小碎石、大石塊、沙土等。
從山腳下爬到得卡倫步道終點(即大禮步道入口處),單程1.3K,我們爬行時間約1小時40分(含休息、拍照),體力上還算可以,三個人依著自己的腳力緩爬,累了休息,後繼續向前。
爬了300公久後(距離大禮部落2.0K),在路旁見這條小路掛著紅線,上頭寫著:非當地居民外,遊客禁止進入。
這一條應該是從恐龍背那條小路上來後插回主步道的出口。
沿路空氣是真的很棒!遇上前頭無視覺障礙的樹林,還能遠眺太平洋,以及底下的秀林鄉富士村。
步道路面也有像這樣大石區,像這處,大石不易行走且又陡,還好設有繩索可以輔助,遇上這樣的路面,建議慢慢越過,以免跌倒。
途中,還見一棵樹倒下,好在還是可以通行,事實上,前一夜還很擔心,下雨的問題,也商量著若是下雨就要擇日再爬,好在隔天意外放晴,而且全程沒有飄雨,簡直幸運極了~
去過大禮部落的朋友都說:要爬上大禮部落是有挑戰性的,除了有長長直陡的階梯外,還有它的高度,從太魯閣台地,海拔60公尺一直到海拔915公尺的大禮部落,短短3K多,爬升約800公尺,海拔落差很高,它的陡就可以想像了吧?
在離大禮部落還有1.2K(大禮步道約走一半路程時),突然右腿開始抽筋,這一抽筋,就是一陣痛意,不管站著還是坐著都痛,只能忍著痛意等這波抽筋過去,休息10分鐘後,抽筋過了,在動動右腿,再緩緩繼續往上,期間也跟同行的好友用LINE連絡,報告狀況也請她跟她先生先爬,自己會在後頭跟上,她(他)們也會在前頭等著。
原本相機一路掛在胸前,腿抽筋後也直接將相機放進包裡,從距離大禮部落1.2K到0.8K,短短400公尺,右腿抽筋過後,走一小段,沒想到換左腿抽筋,那當下,在那山路,面臨著是繼續往上?還是直接折還?
爬到一半,實在不太甘願,但腿抽筋的厲害,也懷疑自己還是否能完全程,最後遇上幾名下山的山友,問:陡路還要走很久嗎?山友回:妳在忍忍,在上去100公尺左右就是平路,聽到快抵達平路下切大禮部落時,又有勇氣繼續挺向前,然後爬上來後,看到平路的路旁鐵牛車,真的大大鬆了口氣,因為這也意謂:己過了最艱辛的陡坡路段,好感動,感動到想哭(笑)。
距離大禮部落還剩下0.8K,真的是平路一段,在往前就能看到一處索道,好友在這裡等了我許久,見我上來也鬆了口氣。
問:腿還可以嗎?回:可以,到了平路應較好走,沒事~然後一起繼續往大禮前進。
從大禮到大同,經過一段的爬升,您已經走到大禮了!這裡是砂卡礑林道的起點,循著林道步行約200公尺,再從左側的叉路直下,就可以到達大禮部落,如果沿著砂卡礑林道一路直行,約6.4公里可到大同部落,大禮和大同都是太魯閣族部落,大禮原名赫赫斯,大同原名砂卡礑,族人在山中階地上耕種、生活,民國69年集體遷居下山到太魯閣附近的社區,但仍維持上山耕種的生活方式。
沿路都要完整的指示牌,只要循著指示前進不易迷路,看到這指示牌後左側直下會到大禮部落,只剩幾百公尺,在堅持一下,加油~
快到大禮部落時會見到這一處廢棄的流籠,才慶幸已快到大禮,沒想到走到這裡,雙腿又抽筋,只好又休息一會,好友夫妻二人剛好也可在下處拍照賞景,等腿痛過後也慢慢走到流籠觀景。
砂卡礑的林道起點也是索道的起點,林道跟索道都是早年運送木材的路徑,砂卡礑林道不與公路連接,因此山區採伐的木材,便是用卡車循著林道載運到這裡,然後在用索道送到太魯閣。
您一定好奇?山上的卡車從何處開上來吧?是拆解後用索道送到山區後在組裝,真的是高難度!如今不在伐木,林道、索道也走入歷史。
站在流籠處俯瞰是真的很有成就感,沿路是長長的天梯、原始步道、抽筋,但最終還是爬上來了,那是非常非常的激動!
過了索道,二旁箭筍林,在轉個彎就見此行目地的:大禮部落,時間大約是上午11點半左右。
到了,先看到大禮派出所,日治時期曾以哈魯閣那威之名在上方部落(上赫赫斯),設置"哈魯閣台駐在所",日治結束後則在這裡設置"大禮派出所",民國69年居民遷居下山,派出所、禮拜堂隨之於民國70年撤廢,雖已撤廢,但建築仍舊默默駐立於山區之中。
赫赫斯英雄,大禮部落原名為赫赫斯,是"蛇聲"或"多蛇之地",在日治時期曾有太魯閣族頭目哈魯閣那威,不屈服於日本統治,屢屢率眾與日軍頑強對抗,可說是赫赫斯的英雄,1896年日軍在新城設置監視哨,日軍欺負太魯閣少女而引發民怒,哈魯閣那威遂率各部落20多名勇士突襲新城監視哨,結城享少尉等13年慘遭馘首,這即是"新城事件"。
若不是自己真的走了進來,誰會相信在太魯閣高山峻嶺有著這樣的桃花源?
當年這裡是砂卡礑林道的轉運站,看著這些舊地基,也真不難想像早期山區熱絡的場景及人氣。
大禮部落,上同還有一個大同部落,往左側即可進入同禮步道口(往大同部落),若要走到大同一定要二天一夜,最重要:進入大同部落要申請入山,我們此行只到大禮,免申請入山。
下方有個台階,事實上大禮部落仍有幾戶人家在山上,從事耕種、民宿等,像教堂上方就有一間民宿,同是太魯閣族,遇見民宿主人,簡單聊幾句,當天據說會接待80位山友入住,但也會安排分散到其他民宿。
民宿下方就是禮拜堂,曾經看過好多朋友分享過這間教堂,自己也能尋見,第一眼還真的很感動!
山居歲月與世無爭,放眼就是群山環繞,祖父及曾祖父,本就來自太魯閣高山之巔,姐這是回家吧?愛山的天性本就來自祖先~
遺世的大禮教堂,在當年是山村族人最重要的安定力量,更是信仰中心,在原住民部落很少見到廟宇、土地公之類(也是有但較少),但您一定能見到教堂,對吧?以姐的部落就有三間不同的教會的教堂~
水泥建築,在早期能蓋成這規模本就不簡單,何況還是在山區,光搬運物資就是很大的工程,雖已荒廢,但建築本體還是非常完整。
這時山上的王爺葵正開著,像不像向日葵?所以它也有一個別名叫:假向日葵,這個在山區也不難見到~
附近還有一間民宿,山上是沒有電的,用的是發電機,手機網路看各家電信,爬山路以及抵達這裡,網路是斷斷續續。
我們在此停留半小時,喝點水及吃點麵包,姐就是忘了帶舒跑或鹽綻之類(好友有帶,分我喝一杯,笑),這時間也有許多的登山客也陸續抵達,瞬間山區添了人氣,而且您發現了嗎?
也有一些較為年長的老人家,他(她)們的體力過人,閒聊時得知他們從外縣市來花蓮玩二天,也是有計畫的爬大禮部落,不得不佩服老人家們~
受到疫情的影響,往山區跑的遊客、登山客也多了,但在戶外、深山像這樣的登山健行,最好還是有伴同行,獨身一人,相對也是有它的危險性,今天的天氣真的很適合來爬山,上天太給臉了~
我們從山腳上山大約是7點半,抵達大禮部落約11點半,得卡倫步道1.3K加上大禮步道2.3K,單程3.6K約花4小時,在大禮休息半小時,中午12點下山,主要考量山區午後易變天且下雨,所以短暫停留。
上山很吃力,花的時間較久,但下山雖可以縮短些時間,相對也因路陡怕腳滑易跌倒,所以登山仗真的是基本配備,另外,登山鞋也是一定要有,可防水防滑的,當然,穿上雨鞋也是可以,堂妹上回爬到大同就是穿著雨鞋。
下山途中也遇見一群登山客,準備到大禮民宿住上一夜,隔日在登大同部落,一位好心的大姐,得知我上山時腿抽筋,還直接從包裡翻出裝著鹽巴的小瓶子,直接倒一點放在姐手裡,還讓我直接配水喝下去,還很要我注意:爬山一定要帶上一些鹽巴、鹽碇、舒跑,這可以防抽筋,當下真的是受教了,好心的大姐,謝謝您~
另外,還有一位先生,分享一片巧克力,感恩~
也不知是不是在大禮時好姐妹分我一杯舒跑還是吞了鹽巴的功能,這一路從大禮步道到得卡倫步道,真的沒在發生抽筋的冏狀,原本還很擔心,沒想到雙腿非常有力的回到太魯閣台地(笑),從大禮部落下山時間是中午12點,回到太魯閣台地時間是2點半左右。
上山花4小時,下山則2.5小時,加上在大禮休息半小時,得卡倫1.3K、大禮步道2.3K,單程3.6K,原路來回7.2K,我們此行爬山總時間:7小時左右。
這是一場難以忘懷的爬山經驗,當爬到流籠處看著風起雲湧,值了!
最後在轉角看見那山荒廢的教堂,格外的感動及激動!謝謝自己沒有在數次腿抽筋中放棄折還,也謝謝我的好姐妹夫妻:寶如、延德,一起陪我爬到大禮。
大禮部落根本就是桃花源,上頭還有一處黑暗部落:大同。明年得要列入我們的行程中(笑)
本文走讀日:2020-11-22
大禮部落: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國家公園內
最後貼心叮嚀:登山鞋、登山仗、礦泉水、舒跑、鹽碇
以及補充體力的乾糧、麵包、巧克力等一定要有
若不穿登山鞋而是穿雨鞋的朋友,襪子建議穿二雙且雨鞋內在放一張鞋墊
這樣走在碎石、大石區爬上爬下,腳底也不會磨到皮
還有一個很重要:請適自己的體能爬山,山永遠都在,不要急!
儘可能不要獨行,有伴同行也有個照應!
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天,祝福好友:元旦快樂、新年快樂
寫文介紹需些時間整理,有些季節性的花卉也常不及介紹
大禮大同步道(同禮古道)
- 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
- 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
- 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 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