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熊」知識總整理!遇到熊要跑嗎?防熊撇步一次看

近年日本似乎出現越來越多熊襲擊人的新聞,光是今年7、8月,在北海道就發生了兩大熊襲擊人的案件,又一次喚起日本社會大眾對於「熊害」這一議題的關注,亦引發不少海外網友在網上的熱議。由於筆者個人蠻喜歡在日本爬山,且近期也打算到北海道旅遊,因此連續幾次看到熊襲擊人的新聞後,心裡開始有點怕怕,於是看了不少資料,想說整理出來提醒自己,也分享給大家。再加上進入秋天,是熊開始要大量獵食的季節,若能知道一些關於熊的基本知識,總勝過一無所知來得好。

,,

北海道熊知識|日本棕熊黑熊棲息地

日本山林地面積廣,根據日本環境省的資料顯示,其土面積中有4成都是熊的棲息地。其中棲息在日本本州和四國的主要是亞洲黑熊屬的「日本黑熊(ツキノワクマ)」,和台灣黑熊一樣,大部分胸口上有個白色月牙的記號,也有少數會沒有月牙的。其成熟公熊的體型,雖然各地數據有些差異,不過大概體長可達150公分,體重可重達120公斤,站起來的話基本上來說和一個人的個頭差不多。據說九州過往其實也有日本黑熊棲息,不過後來絕種了的樣子,近50年來沒有在九州發現牠們的蹤跡。

,,
2004年調查的日本熊棲息範圍。(圖/日本環境省提供)

而棲息在北海道的,則是體型和氣力都更巨大的「蝦夷棕熊(エゾヒクマ)」——相比日本黑熊,肩上的肌肉更發達,且體型大多可衝到200cm以上,體重則可重達幾百公斤,無疑是巨獸等級。

棲息在日本本州和四國的黑熊,主要生活在落葉闊葉林中,其中有6成以上居住在東北地區和中部地區,關東、近畿、中國地區則大概有3成,四國則有少數的1成。至於北海道的棕熊棲息地,大概佔北海道一半的區域。雖然主要也是住在森林裡,但有時候也會出沒在沒什麼樹的原野上。

北海道熊知識|熊棲息範圍

然而,隨著日本進入少子化及人口老齡化,原本在山村中的荒廢耕地越來越多,再加上由於現代能源的進化,使得無人管理的林地亦增加,使得熊更加容易棲息。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和環境省2024年發布的資料表示,從2003年和2018年的統計數據比較看來,棕熊的棲息地擴大了1.3倍,而黑熊擴大了1.4倍,但四國地區的棲息範圍有所縮小。

至於熊的數量是否有所增加,官方推測棲息在北海道的棕熊數量近三十年來增加了兩倍,而在本州和四國則在預期的範圍內穩定增加。

只是隨著熊棲息範圍的擴大,「熊出沒目擊」的頻率上升,而產生衝突導致人的死傷的頻率也隨之增加。當然,根據每年自然收成的狀況和地區不同也有差異和影響。

北海道熊知識|熊的基本屬性

熊其實是雜食性動物,基本上是冬天(大概12月~隔年4月)冬眠,春天、夏天、秋天獵食,大部分的時間會吃吃山上的野菜、吃蜂蜜或昆蟲,秋天時吃吃堅果果實之類的。有時候也會吃魚、動物的屍體等,如果體力很衰弱的時候,也有可能會捕獵像是鹿之類的動物。

,,
(圖/日本環境省提供)

6月的時候,是熊的繁殖季節,據說也是成熊離開媽媽的季節。而秋天則是熊大量獵食的季節,以為了冬眠做好準備。而熊大多數是個體行動,繁殖季節時有時候會公熊母熊一起行動。而小熊在生下來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會和母熊一起行動。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母熊保護小熊的本能十分強大。蠻多情況下母熊發動攻擊,都是為了保護小熊,即便有時候人可能只是無意間驚嚇到小熊,都有可能招來母熊的攻擊。之前看過幾個北海道駕車時,突然被熊的影片,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被攻擊的。

一般情況下,熊的生活看似和人類沒什麼太大的干擾,但每年氣候狀況不同,熊在山上採獵食物的狀況也不同。當山上食物不夠的時候,熊自然就會下山找食物,於是可能吃人類種植的作物,甚至是人類養殖的牲畜⋯⋯或是⋯⋯人。

北海道熊知識|熊的恐怖屬性

熊很聰明,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且身手矯健。牠們會爬樹、會挖洞,所以爪子非常利且有力。牠們跑起來時速可達40km以上,比人跑得還快,而且會游泳。據說,牠們對於自己看中的獵物很執著,無論是牠們看中的人的食物,還是人。即便有時候牠們會因各種原因一是撤退,但憑藉著牠們靈敏的嗅覺和聽覺,都還是可以「回頭報復」。這從日本蠻有名的兩個熊吃人的事件——「三毛別羆事件」和「福岡大學漂鳥運動社棕熊事件」裡面都可以看到。關於三毛別羆事件,Youtuber 瑪茲一去年底有一部很滿完整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不僅如此,熊的學習能力也很強,因此大家都說,只要是吃過人的熊都必須獵殺,不然牠們一旦知道人又若又營養,之後一定會繼續吃人。當然,被熊襲擊最可怕的,是據說牠們一般不像獅子、老虎那樣直接先咬關鍵部位讓獵物死去之後再食用,而是「直接食用」,也就是說,很多被熊吃的人,都是在活著的時候就在被熊一口一口啃食的極大折磨與痛苦中死去。

北海道熊知識|防熊小知識

一般在東京市區、大阪市區等大城市中,自然是不會有什麼遇到熊的機率。不過如果到日本中部、北陸或東北一帶山野較多、人跡罕至的地方時,自己有些警覺是比較好的。特別是到山區的時候,即便是像上高地、立山黑部的室堂等景點時,也會有可能看到熊,而北海道的市區以外的地方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這裡不是要嚇唬大家,我也不想嚇唬自己,然後變成「聞山色變」的人。這邊就記錄一下,作為一般旅客前往山野較多的地區時,能做的一些防範準備。

① 查詢當地的熊目擊情報

日本一些山區或是地方自治體,會在網上公布當地舉報看到熊的資訊,像是前面提到的上高地就有專門的熊目擊情報網頁,而有的景點則會在官方網站上有一些提示。日本Yahoo新聞2024年有一篇整理好的日本全國各都道府縣熊情報資訊網的整理,有需要可以參考看看。

查看熊出沒情報的目的,在於近期如果有被舉報看到熊的地方,盡可能避開比較穩妥。

② 了解熊容易出沒的地方

視線不佳的樹林、大面積的草叢荒地,是熊很方便藏身的地方。而連著山的樹林和近山野的河邊,也是熊可能會出沒的地方。雖然一般旅客通常沒事不會到這樣的地方,但若是到一些比較偏僻的景點,走著走著就不知不覺靠近這樣的地方時,需要提高警覺。且在熊比較容易出沒的地方,盡量避免跑步——熊看到有東西背著牠跑,會很本能地去追逐。在日本自駕時,可能難免會開到這樣的路,這時有些警覺意識也比較好。

③ 上山時配戴熊鈴和防熊噴霧

,,
(圖/JAPANKURU提供)

配戴熊鈴有沒有用這件事,的確是有些爭論。簡單說,就是「防君子熊,不防小人熊」。一般的熊聽到鈴聲知道有人靠近,通常會避開,雖然也不排除有些知道從人類身上能撈到好處的「變態熊」,會在聽到鈴聲之後去靠近人。防熊噴霧,好像是真的遇到熊被攻擊時比較有效的「武器」。當然,成功與否也取決於拿出來的時間點。只是有準備勝過沒準備吧。

④ 請不要亂丟垃圾和殘餘食物

儘管這是一個很基本的概念,但在這裡要很鄭重地提醒來旅遊的大家,請記得不要亂丟垃圾或食物殘餘,特別是在熊可能會出沒的地方——不要讓熊「學會」跟著人會有好吃的東西,那會給當地人和其他旅客增加更多遇到熊的危險。

更不要隨便餵熊。更不要隨便餵熊。更不要隨便餵熊。今年8月,在北海道知床羅臼岳登山客被熊襲擊死亡的事件,日本媒體報導指出,據當地人表示,那隻襲擊人的母熊本來是隻蠻溫和的熊,但由於有到訪知床國家公園的觀光客隨便餵食牠零食,讓牠「學會」人有好吃的東西,間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⑤ 盡量避免獨身闖蕩山野

有不少朋友喜歡一個人旅行,包括我也是。只是不得不說,一個人在荒郊野外,的確會有很多風險——有可能遇到壞人,也可能遇到熊。我前幾年偶爾會自己跑去爬東京近郊的山,現在想想覺得不是很OK,以後還是結伴比較好。

⑥ 發現熊的蹤跡時別再前行

在山上若發現熊的腳印、糞便或聽到聲音,最好打道回府,盡快下山,而不要繼續前進或逗留。在北海道當地的網路雜誌Sitakke的專欄文章中有提到,就算只是發現一坨看起來好像蓋著或是埋著什麼的土堆草堆,最好也不要靠近,速速離去。因為它有可能是熊藏自己的食物的地方,靠近恐怕有危險。

⑦ 就算是冬天也不要掉以輕心

儘管熊大多有冬眠的習慣,但不代表冬眠時熊就都睡著了不會動。有些母熊時會在冬眠期間生產,並在熊穴中哺育小熊。前些年冬天,在札幌西區距離住宅區大概500公尺的三角山上,發現了熊穴。那時候去調查熊穴的兩名男子,就被母熊攻擊了。另外,不排除有的熊因為秋天沒能獵到充足的食物而無法冬眠,而這種熊通常會更加狂暴,所以還是得小心為上。

北海道熊知識|遇到熊的可以和不可以

萬一你真的「運氣很好」地看到熊,那麼⋯⋯不建議你太開心,可以參考下面的對策。

① 熊在遠方時 安靜冷靜地遠離

在旅遊的過程中,如果在遠處看到熊,請不要太興奮,盡可能不要驚動牠們地迅速地遠離牠們。如果是自駕看到遠處有熊,也請不要停車甚至下車觀賞牠們,在不驚擾牠們的前提下盡速遠離。

② 熊在近處時 看著牠安靜緩慢地遠離

在可能已經會讓你嚇到的近處看到熊,不要驚叫或是轉身逃跑,請面向牠們,冷靜地退開撤離。因為,如果你轉身逃跑地話⋯⋯牠就會很本能地去追你。

③ 熊就在眼前了⋯⋯

這個狀況分為兩種。一種是,熊如果看起來沒有要攻擊你,你一樣要保持冷靜面對牠,然後緩慢遠離。記住,要避免突然地大動作,因為那很有可能會讓熊出手攻擊你。另一種是熊就要攻擊你的話,可使用攜帶的防熊噴霧,雖然我個人覺得當下很有可能來不及拿出來,或是用手保護住頭部和臉部,避免被擊中要害。

有人說,聰明的熊其實也會感受人的氣息——例如這個人身上是否有殺氣,不過這種殺氣,可能是要老練的獵人身上才會有的氣質了吧。通常遇到熊,人勝出的機率很小,與其想著要戰勝牠,想著如何全身而退和降低傷害比較重要。

還有就是,不要因為看到的是小熊就降低戒心,反而是看到小熊應該更有戒心,要更冷靜迅速地遠離牠們——因為小熊身邊通常都會跟著母熊,而牠們一看到有人靠近小熊,很本能地就會發動攻擊,就算是小熊主動靠近你也不行!

北海道熊知識|熊有多可怕?

小熊維尼、熊寶貝、泰迪熊等,從小因為這些可愛的熊形象,似乎蠻容易讓你我對於熊產生一些誤會。再加上由於筆者生在台灣,對於台灣黑熊的印象也是保育類動物。因此即便曾經在博物館或百科全書中,看過棕熊和灰熊其實很巨大很兇猛這件事,但對於熊究竟有多恐怖這件事,說實在的並沒有太多實際印象。

,,
(圖/JAPANKURU提供)

去年一口氣追完動漫《動物狂想曲(BEASTARS)》後,筆者被提醒了熊的恐怖,特別是棕熊。再加上今年北海道熊襲擊人致死的事件,都讓我重新整肅自己對於「熊」的認知。手中找到的兩份日本環境省和農林水產省的資料中,都有提到:「熊是很危險的動物,民眾對牠們需要有正確的恐懼意識。」如果你是一個城市人,對戶外活動啊,大自然,鄉下什麼的根本沒有什麼興趣,那麼熊什麼的可能真的和你沒什麼太大的關係。但如果你是一個喜歡親近大自然和戶外活動的人,那到日本親近大自然時,具備一定的熊知識和知道熊的恐怖是蠻必要的。

想要具體了解熊到底有多可怕,除了可以查查看前面有和大家提到的兩個日本重大的熊事件「三毛別羆事件」和「福岡大學漂鳥運動社棕熊事件」之外,也可以搜索看看關於美國灰熊人的故事及作品。我不想自己嚇自己,也不想嚇大家。看了這些知識,心中有個印象,對熊有警戒心,聊勝於無。希望大家在日本旅遊、生活,特別是在北海道旅遊時,都能平安快樂,不要遇到熊。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
關閉視窗

儲存至我的收藏

關閉視窗

新增收藏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