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飛機行李箱3大NG習慣,恐導致班機延誤,4不原則要牢記

不少人出國玩時,會把行李箱上綁上束帶或掛吊牌、裝保護套等,以便容易辨識行李。不過,桃園機場表示,這些行李配件在托運過程中如果鬆脫,會導致行李輸送系統卡住,機場每月平均發生80件行李箱配件脫落,導致輸送系統異常影響運作。

,,
(圖/取自photo-ac)

搭機行李箱3大NG習慣

桃園機場曾在臉書上發文提醒,旅客的託運行李經過安全檢查後,會經由輸送帶進入航廈的行李自動分揀系統(BHS),經由無線射頻(RFID)辨識,系統會依照行李編碼進行配對與識別自動分送至指定航班轉盤,再由地勤人員將行李裝櫃運往機坪班機。提醒民眾準備行李的4不原則,以免避免因為不當操作造成卡關延誤,「不讓行李保護套/保護膜鬆脫」、「不讓行李綁帶、吊牌等鬆脫或過長」、「不放置不合規行李」、「不讓行李包裝鬆散導致作業內容物散落」。

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桃機公司統計,機場每月平均發生80件行李箱配件脫落,導致輸送系統異常影響運作,其佔異常阻塞的比例高達36%。

一名機場工作人員表示,行李輸送系統過程,行李綁帶脫落,卡在輸送軌道;或行李箱外套滑出,卡在軌道,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系統停機,改人工分類和搬運,造成班機延誤或行李趕不上飛機。此外,機場工作人員也呼籲,行李箱外套不要使用塑膠布材料,因為在下分道口時很容易黏附在滑下口。

事實上,日前就有自稱是地勤的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表示,「強烈聲明!能不用就不要用行李束帶」,而真的要用的話,「真的要用就請穿過把手,不要再說什麼我有綁緊這種話,謝謝!」她解釋,如果行李帶鬆脫被卡住,會影響行李運送,小問題浪費1條行李帶,問題嚴重一點會讓行李轉盤故障,一旦發生故障,有可能整個機場也會遭殃。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
關閉視窗

儲存至我的收藏

關閉視窗

新增收藏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