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屏東旅遊,應該玩什麼?
除了墾丁和小琉球,屏東更有豐富的魯凱族文化,可以體驗最特別的原住民文化旅遊!
想要更深入認識原民文化,探訪魯凱族傳承的獵人高貴精神,那就一定要來禮納里部落,跟著真正的貴族兼勇士獵人陳毅民(takanau)老師,一起踏上傳統魯凱獵人之路,體驗獵人的技藝與艱辛。
文章重點
禮納里部落:魯凱族的新家
在屏北旅遊工作坊導覽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從禮納里遊客中心出發,準備前往廣場和獵人老師會合。一路上,導覽員也為我們簡介禮納里部落的由來──十六年前莫拉克颱風重創好茶部落、大社部落和瑪家部落後,政府便劃出這片土地,供部落居民重新生根。如今,名字意為「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的禮納里,不只是部落居民終於抵達的新家,更是張開雙手歡迎遊人的美麗之地,只要走到這裡來,就能欣賞如同百合花般美麗的傳統文化。
戴上白色花環,鳴箭獵人啟程
說話間,我們已經抵達了廣場,獵人老師從石板屋中走出來,熱情地招呼大家先就坐。本以為老師要開始傳授射箭的技巧,沒想到老師卻先拿出了好幾頂花環,讓我們戴在頭上──原來花環代表對造訪部落者的尊重,也象徵著我們受到部落的接納,即將正式踏上傳統獵人之路。
對魯凱獵人來說,狩獵不是貴族的遊興,也不是熟練掌握武器的技藝,而是一種榮耀和精神──男人必須透過狩獵證明自己,必須和族人共享獵物,但更重要的是,必須敬重自然,尊重動物,恪守許多狩獵規範,和自然共存共諧。
既然是傳統的獵人體驗,我們就必須從頭開始。老師說,獵人出行前會喝小米酒祈福,因此我們都拿了一小杯,照著老師的教導,用食指蘸一滴小米酒往上彈,第二滴往下彈,第三滴往後彈,依次敬告天神、地神與先祖,最後也淺啜一口,祈求狩獵圓滿順利。
祈福過後,老師才從屋旁拿起木弓,為我們示範射箭。只見老師搭上箭,左臂打直,右手拉弓,箭矢直接命中了標靶。看著老師怡然自得的模樣,以為射箭也不會太難,直到輪到自己才知道,拉開弓需要花費多大的力氣。明明我已經用盡全力,最後箭仍虛弱地落在標靶前面的地上,也讓我更加欽佩傳統獵人。
個別指導所有人練習時,老師也提醒我們,還沒有射出箭時,記得箭頭一定要朝地,這是因為這些弓箭都是真實可用、有殺傷力的武器,為了讓旅人擁有更真實的體驗而特別製作而成,所以一定得小心使用,預防發生意外。
狩獵途中:眼觀四面,耳聽八方,融於自然
所有人都練習一輪後,導覽員發給每個人一張射箭券,券有三格,一格代表一箭,可以在看到心儀的獵物時拿來交換箭矢,換取狩獵機會。
老師領著我們踏上狩獵小徑,途中也為我們講解路旁的植物和原住民文化的關係,例如魯凱族人會以月桃葉包裹「阿拜」(A Bai),也會用月桃編織。又如樟樹是雲豹的棲息處,人們為了樟腦大肆砍伐樟樹後,雲豹也就漸漸消失了。
我們聽得津津有味,完全忘記老師提醒的獵人忠告——『用耳朵、鼻子、眼睛來尋找獵物』。就在此時,一陣神秘的吠叫聲突然響起,嚇了我們一跳。
這種短促的叫聲竟然是山羌的聲音!老師公布答案以後,又引導我們觀察附近的環境,尋找獵物蹤跡,果然在附近的樹下發現了一些「大便」,樹幹上也卡著一撮毛,最後,我們在右方的樹下發現了「山羌」的蹤跡。
雖然獵物的糞便與獵物本身都是假的,但搭配老師的講解與真實的弓箭,也營造出一種緊張感,不管是自己上陣還是觀看其他人射箭,都相當讓人激動,彷彿真的成了一群共同出行的獵人,忐忑又期待地等待戰果。
接著,我們又在路上獵捕了「熊」、「山羊」和「水鹿」,走到烘烤芋頭的土窯旁邊時,老師又問我們,知不知道喜歡刨土找根莖類來吃的是什麼動物?接著,一陣低沉的咆哮在林間響起,旁邊的樹幹上黏著一叢豬毛。原來這次的獵物就是時常和原住民美食畫上等號的山豬。
同行旅伴體驗射箭時,老師也告訴我們,魯凱獵人必須獵到五頭公山豬,才能贏得在花環上增加一朵百合花的殊榮,可見山豬是多麼勇猛強悍。
回到部落:報戰功、勇士舞、刺福球
隨著山豬「倒下」,今天的打獵之行也在滿載而歸中結束。不過獵人的任務可還沒結束,因為打獵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搬運獵物回到部落與族人分享。老師也說,在部落附近狩獵,算不上是真正的獵人,唯有翻山越嶺,扛著獵物回到部落,才是真正的勇士。
我們剛剛已經獵了五種動物,現在就要把辛苦得到的獵物帶進部落。在老師的指示下,我們兩人一組,一前一後用肩膀扛起長棍,挑著木製獵物往石板屋走去。光是木雕動物,負擔就已經有點沉重,想必扛著真正的大型獵物走山路回家,一定遠遠更加困難。
不過,困難的不只是走回部落的這一段路,因為走到部落門口時,還需要先以宏亮的聲音發出長長的「哦──」來「報信」(uaui),讓族人知道自己已經平安返家,而且有所收獲。
跨過一座小橋以後,我們來到一座石板屋的門口,一邊喝著愛玉,一邊聽老師說明「勇士舞」的意義:獵人出行成果豐碩,回到部落後,便會配合報戰功的歌曲跳「勇士舞」,展現獵人的團結與膽識。聽說以後愛玉會換成一碗簡單的肉湯,還原以前獵人勇士在野外以獵物和天然辛香料燉煮而成的「火鍋」,在報戰功的吟唱古調之中,體驗勇士無畏共享的榮耀精神呢。
休整完畢以後,我們便照著老師的指示圍成一圈,「左下右上」地交叉牽手,聽從說明,先抬起左腳,接著右腳往左邊踏一步,落腳在左腳前方,然後換左腳退後,最後是右腳退後,這就是一套完整的舞步。
在傳統歌謠之中,我們開始了舞蹈,明明舞步並不難,手臂拘在一起時卻總是綁手綁腳,大家組成的圓形歪歪扭扭,有時被往左一拉,有時又被扯到右方。雖然我們跳得並不流暢,但大家都沉浸在純粹的快樂之中,隨著音樂和節奏釋放生命力,慶祝將我們聚在這裡的這段歷險。
跳完勇士舞以後,獵人老師特別讓我們一起體驗「刺福球」,每個人都穿上原住民背心,拿著一根三叉長矛,圍成一圈,隨著祈求祝福的歌聲以柄敲地,最後在高喊「I La Woo」的聲音中,努力舉高長矛,插到拋入高空的球,插到球的勇士必須繞著大家跑一圈,沒有刺中福球的人則開心地為他歡呼。
完成兩個儀式後,這趟獵人見習之旅便也畫下句點,由老師依序頒發獵人證書給大家,紀念這場獵人射箭體驗。
和一般射箭相比,這趟禮納里獵人體驗更深入介紹獵人文化,可以了解魯凱獵人對自然與生命的看法,同時透過老師的解說,了解原住民生活文化中的重要植物、石板屋、和歷史傳說等知識。
這不只是一次射箭體驗,而是一場深入魯凱文化的旅程,可以體驗到真正的獵人精神,下次來屏東,不妨就來禮納里,親身化為一日獵人,在部落展開冒險吧!
常見問題
該怎麼參加獵人體驗導覽?
可以到粉絲專頁禮納里鳴箭獵人- 屏北旅遊工作坊詢問訂購,也可以私訊他們的Line @492jmwis 詢問。
也可以先看看他們的影片,更了解遊程內容:
參加禮納里獵人體驗需要注意什麼?
這套遊程並不是純粹的射箭體驗,而是著重在推廣魯凱傳統獵人文化,加上使用的弓箭確實具有殺傷力,所以比較不適合國中以下的小孩參加。不過,因為是模擬真實的狩獵體驗,所以就連銀髮族也能輕鬆享受旅行哦!
周邊還有什麼好玩的?
結束導覽後,還可以到禮納里遊客中心免費租借原住民衣服拍照,進入部落品嘗原民美食,或是到附近的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觀賞表演和踏青,了解原民生活的其他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