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2014.0518 超級藍色的艷陽天 溫度大約32度
伊斯坦堡Istanbul全日→晚上搭飛機
在這個圓形大廣場的正中央,聳立着一座紀念碑,碑上有多個雕像,是為了紀念土耳其國父凱墨爾向希臘宣戰的英勇事跡,亦成了塔克辛廣場的一大標記。
共和國紀念碑↓

獨立大道 Istiklal Caddesi↓




名牌店、精品店、Lokanta老舖以及各國大使館林立

據說~這是一個既是"台北車站"又是"東區商圈",更像是西門町的地方
但我們去的尚早,才能夠很悠哉的走走


原來,沙威瑪就是這樣一層牛肉一層羊肉疊出來再去烤的

看起來超好吃的甜品


甜死人不償命的甜品

此地建築大多是巴洛克或洛可可風格

新城區的復古電車Trambay,從塔克辛廣場來往於Tunel地鐵站之間↓



2013年7月6日約3000名示威民眾聚,集獨立大街的人行道上抗議,被土耳其鎮暴警察再次使用催淚瓦斯及高壓水砲驅散↓
所以目前這裏隨時有鎮暴警察待命

獨立大街 Istiklal Avenue


哈菲茨.穆斯塔法(Hafiz Mustafa 1864)是伊斯坦堡老招牌的甜品店,已有150餘年的悠久歷史。這家老字號在全城的各個區都有分店
這家百年老店,根本就是糖果屋的化身↓



用餅皮包肉的沙威瑪Doner kebap(5.5里拉),裡面塞著滿滿的牛肉




又來到了舊城區


藍色清真寺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
因為寺內四週牆壁上有260個大小不同的彩繪玻璃窗,內壁則鑲滿超過2萬片的上等的伊茲尼(Iznic)藍磁磚,光線穿過260個小窗進入寺內,映照在牆壁上的藍磁磚,使得整座寺院發散出藍色的光暈,因此而被稱為藍色清真寺


藍色清真寺
從外觀上看,有一個27.5公尺直徑的大圓頂,周圍是4個較小的圓頂,小圓頂下方有30個更小的圓頂。寺院的四周有回教世界中獨一無二的6根43公尺高的宣禮塔,又稱叫拜塔。
只比回教聖地麥加的主清真寺少1根叫拜塔

這6根叫拜塔的建造,是出於一個美麗的誤會。
原本在回教世界裡,任何清真寺的叫拜塔數量都不可以超過回教聖地麥加的主清真寺,當時麥加主清真寺的叫拜塔有6根,可是在建造藍色清真寺的時候,蘇丹阿梅特一世希望建造「黃金的」叫拜塔,由於土耳其語「黃金的」和「六根」語音相近,建築師誤聽成要建造6根叫拜塔,為了彌補此項錯誤,蘇丹阿梅特一世特別為聖城麥加的主清真寺又增建1根叫拜塔,變成7根,仍然維持唯一的最崇高的地位。

長長排隊的人潮,觀光客由寺院的側門進入,須脫鞋,將鞋裝入塑膠袋內自己隨身攜帶。女性進入清真寺,也要像其它清真寺一樣,要戴上頭巾把頭髮包起來











來自卡納克神殿的狄奧多西大帝方尖碑(Obelisk of Thutmosis III)


步行去托普卡比皇宮Topkapi Sarayi





它位於托普卡比皇宮外圍第一個入口~皇帝門(Imperial Gate)前面的空地



崇敬門 Gate of Salutation
崇敬門是托普卡匹宮三座城門中最漂亮的,城門上的黑底金字是可蘭經最重要的教義,兩旁圖象的文字則是別號「勝利的征服者」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印璽。這個印璽的字形和在其它地方所見不同,因為它是鄂圖曼文字,在鄂圖曼帝國時代,凡在清真寺或宗教因素出現的文字必是阿拉伯文,表示對宗教的虔誠,以鄂圖曼文書寫則表示國家的威權







為了慶祝土耳其打敗巴格達的阿拉伯人而建的,臨海的第四庭園,伴著一旁的圓頂建築


幸福之門又稱為白宦官之門Gate of White Eunuch,是十八世紀改建的鄂圖曼洛可可風建築,一跨過此就進蘇丹的空間了。幸福之門與謁見廳相接,一樣是很簡單的空間,蘇丹在此接見各國使節、甚至是一般民眾









古老的地下水宮殿是有366條石柱也是規模最大之一的地面蓄水池。由拜占庭查士丁尼大帝於公元527-565年統治時期所建,作為當時伊斯坦堡市民日常飲用水的來源之一







這兩座底座來源不明,曾被認為是從古羅馬時期建築拆除後所移置於此。目前沒有書面證據可以證明。一般學者認為梅杜莎頭像被放置倒向只是大小適合以支持石柱。





沿著聖索菲亞教堂左側走,往皇宮的方向,會經過一整排近代的老房子




土耳其之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