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 一日遊 親子 吃到飽 櫻花 秘境

2014~0509 土耳其(伊斯坦堡~藍色清真寺)2

 今天 2014.0518 超級藍色的艷陽天 溫度大約32
 

伊斯坦堡Istanbul全日晚上搭飛機

一早先到塔克辛廣場Taksim meydani
在這個圓形大廣場的正中央,聳立着一座紀念碑,碑上有多個雕像,是為了紀念土耳其國父凱墨爾向希臘宣戰的英勇事跡,亦成了塔克辛廣場的一大標記。
共和國紀念碑
輕旅行圖片-1
座落於新市區中心地帶的塔克辛廣場,可算是遊覽新城區的最佳起點。不論乘搭巴士、電車或地鐵,皆可輕易到達廣場,堪稱伊斯坦堡的重要交通輸杻,不少節慶以及大型活動皆會在廣場上舉行。在廣場的西側,正正是繁華熱鬧的獨立大道,而周邊亦有着各式食肆及商店
獨立大道 Istiklal Caddesi
輕旅行圖片-2
輕旅行圖片-3
輕旅行圖片-4
路邊的巷子都會有像下圖這樣的酒吧或Lounge
輕旅行圖片-5
名牌店、精品店、Lokanta老舖以及各國大使館林立
輕旅行圖片-6
據說~這是一個既是"台北車站"又是"東區商圈",更像是西門町的地方
但我們去的尚早才能夠很悠哉的走走
輕旅行圖片-7
約翰教堂
輕旅行圖片-8
原來沙威瑪就是這樣一層牛肉一層羊肉疊出來再去烤的
輕旅行圖片-9
看起來超好吃的甜品
輕旅行圖片-10
輕旅行圖片-11
甜死人不償命的甜品
輕旅行圖片-12
此地建築大多是巴洛克或洛可可風格
輕旅行圖片-13
新城區的復古電車Trambay從塔克辛廣場來往於Tunel地鐵站之間輕旅行圖片-14
輕旅行圖片-15
輕旅行圖片-16
201376日約3000名示威民眾聚集獨立大街的人行道上抗議,被土耳其鎮暴警察再次使用催淚瓦斯及高壓水砲驅散
所以目前這裏隨時有鎮暴警察待命
輕旅行圖片-17
獨立大街 Istiklal Avenue
輕旅行圖片-18
輕旅行圖片-19
哈菲茨.穆斯塔法(Hafiz Mustafa 1864)是伊斯坦堡老招牌的甜品店,已有150餘年的悠久歷史。這家老字號在全城的各個區都有分店
這家百年老店,根本就是糖果屋的化身
輕旅行圖片-20
輕旅行圖片-21
輕旅行圖片-22
用餅皮包肉的沙威瑪Doner kebap(5.5里拉),裡面塞著滿滿的牛肉
輕旅行圖片-23
輕旅行圖片-24
輕旅行圖片-25
輕旅行圖片-26
又來到了舊城區
輕旅行圖片-27
輕旅行圖片-28
藍色清真寺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
因為寺內四週牆壁上有260個大小不同的彩繪玻璃窗,內壁則鑲滿超過2萬片的上等的伊茲尼(Iznic)藍磁磚,光線穿過260個小窗進入寺內,映照在牆壁上的藍磁磚,使得整座寺院發散出藍色的光暈,因此而被稱為藍色清真寺
輕旅行圖片-29
從側門入口進去直接可以去排隊
輕旅行圖片-30
藍色清真寺
從外觀上看,有一個27.5公尺直徑的大圓頂,周圍是4個較小的圓頂,小圓頂下方有30個更小的圓頂。寺院的四周有回教世界中獨一無二的643公尺高的宣禮塔,又稱叫拜塔。
只比回教聖地麥加的主清真寺少1根叫拜塔
輕旅行圖片-31
6根叫拜塔的建造,是出於一個美麗的誤會。
原本在回教世界裡,任何清真寺的叫拜塔數量都不可以超過回教聖地麥加的主清真寺,當時麥加主清真寺的叫拜塔有6根,可是在建造藍色清真寺的時候,蘇丹阿梅特一世希望建造「黃金的」叫拜塔,由於土耳其語「黃金的」和「六根」語音相近,建築師誤聽成要建造6根叫拜塔,為了彌補此項錯誤,蘇丹阿梅特一世特別為聖城麥加的主清真寺又增建1根叫拜塔,變成7根,仍然維持唯一的最崇高的地位。
輕旅行圖片-32
長長排隊的人潮,觀光客由寺院的側門進入,須脫鞋,將鞋裝入塑膠袋內自己隨身攜帶。女性進入清真寺,也要像其它清真寺一樣,要戴上頭巾把頭髮包起來
輕旅行圖片-33
輕旅行圖片-34
藍色清真寺的內部
輕旅行圖片-35
輕旅行圖片-36
輕旅行圖片-37
色彩繽紛的土耳其糖
輕旅行圖片-38
要拍到完整的六根宣禮塔要到外面與聖索菲亞教堂之間的地方
輕旅行圖片-39
輕旅行圖片-40
藍色清真寺&聖索菲亞教堂 就相互在對面
輕旅行圖片-41
輕旅行圖片-42
藍色清真寺&聖索菲亞教堂 就相互在對面
輕旅行圖片-43
埃及的方尖碑~古代賽馬場
來自卡納克神殿的狄奧多西大帝方尖碑(Obelisk of Thutmosis III)
輕旅行圖片-44
又是含著眼淚的一餐
輕旅行圖片-45
吃完午餐經過聖索菲亞教堂旁邊
步行去托普卡比皇宮Topkapi Sarayi
輕旅行圖片-46
輕旅行圖片-47
輕旅行圖片-48
輕旅行圖片-49
托普卡比皇宮入口的淨身水池
輕旅行圖片-50
阿荷美特公用取水泉(Ahmet Cesmesi)
它位於托普卡比皇宮外圍第一個入口~皇帝門(Imperial Gate)前面的空地
輕旅行圖片-51
輕旅行圖片-52
托普卡比(Topkapi),在土耳其語為『大砲之門』之意,昔日碉堡內曾放置大砲,故以此命名。托普卡匹皇宮是穆罕默德二世於1462年命令開始興建,於1467年建造完成。興建完成後,相關官方活動皆在此舉行。直到1588年,蘇萊曼一世才將後宮哈雷姆一併遷移至此,成為正式的皇宮。
輕旅行圖片-53
托普卡比皇宮占地70公頃,是15世紀到19世紀叱吒風雲的鄂圖曼帝國蘇丹王的宮殿,處處布滿雕刻精美的幾何花草圖案,散發濃濃的伊斯蘭風情

崇敬門 Gate of Salutation
崇敬門是托普卡匹宮三座城門中最漂亮的,城門上的黑底金字是可蘭經最重要的教義,兩旁圖象的文字則是別號「勝利的征服者」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印璽。這個印璽的字形和在其它地方所見不同,因為它是鄂圖曼文字,在鄂圖曼帝國時代,凡在清真寺或宗教因素出現的文字必是阿拉伯文,表示對宗教的虔誠,以鄂圖曼文書寫則表示國家的威權
輕旅行圖片-54
穿過崇敬之門Respects Gate,算是真正進入蘇丹王的生活範圍,崇敬之門左右二個圓型尖塔長得就像堡壘碉堡一般,還有像長城般一塊一塊的石牆,士兵可以藏身在牆後方窺探敵情;通過X光檢查,在管制閘門把門票插入,即可轉動欄杆進到第二中庭
輕旅行圖片-55
 
輕旅行圖片-56
輕旅行圖片-57
整個皇宮共有4個庭院3道城門涼亭廚房駐軍室晉見室寢宮等等皇室成員日常生活所需的所有空間應有盡有
輕旅行圖片-58
輕旅行圖片-59
輕旅行圖片-60
第四庭園~巴格達亭Baghdad Parilion
為了慶祝土耳其打敗巴格達的阿拉伯人而建的,臨海的第四庭園,伴著一旁的圓頂建築

輕旅行圖片-61
輕旅行圖片-62
幸福之門 Gate Felicity
幸福之門又稱為白宦官之門Gate of White Eunuch,是十八世紀改建的鄂圖曼洛可可風建築,一跨過此就進蘇丹的空間了。幸福之門與謁見廳相接,一樣是很簡單的空間,蘇丹在此接見各國使節、甚至是一般民眾
輕旅行圖片-63
輕旅行圖片-64
蘇丹的後宮-哈雷姆Harem
輕旅行圖片-65
比丘也來參觀皇宮呢
輕旅行圖片-66
輕旅行圖片-67
輕旅行圖片-68
穿越廣場來去地下水之宮殿
輕旅行圖片-69
輕旅行圖片-70
在聖索菲亞大教堂(Holy Wisdom)附近,有一間看起來平凡到不行的房子,若沒人帶路,誰能想到它就是地下水宮殿的入口呢?其實在拜占庭帝國時期,這裡是伊斯坦堡最大廣場之一的教堂拱廊(Stoa Basilica)所在地
輕旅行圖片-71
地下水之宮殿 Yerebatan Sarayi (Yerebatan cistern)
古老的地下水宮殿是有366條石柱也是規模最大之一的地面蓄水池。由拜占庭查士丁尼大帝於公元527-565年統治時期所建,作為當時伊斯坦堡市民日常飲用水的來源之一
輕旅行圖片-72
輕旅行圖片-73
別以為它只是個水庫就小看它,用來支撐地下水宮殿的石柱之間的距離都是計算好的,366根整齊又平均地分布在宮殿內,柱頭美麗的雕刻花紋與拜占庭式拱頂相接,在橘紅色燈光照射之下看起來既莊嚴又神秘
輕旅行圖片-74
輕旅行圖片-75
輕旅行圖片-76
除了壯觀的宮殿內部,水宮殿裡還有一樣東西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那就是被壓在柱子底部的梅杜莎(Medusa)。梅杜莎是希臘神話中戈爾貢三姐妹之一,她的頭髮不是頭髮而是蛇,傳說中只要看到梅杜莎的眼睛就會變成石頭。在地下水宮殿的西北方有兩個來源不明的梅杜莎頭像,但奇怪的是,它們皆被倒放壓在石柱底下,形成一道迥異的風景。
輕旅行圖片-77
在拜占庭文化中梅杜莎的頭被當作裝飾,並且倒著放避免人們看到她導致自己變成石頭。地下宮殿保存梅杜莎的頭像至今
輕旅行圖片-78
地下宮殿西北方有兩座石柱底座是用刻有梅杜莎面貌的石柱來支撐。
這兩座底座來源不明,曾被認為是從古羅馬時期建築拆除後所移置於此。目前沒有書面證據可以證明。一般學者認為梅杜莎頭像被放置倒向只是大小適合以支持石柱。

輕旅行圖片-79
輕旅行圖片-80
回到廣場這餐廳旁就是公廁還有投硬幣的旋轉門
輕旅行圖片-81
這家餐廳原本是清真寺Ayasofya1556年至今
輕旅行圖片-82
輕旅行圖片-83
沿著聖索菲亞教堂左側走往皇宮的方向會經過一整排近代的老房子
輕旅行圖片-84
輕旅行圖片-85
這些老房子外面都上鎖但都保存非常完整乾淨
輕旅行圖片-86
輕旅行圖片-87

土耳其之旅  end

 

關閉視窗

儲存至我的收藏

關閉視窗

新增收藏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