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部落原住民風味餐廳(台中店)
04-2451-5858
台中市西屯區青海路二段568號
【mico美食完全記碌】
這家風味餐廳,一直都放在口袋中
但想到沒有揪團,2個人來一定不好點菜
才會拖現在,總算一嚐如願了
介紹給想吃不一樣風格料理的人兒
店家坐落在台中12期
要來嚐鮮務必google地圖,
否則周遭入夜後,黑鴉鴉的
你會以為走錯路了
從門口走進來,有著原始粗獷的味道
都是原木或漂流木的裝置
屬於原住民的圖騰
在這裡不多介紹了
對於原住民,這裡有個定義
臺灣原住民族,是指漢人移居臺灣前即已抵達臺灣定居的族群、原住民。
早期使用了平地山胞和山地山胞取代之前的日本的分
類系統,回歸二元分類,用意在移除原住民族對於日本統治時期所帶來的影響,並且反映出台灣原住民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部份。後來中華民國政府採用了日本的傳統9族分類法,但官方去除了平埔族這個分類,民間則是使用依據之前的名詞所修正的高山族及其下面的9族,以及平埔族。
台灣的原住民族分成高山族和平埔族兩大類。前者包括現今住在台灣山地和東
的9個族群: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
族、和達悟族。後者則包括原居於台灣北部和西部平原,現已幾近消失的10個
族群: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道卡斯族、巴宰族(巴則海族)、巴布拉族、貓
霧捒族、洪雅族、邵族(水沙連)、西拉雅族、和猴猴族。
話說原民文化,我也不是很懂,可以看看維基--原住民
小菜
子薑山豬肉$280
首先登場的是原住民招牌中的招牌
山豬肉,山豬在濃民眼中是有害動物
常常偷吃農作物,又不擦嘴,太可惡了
現在在坊間吃的山豬肉,大多是山豬與家豬的交配種
肉質才不會太硬,腥味也會稍稍減少。
這道炒山豬肉,少了一點野味,就是味道不夠雜
不能有精純的風格出現,
顯然有修正口味,比較適合城市人
涼拌檳榔花$230
檳榔花又稱半天花,性涼清脆
這裡做成涼拌不多見
昔日試過清炒,清脆鮮甜
而這涼拌帶點酸也很開胃
剝皮辣椒土雞$480
這是這幾年掘起的雞料理
最早是來自台東太麻里附近
因為產出剝皮辣椒,才發展出來的原住民料理
這裡選用的辣椒,個人覺得太甜了
以致於產生有點膩,不夠足辣
剝皮辣椒雖然份量足夠,卻少了新鮮的剌辣激辛
其實可以加上新鮮的辣椒,不只有鮮味
也會多點色彩
鹹魚木桶飯$280
烤好的鹹鯖魚加上白米飯
上桌後,客人自已拌勻
很有趣,也多了一股新鮮和魚的鮮美
鹹魚沒有鹹,是完全符合現代飲食的味道
但就是少了一股原住民的鹹魚味
這是新鮮冷凍鹹魚
少了曝曬陽光的發酵風味
就是有點臭臭的,但烤熟了卻又很香很誘人的氣味
雨來菇$180
雨來菇又稱情人的眼淚、天使眼淚、上帝的眼淚,是真菌和藻類的結合體
也是來此必點的招牌,以前是下雨後才會長出來的菌藻類,也是我造訪的主因
吃起來有點像木耳,但比較薄,滑滑脆脆
本身沒有特別味道,得靠調味
石板雙拼$480
飛魚卵香腸
很有特色的香腸,吃在口中有彈跳的飛魚卵
口感很有層次,是香腸中帶有野味
石板烤肉
在假日的市集或是夜市都看得見的平民美食
搭著蒜苗沾上白醋蒜,相當對味
小米酒+可爾必思$180
口中享受著了中傳奇的美味
當然主廚也要來個小米酒,像什麼山豬迷路、長老說話…之類的
還有還有馬拉桑
一整個有fu了,微微酸酸淡淡甜,喝不出有酒
阿里山水芹菜$180
特色山菜有濃濃的芹菜味,再加一份野味
塔香酥炸軟絲$380
就一般般的炸物
乏善可陳
招牌桶仔雞$700
這要事先預訂的
一上桌時,就可以聞到香氣,是放山雞
肉質相當美味,有點勁道,雞肉也很香,與一般吃到軟趴趴的肉雞不同
是識貨的人不能放過
店家會附上胡椒鹽,一般是不用沾就很夠味了
雞油,可以沾著吃
???
炒油條,掉下一隻昆蟲
、
、
、
、
、
、
、
、
、
、
當然不是
是
香酥蟋蟀
喔我的天
是炒蟋蟀,炸過後再炒的香菜
差一點沒昏倒
主廚是一口一口接著吃
說什麼50年後,這是人類蛋白質的來源
他吃過竹蟲、蜂蛹、螞蟻…
這是明天過後的劫後餘生嗎?
至於是什麼味道,
他說就酥酥的沒有其他的味道
可愛又漂亮的原住民小妹妹,很熱情。
雖然我們造訪時已經過了熱舞的時間,
經說項後,便為我們來段仰賓舞
是不是很熱鬧呢
多多多多年前,主廚曾在台中一家也是原住民餐廳
相較之下,城市部落清淡多了,
少了野味,多了城市的口味,
少了粗獷,多了城鄉的精緻,
這也是時代的變遷。
有原始的空間氛圍
有都市中少有的野味
常在城市中打繞的人們
可以不用上深,賞山珍
在這裡也給城市的原住民小孩
有個歸處,看見他們一群人有歡笑
又有個固定的工作,城市裡還是有山中之情
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