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台南鄉間的馬路上,是我感覺最自在的時刻,偌大的路上偶而才經過幾輛車,有騎著KAWASAKI的豪氣阿伯,有騎著小小單車戴斗笠包覆布巾的單純阿嬤,這些都是我小時候最深刻的記憶,也是我每天上下學的日常,經過菜園、繞過市場,空氣中的那些味道,總
看到這個店面想必許多人都不陌生,一直以來廚房有雞都是許多人聚餐請客的選擇之一,在台南眾多餐廳中口碑是排名特優班的,之前聚餐也都來過~不過會一直對他印象深刻,除了東西真的好吃以外,就是闆娘的創業故事真的讓我很有感,能在台南小吃的美食戰區中以花
進到店裡,第一印象是整面落地窗的採光,台南的藍天成了店內的最佳點綴,再來是非常簡約的色彩,黑、灰、白成為店裡的主調,綴以大量的綠色植栽光充斥了整個空間,讓人覺得坐在裡面用餐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上週六大家都在瘋著拍攝台南的花季,我當然也不例外
路過民權路尾很難不被這棟顏色亮麗的建築所吸引,亮橘色的外觀配上台南的藍天,那強烈的豔麗對比絕對會多看一眼,台南觀光盛行無庸置疑民宿自然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與Poppy姊也認識好幾年了,從他開在運河旁的民宿開始,一直到在風神廟巷弄間的老屋現在
台南鄉村裡的人情味與樸實是這片豐饒土地上的日常,平常都在城市裡生活著,回到鄉間小路上走走看看,回想起那最單純的美好~從近年很紅的俗女養成記場景的菁寮開始,像是劇中人物一樣的回鄉,有著阿嬤的叮嚀與關心還有鄰居的熱情問候,路過老冰菓店品嘗一口古
在台南常常看到這樣的畫面,一邊新一邊舊,舊的幾十年來始終如一,直至白髮蒼蒼,新的也並非橫空出世,而是將舊的慢慢的轉換,喜新卻又念舊台南的海安路,經歷了幾個時代的轉換,有繁盛有沒落,又來到穩定,又來到新穎,現在也成為台南夜生活的重要據點,也是
這是一個絕大多數台南人可能都沒踏足過的小山村,居住人口已經不到百人,唯一的小學也已經廢校多年,看似一片寂寥,但卻有著一股隱約的動力萌生。第一次進到左鎮的澄山,是在前幾年的某個下午,當時也是大約入秋之際,天空一片藍,整個澄山寂靜無聲,只有遠處
又到了一年一度關子嶺的溫泉節了,今年2017關子嶺溫泉美食節從9/23~10/22共約1個月的時間,這段期間每周末假日都有許多活動跟優惠~雖然秋天的腳步遲遲不肯到來,台南還是維持一貫的熱情,但關子嶺最近幾天晚上已經感到有些微涼,穿著浴衣走在
「一畝兩畝田,鹽田到農田;夕陽滾紅厝,菜甜蚵魚鮮。」一首簡單的詩道盡了將軍的印象。旅人往往會被北門的井仔腳鹽田與熱鬧的水晶教堂所吸引,往往會為了七股巨大的鹽山與潟湖遊船而前往,卻常忘了位於兩地之間純樸的將軍區域~遙遠的當年,施琅將軍渡海攻台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暖呼呼時間,中秋過後每下一次雨,晚上就會稍微轉涼一點,隨著時序入秋也就讓人慢慢地聯想到溫泉了,還有享用美食與熱力的祭典。不例外的,2016溫泉節活動春爸也沒錯過^^,這次還特別情商阿春仔的新朋友-草帽無臉男,前來體驗一下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