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行腳�「橋」出一座公園 凱旋社區的趣味

一講到公園,會讓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是樹景綠地?是水窪小橋跟假山?是鞦韆與溜滑梯?還是泡老人茶跟跳土風舞的場地?如果你也同意它就是一個銜接人們室內生活與戶外工作奔波之間的中界地,有沒有可能,它負載的功能還包括了銜接起兩個區塊的不同住民文化,或者新與舊歷史的承繼?如果當這樣另類的功能成立,那麼,公園也就不一定是一般人既定印象裡的草丘土坡,位在宜蘭的凱旋社區公園暨新福宮廣場是如此,位於紐約中下城西的高線公園(High Line Park)亦若是。

 登上凱旋公園這座由木板、金屬件與混凝土柱列結構造成的橋體,不論是順著橋樑方向前進,或者藉由混凝土的迴旋樓梯上行至橋面,步道呈現&字型的橋形配合著緩坡起伏,加上木作鋪面錯雜的方向性,往往讓人產生不知將被帶往何處的錯覺。這些看似了無章法卻又區塊性的木板排列,細細端詳之下,倒是呈現出狀若風吹草偃時的景象,平添了不少趣味。

步行一個迴轉之後,坡道的起伏這才提供了適切的高度,驚見彼端如同天橋之下的柱列結構卻是那麼樣的莫衷一是,柱型似同非同裡反倒盡是韻律,又未嘗不是表露著這座&字公園橋用以融合這個區域新住民與原生住民之間的異與同!尤其當橋樑結構體同時微型地造成各個空間的區隔,提供居民們可以更彈性且自行透過活動內容去定義它們的用途。 如果造訪之際恰逢週邊新福宮的鼓師教導擊鼓技巧,配合著鼓師與小徒們的咚咚作響的鼓點,登上凱旋公園這座完全抽象且放大尺度的人造物,霎時開展眼前的,從縣政中心的主體建築群到更遠的山巒地貌,彷彿一轉瞬就回到了當年葛瑪蘭族人開墾這片平原的年代,土丘上登高一呼的場景,時空跳接似的交錯,更加有意思。

 無獨有偶的,以「橋」的方式傳遞如同公園這樣中界在地域與地域之間的角色,紐約高線公園(HL park)也可以看到雷同的基調。改進自廢棄不用多年的舊貨運鐵道,儘管線性路徑的發展自然與凱旋公園&字迴旋的意趣有些不同,但卻是頗有意思的對照組。 位在曼哈頓西區的HL park,原本僅僅是一座荒廢了的高架鐵路,當載運的功能不再,這兒曾經被視做城市裡罪惡的角落,然而,改造自建築公司Diller Scofidio + Renfro和景觀規劃師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將這個從34街綿延2.3公里長的區塊一改成為綠意盎然,介於陸橋與公園之間的場景營造,利用最基本卻也做不干擾自然的植披手法,替蘇活區帶來城市的綠肺。 在意義上,HL park改建自的舊鐵道,象徵著紐約市開拓的歷史軌跡,走上這座木作與鋼材所構成的公園橋,線性的引導,讓人緩步穿越過曼哈頓區從最擁擠繁忙的市中心,再到兀自不急不徐著生活步調的蘇活區,新與舊,快與慢,甚至四季裡屬於這座城市植物的枯榮,都縮影在此,成為專屬於紐約品味的後現代小品。

【延伸資訊】凱旋社區公園地址:宜蘭縣宜蘭市凱旋里縣政二街105號

紐約高線公園地址:Gansevoort Street - 30th St., New York網址:http://www.thehighline.org/ 交通:乘 A、C、E Train 到 23rd St. 站

圖說:透過木作步道的引導,亦可透過觀察行人觀察植物,嗅到春夏春冬日夜晨昏各在紐約市停駐的氣息。(yves yeh攝)

常見問題 Q&A »

  • 凱旋社區公園位於哪個縣市?

    宜蘭縣宜蘭市

  • 紐約高線公園原本是什麼?

    廢棄的貨運鐵道

  • 紐約高線公園的設計師是誰?

    DillerScofidio+Renfro和景觀規劃師JamesCornerFieldOperations

  • 紐約高線公園的地址在哪裡?

    GansevoortStreet-30thSt.,NewYork

  • 如何前往紐約高線公園?

    乘A、C、ETrain到23rdSt.站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
關閉視窗

儲存至我的收藏

關閉視窗

新增收藏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