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陽光充足、雨水缺乏,所有的花朵都奮力盛開,展現比過去更加燦爛的顏色與姿態;因此各地掀起賞花潮,繼櫻花、風鈴木、木棉花把台灣各個角落粉飾的繽紛精彩,現在還有著一種低調的花朵正默默的盛開著,它就是-苦楝;它沒有櫻花 、風鈴木、木棉花等花朵那麼的豔麗吸睛,只是淡淡的、優雅而文靜的在枝頭渲染春天,默默地釋放它的芬芳,愉悅過路人的嗅覺。
苦楝樹又稱為「苦苓樹」,春季時節,會盛開淡紫色的小花朵,隨風搖曳,花朵層層飄落,充滿詩情畫意。站在樹下還可以聞到一抹幽幽清香,微風吹過,視覺與嗅覺雙重享受。
#苦楝小百科#
◆中名:苦楝
◆學名︰melia azedarach L.
◆英名:China tree、china berry
◆科名:楝科 meliaceae
◆別名:苦苓、苦苓仔、楝樹、金鈴子、翠樹
◆開花期︰3至4月
◆結果期:5至11月
◆形態:落葉喬木,高約10m。樹冠傘狀,樹皮灰褐色,縱裂。葉為二至三回奇數羽狀複葉,全長25-80cm,小葉對生,各小葉卵形或披針形,全緣或有鋸齒,基部歪斜,厚膜質。表面深綠色、背淡綠色,側脈4-6對,花兩性,花冠淡紫色,脈生圓錐花序,長10-20cm;萼鐘形5裂,花瓣5,淡紅紫色,長橢圓形;雄蕊10個,花絲相連而成筒狀,深紫色,花藥紫色;子房6室,每室一胚珠,花柱一個,較子房長,柱頭頭狀淺裂。核果卵狀球形,徑約1cm,熟時黃色,外果皮肉質,中果皮硬石質,表面具5~6稜,內含2~3個種子。種子長橢圓形暗褐色。
◆分布: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琉球和台灣本島
◆適性:主根系、深根性。適生酸性至鹼性之土壤,對土壤適應性良好。成株嗜強光照且具有耐鹽耐旱之特性,更能耐潮風。抗污染、抗風及抗病蟲的能力強
◆生長速率:快速,幼苗生長快速,生長三個月後高度可達16cm,容易培植。
苦楝樹是臺灣原生種,生長快速、繁殖容易,其漿果是鳥類喜愛的食物之一,因此,經常藉由鳥類啄食傳播而落地生根,屬落葉喬木,樹皮呈灰褐色,有淺縱裂痕,春季開花,呈現圓錐狀淡紫色花序。
苦楝樹的果實即是俗稱的「苦楝子」,呈橢圓形,成熟時呈金黃色,一般生長在臺灣山區的淺山或平原之中,因為苦楝樹是具有多種用途功能的樹種,也因此被林務局列為獎勵造林的樹種之一。
苦楝樹的用途非常廣泛,除了可以做為家具及裝潢的材料外,其金黃色漿果內的果核亦可抽取苦楝精,而苦楝精在有機農業的病蟲害防治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也是非農藥防治病蟲害的良方。但是由於目前苦楝精的價格昂貴,一公升需四千元左右,如能大量推廣,將會有助於降低苦楝精的價格,也能降低有機農業的生產成本。
【資料來源-網路】
彰化市區的八卦山種了許多苦楝樹,沿著南郭路彰化高中門口往華陽公園走,沿路就有好幾棵大顆的苦楝樹,這條路算是很常溜韃的路,但卻沒有注意到苦楝樹;直到今年它的密集盛開,讓路過的人不注意也難。
苦楝樹一年四季變化不同的裝扮,春天微紫登場,夏天綠意蒼翠,秋天果實金黃耀眼,冬天枯枝蕭瑟,算是四季分明的樹種。
彰商校園裡頭,種植了整排的苦楝樹,走進校園裡,芬芳撲鼻;好懷念的校園時光,教室、木桌椅、洗手台…好久遠的時光!
彰商校園內的苦楝樹林
一般苦楝花都特別高大,要近拍花朵有點難度,彰商校園大門後頭的大樓有個走廊陽台,因高度落差剛好可以就近接觸到苦楝花,近拍鏡頭不夠遠也沒問題喔! 紫白色的花就在你眼前,角度隨意你喬。
繼續往下走,南郭路上一旁的紅磚老屋,裡頭不知是否還有住人? 老樹與老房子的老畫面,有時總讓人一陣唏噓;陽光灑落老樹與紅磚老屋,呈現歷史斑駁的美感。
古代人不喜歡苦楝樹,因為它別名叫苦苓,與「可憐」音似,但現在苦楝有其經濟價值,種植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保四總隊對面,路邊發現一排老房子,有點像舊時的眷村,好像已經荒廢了,有些城鎮對老房子很重視和保存,但彰化地區的好像較少,許多荒廢的老房子,可能再過一陣子就為了土地開發利益而被拆除了。
老樹緊緊扎根於土地,它走過歷史、歷經滄桑,也忠實的記錄了台灣自然環境的變遷;老樹也是許多人兒時的回憶,想起幼時老家門前的芒果樹,是小時候玩耍的基地,伴隨著年齡增長以及到外地求學,老樹的回憶漸漸消失了前陣子也聽媽媽說,樹砍掉了….
中興公園裡頭也有幾顆小小的苦楝樹,這裡的步調難得優閒,不禁讓人放慢自己的腳步。
苦楝樹現正繁花滿樹,花開時間稍縱即逝,享樂要及時,賞花也需及時。
{延伸閱讀}
【彰化】今夜星辰休閒農場-愛。 幸褔 ◆黃花風鈴木季◆ 賞花與親子休閒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