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陶窯起念於2003年,
當時創辦人陳忠正對於傳統工藝剪黏交趾陶逐漸流失與斷層,
為了延續這門傳統工藝傳達給更多的人認識,
開始在嘉義新港的稻田中築起了夢想。
板陶窯裡面處處是藝術,
而且是生活的庶民藝術,
不是那種專業人士才懂得藝術品,
所有的藝術品都很平易近人。
交趾陶起源於明末清初,
清道光咸豐年間由廣東陶匠傳入台灣。
最初的名稱為「交趾燒」,
為日本 人取名,
產於廣東沿海以神祇陶塑人物為主,
「燒」日文的意思為「陶」,
傳入台灣後稱為交趾陶
,由於嘉義為台灣交趾陶發源地,
也稱「嘉義燒」。
台灣交趾陶名 稱雖源自於日本,
但型式、作法、用途卻完全承繼自大陸。
在大陸地區普遍以「細仙尪仔」、「廟尪仔」來稱呼。
一大片的戶外園區,
許多活潑可愛的作品,
人物也都生動有趣,
創意和巧思,
都是從一片一瓦做起的,
逐一打造成為有故事的陶藝花園。
小小的水塘庭園
綠草林園融入小動物造景,
在這邊喝個下午茶,
也是一種樂趣。
板陶窯的桌椅設計也是一絕
每個桌椅都都非常藝術與創意
可愛桌椅區的後方,
就是板陶窯提供餐點的用餐處。
超生活化的題材,
難怪引起這麼大的共鳴,
假日的板頭村人超多。
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
有很多用這小瓷磚拼裝出來的藝術品,
很漂亮,
很適合拍照。
在前往羊駝區的天橋上,
看到一旁的屋頂上有好多好多可愛的貓咪和牽牛花。
讓原本平凡無奇的黑色屋頂增添了許多風采和活力
有賞月的貓咪、抱著魚躺著的貓咪、爬牆的貓咪,
還有一家四口坐著的貓咪,
真的非常有創意。
板陶窯尚未啟用的餐廳,
建築比現在的餐廳大上許多,
也比較漂亮。
這主題餐廳是間周圍種了許多落羽松的玻璃屋
除了餐廳,
還有一個生態池,
池中也有許多天鵝、青蛙等作品,
不過若仔細看後會發現裡面也有活生生的鴛鴦。
福祿壽這才是早期交趾陶的運用,
在廟宇的屋簷裝飾,
多是神祉民間故事人物或龍鳳吉祥物等。
※詳細資訊介紹※
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42-3號
電話:05-7810-832
傳真:05-7810146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AM09:30-PM 17:30 (休館日:每週一、清明節及除夕)
餐點供應:週二至週日 AM11:00-PM 17:00
入園門票:100元/人,65歲50元/人 ( 內有餐廳消費可折抵 50 元 )
DIY體驗項目:陶盤彩繪方形300元含燒,長形250元含燒,剪黏馬賽克拼貼200元,陶偶彩繪250元,手壓動物陶板不含燒100元,素燒加100元,高溫多色釉燒加350元。
※延伸閱讀※
基隆旅遊景點 台北旅遊景點 桃園旅遊景點
新竹旅遊景點 苗栗旅遊景點 台中旅遊景點
彰化旅遊景點 雲林旅遊景點 南投旅遊景點
嘉義旅遊景點 台南旅遊景點 高雄旅遊景點
屏東旅遊景點 宜蘭旅遊景點 花蓮旅遊景點
台東旅遊景點 澎湖旅遊景點 馬祖旅遊景點
金門旅遊景點
跟著wei去旅行
也可以宣傳你的粉絲專頁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請按個讚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