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溯瓊麻產業盛極一時的歷史,等於巡禮恆春半島過去那段繁華風光。
1901年,
由美國人首先將瓊麻從中美洲引進台北,
隔年,
一位日本農業技事將瓊麻幼苗試植在恆春熱帶植物養育場,
結果生長情況出乎意料的好,
1913年,
當時的台灣纖維株式會社便於現址設立恆春麻場,成為推展瓊麻種植及製繩的重心。

台灣光復以後,
由於外銷市場逐漸擴大,
於是開啟了瓊麻產業的黃金時代。

瓊麻除了製繩的用途外,
同時也是製造麻袋、地毯、毛刷、鞋子的原料,光是恆春半島的瓊麻產量,
一個月曾經高達200噸的規模,
瓊麻價格也因此水漲船高,
成就一片經濟榮景,
許多恆春居民都因種植瓊麻而致富,
生活水準獲得大幅改善,
「瓊麻抽絲起高樓」就是最好的寫照。

隨著石化工業的興起,化學尼龍取代瓊麻原料,瓊麻產業日落西山,民國76年,恆春最後一家瓊麻製纖廠結束營業後,宣告瓊麻產業走入歷史。

為了使後人了解瓊麻的發展歷史,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便將原來的恆春麻場規劃為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


園區內的設施包括,
日據時期留下的神社、採纖廠房、員工宿舍、拉麻台、曬麻場、水池等,
以及光復之後陳設的自動採纖機、輕便軌道、台車、地磅、瓊麻園等。



另外特別規劃歷史展示主題,
讓遊客完整了解瓊麻品種及引進過程,
瓊麻栽植及管理情形,
瓊麻相關加工品、瓊麻對經濟與生態的影響。














位於展示區附近有一處草潭梅花鹿環境教育區,主要介紹梅花鹿的成長生態,
並且在園區以野放的方式進行瀕臨絕種梅花鹿的復育工作,
若是相逢有緣,
就能遇見外出覓食的梅花鹿,
這算是參觀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資料來源:網路)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請按個讚吧~謝謝
瓊麻工業歷史展示館
地址:屏東縣恆春鎮草潭路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