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東的第二天,早上在台東康橋商旅用過早餐後,從台東市開車前往花蓮的六十石山。
六十石山位於花蓮縣富里鄉,也就是花蓮與台東兩縣的交界,距離台東市約八十公里。過去是貧瘠的荒山,直到1959年的八七水災後,才有雲嘉南地區的災民前來此地種植金針花。
雖然是禮拜一的早上,上山賞金針的遊客還是很多,山上沒甚麼停車場,大夥一見到山頂的金針花,就興奮得將車子隨意沿著山路停放,人車擠在狹窄的產業道路其實挺危險。

幾年前有去過太麻里的金針花田,比較之下,太麻里的花田有種幽靜的美,而六十石山金針花田的規模與山頂壯闊的景色都勝過太麻里。

人潮多,踩壞金針花或是偷摘金針花的情形也多。大太陽下,老農婦一邊背著採收的竹簍,一邊嚷著要小朋友們離開採收的花田,這一家的小孩悻悻然走開,沒多久另一家的小孩又跑進田裡,老農婦索性也不趕了。
聽到賣乾燥金針花的老闆說,我們吃的金針花必須是花開前一天的含苞金針。一但開花,一天就會凋謝。
這金針花採收全靠人力,滿山遍野的金針花很是好看,卻會累死採收人。
這年頭已經很難僱用到願意在大太陽下採收的臨時工。


離開了六十石山,往台東方向來到「便當的故鄉」池上。
不過池上最近最紅的不是便當,而是因金城武騎單車的廣告而爆紅的「天堂之路」與「伯朗大道」。
三十六度的中午當然是沒法騎腳踏車,我們跟其他的平凡人一樣,用汽車走過金城武奮力踩著踏板經過的美麗小路。


晚上住宿的民宿是老婆挑選的「鹿野森活」。
主人是中年轉職的科技新貴與流浪教師。
再度證明,這年頭做甚麼都比待電子業好;這年頭考甚麼也都沒有教師來得難考。

「鹿野森活」位於一大片稻田與釋迦田中間,就算有GPS與手機上的Google MAP,還是花了一段時間才找到。
主建築前有一片大草坪,這是小朋友的最愛。他們踢足球、丟棒球,玩得都不想吃飯。
晚上原本很期待台東沒有光害的星空,不過當晚潭美颱風做怪,天空佈滿了厚厚的一層雲,甚麼星星也沒看到。

一早五點半起床,牽著主人準備的腳踏車到附近的田間小路逛逛,單車的輪子壓過草地上的露水還會發出啾啾聲。
騎到一片釋迦田旁,突然聞到一股甜蜜的氣味。那絕不是清新的氣味,而是帶著熱帶風情的甜膩香味。
尋找氣味的來源,原來是套著袋子的釋迦果。
這釋迦其實不是台灣原生的水果,是四百年前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台灣時,荷蘭人為了增加台灣的農業產值,由印尼將這種原產自南美的奇特水果帶到了台灣,從此釋迦便在台灣落地生根。如今台灣是全世界釋迦最大的栽種國。

其他像是芒果、蓮霧等具有代表性的台灣水果,其實也都是當年荷蘭人帶到台灣的舶來品。
小時候的歷史課只教了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其實荷蘭人統治台灣的四十年,為台灣還留下不少東西。

貓咪是這家民宿的活招牌,很乖很黏人,
回到台北妹妹還對他念念不忘。
鹿野森活: 台東縣鹿野鄉瑞源村新源路85巷68號 0917-51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