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大哥突發興致邀我去貓空賞花,當時去的雖然是「杏花林」,但主要賞的卻是「櫻花」,因為二月初的杏花大多含苞未開,不過,看著這一大片的杏花林,我心裡便盤算著~兩週後一定要再來賞杏花。
2月初的杏花林多含苞未開,但已吸引不少賞花者前往取景。 杏花林的馬路旁也種了很多山櫻花,在杏花盛開前的1、2月吸引不少賞櫻遊客的到訪。 這個冬天,台北的雨總是下不停,到了二月仍是5天下雨2天晴,我等啊等,好不容易盼到了晴天,計劃著找一天上貓空,怎奈早到的大雨讓賞花的計劃泡湯。
我開始有些著急,花開不等人,打了兩次電話去杏花林附近的餐坊打聽花況,聽說前些天的大雨摧殘了不少杏花,不過,3/10前應該還有杏花可賞,只是,能看多少?當真要碰運氣了!
這個週四(3/1)又是一個晴天,中午我早早吃完中飯便出發往貓空。
我先搭捷運到動物園站,之後換搭貓纜到貓空。
坐在捷運的第一節車廂,對面是一對可愛的祖孫,約莫2、3歲的小男孩興奮的看著前方,以一馬當先的童稚聲音喊著:「轉彎囉!」,不久即將進入辛亥隧道,小男孩害怕的低下頭,這時爺爺用慈祥的聲音輕輕的說:「不要害怕,前面是不是有亮亮的地方(指洞口)?看著它就不會害怕了!」,只見小孫子勇敢的抬起頭再次直視前方,臉上很快的露出了笑容~
我被這溫情的一幕感動著,想像當小男孩長大後,每當遇到困難時,是否能想起爺爺當年的鼓勵而不懼怕的勇敢向前呢?!
出捷運後,轉往貓纜。平日的貓纜不擁擠,雖仍需排隊,但若搭一般車廂,很快就能搭上,而且很有機會獨自坐擁一整個車廂,我計劃去程搭貓纜之眼的「水晶車箱」,約莫等了15分鐘,與其它三位乘客共乘這座底部透明的纜車。
25分鐘後,我到了貓空,出站右手邊就有遊園公車可接駁前往「杏花林」。 貓空的遊園公車,有左、右線之分,其中的右線公車約10-15分鐘一班,票價15元,不但可隨招隨停,當日還可以無限次搭乘(下車要記得跟司機拿一日票券),對於沒有開車的人,這是遊貓空最方便的方式。
二月初來賞的櫻花幾乎已不見蹤影,至於杏花,我想已開過了大半,也因為我早有心理準備,所以看到樹上仍有杏花可賞,便覺得十分滿意!
位於台北木柵文山區老泉里的「杏花林」是一座私人的休閒農場,已經八十多歲高齡的「阿頂伯」於民國72年種下第一株杏花後,從此,原本的茶園轉種杏花,慢慢的發展成如今約2千多株杏花的規模。
佔地約4.5公頃的杏花林,大致分成三區栽種,其間有石板路可繞園行走,花期從2月初至3月中旬,雖長達40天,但,花色從白、粉紅到深紅依序綻放,要看到三色杏花同時盛開的景象似乎不容易。 在花期尾聲,這樣繁花似錦、三色齊開的畫面並不多見。 這一天花期已近尾聲,枝頭上的白色與粉紅杏花寥寥可數,但,紅色杏花仍開得搶眼,雖然已過下午4點,園區裡仍有不少的賞花民眾,其中不乏拿著專業配備的攝影愛好者。 這個私人花園是北部最大的杏花林區,主人無私的開放給民眾免費參觀,我邊拍照邊聽著賞花民眾的輕鬆閒聊,享受著這個被杏花圍繞著的愜意下午。 來杏花林除了賞花,站在高處也可以賞景,如此這般居高臨下的俯瞰台北盆地,以嫣紅的杏花為前景,也是一美~~ 離去前,我走入杏花林中想再眺望遠方,無意中看到一位老先生蹲在地上往剪枝後的杏花樹幹上排花,只見他將白、粉紅與深紅三色的杏花在枝幹上排好後,便拿起自己的單眼相機拍照,他見我好奇的站在旁邊看,好似遇到了知音,便熱絡的show著他之前在武陵農場、南投信義…等地拍的照片。 看得出來是一位愛花的老先生,退休後便帶著專業的單眼四處拍照,過著讓人羨慕的退休生活,我邊欣賞邊稱讚他拍得好,他帶著微笑滿意的離開,而我則望著這為數不少的花朵,感覺頗複雜! 私人農場外有一塊「請勿剪折採花木」的警示牌,我想很多人是忽略了,二月初第一次來時,我也手癢摘了兩朵花,如今看著枝幹上的10朵杏花,感覺卻有些心疼,雖說:「有花堪折直須折」,但若折的是別人的花,當真要三思再三思呀! 我在台北住了很多年,卻是第一次來「杏花林」參觀,為此大哥還笑我,其實貓空離我住處不遠,有了捷運、貓纜與遊園公車,到杏花林賞花就更容易了,除了杏花,遊園公車沿線的樟山寺、茶壺博物館、樟湖步道與三玄宮…等都值得遊賞,找個時間來貓空玩玩吧~~
相關資訊:
5. 花況洽詢電話 (位於杏花林旁的兩間餐坊):
「杏花林茶坊」~(02)2939-4866
「自在田茶坊」~(02)293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