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登高而望遠,有時還是要天氣幫忙,要不然看到的就是一片白茫茫,一整片雲罩在眼前。

上次到了五峰清泉,跑了一大段路下來,卻什麼都沒找到,同事說還不如去鵝公髻山走走,至少有山可爬,趁著這次假日無事,背起背包,一個人出門去。
之前打聽到的消息是全程兩個半小時,所以就準備簡單的乾糧和水就上路了,一路上有很多車友相陪,聽著他們呼嘯而過,心裡想騎重車真要比速度嗎?尤其在山路裡,果不其然,又出事了,一大塊廢鐵躺在路上,何必呢?人包鐵撞鐵包人,怎樣都輸。
到達登山口已經十點半,心想很快就到,慢慢的往上走,不過來得有些晚,遮蔭不多,開始的路幾乎都在太陽下行走,但這裡還不算是真的登山口,兩旁還有些是果園,水泥鋪設的產業道路盡頭,進入森林才算是真的起點。

還是走泥土路來的舒服,林蔭遮天,也就沒這麼熱了,緩步前進,穿出芒草林,接下來的衫樹林道,路更狹小,此時的陽光已不復見,身處茂林中,就只能靠之前登山隊的標記往前。
來到岔路口,一則往下,心想或許是到山上人家的路吧,其實不是,但這是我到三角點才知道,一則往上登高,接下來的坡度更高,而且整片都是杉木林,但走了一個多小時,卻未見到任何人,心想這裡果然不是熱門的登山路線。
只是全程兩個半小時的路程,看來離山頂還很遠,我想我會錯意了,是登頂要兩個半小時,回程另計,而這一路上去都是上坡,好不容易才碰到一對上山蹓狗的山友,這是我這一路第一次碰到人,不過看來我沒迷路,繼續往上走。

這時的雲霧已開始下山了,山嵐漸濃,整個杉木林就罩在雲霧中,卻是另一番味道,往上走,離開杉林林後,路更崎嶇不平了,坡度也更高,但林相卻不如杉木林整齊好看,而山嵐也漸漸消失。
但一路上還是沒遇到人,心想到底有沒有走錯路,還好碰到兩組山友,探詢結果,再五十分鐘就到,幸好不是無盡長路,不然已經過了正午,如果太久可能要測量時間折返。

越上行,天色越亮,我想山頂快到了,穿出細竹林,已經聽到談話聲,我想山頂已到,擦擦汗,再幾步就到,一想快到三角點,之前的疲憊就都不見了。
一到山頂,原來還有十來人,大家都在用餐休息,走到另一頭觀景台卻是霧茫茫一片,看來是沒辦法看見那片山色,只好回到後頭休息,卻看見山友們七嘴八舌討論,原來那樹葉上可是春意無邊,這些小金龜一點也不介意日正當中,眾目睽睽下也不避諱,自得自在,數一數可有五六對。

既然聊開了,順便打聽往山上人家的路,原來是從另一頭過去,但因標高比進來的登山口高,所以會比較快到,但因為位處兩端,如果要從山上人家走回停車場可是要一段路。
左考慮右思量,最後決定依同事建議往山上人家下來,全部走過一遍,下次才知道如何選擇,只是一段下坡後,卻是一路起起伏伏,也不好走,但兩三個起伏後,便是一路往下。
只是這條往山上人家的路,景致並不好,路況也很差,路被流水侵蝕的很嚴重,而且路面溼滑,原來前幾天雖說市區沒下雨,但不代表山裡沒下雨,一路走到杉木林,但這片杉木林景色也不好,兩旁的芒草非常亂,一路下來就覺得不如走原路回停車場,不過有了這樣經驗,我想下次應該不會選擇走這條路。

下山的時候還碰到三三兩兩的遊客要上山,不免讓人擔心他們下山恐怕天都黑了,還好他們都只是走走,一會兒就回頭,而這一路下來,果不其然腳程走快些,一小時就到了山上人家。
山上人家是五峰鄉山上的一處民宿兼營餐飲,假日裡總是人潮擁擠,但景色真得不錯,只是遊客實在太多,加上這裡可沒賣我急須的礦泉水,所以拍了照就急忙下山。
只是下山的產業道路真的不好走,太陡又硬,已經走了五個小時的腳,實在不太適應,不過山路上的景色不錯,稍微讓自己忘了腳底的疼痛,不過口渴的狀況可就一直無法解決,但一路上卻不易攔到便車,只好一路往下走。
途中遇上兩家人正在水果攤前圍著,急須水份的我也上前湊熱鬧,賣水果的婆婆把水蜜桃分成了三批,而我須要的只是當下就可以吃來補充水份,只是一斤20元,還真得很便宜,路上隨便問大多要60到120元一斤不等,銀貨兩訖後我一口氣就吃了四個,可見我缺水的狀況多嚴重。

交易中也跟這兩家人聊起來,但這兩家人實在人太多了,兩台轎車都還有點擠,不然男主人說一定讓我搭便車,交涉失敗後,我只好提著沒吃完的水蜜桃繼續上路,總之安步當車走下去,走到另一個部落,想說在這裡補充水份,沒想到肚子也餓了,所以跟大嬸又買了一顆烤地瓜,我問起走到登山口還要多久,沒想到大嬸自告奮勇幫我攔便車。
而我的地瓜都還沒動口,沒想到就攔到車了,果然是在地人目色好,看來常幫登山客攔便車,搭上了車,我還把剩下的水蜜桃當謝禮,送給了那對讓我搭便車的情侶,也還好有了這台順風車,不然這下可真要走到天黑了。
其實登山總常有意外的精彩,不論是遠望或近觀,只是須要我們用心觀察,至於登頂那份愉快,在於自己付出的過程換來的成就,但因為自己有時是一人就上山,多少都會先衡量自己體力。
不過住在山裡的人多半是熱情的,即使你是陌生人,素昧平生,但就像那位大嬸般,熱心助人,每回都能讓人感受到人情味的濃郁,這也是到山裡時常有的感觸,不過,聽說七月份觀霧就要重新開放,那也是讓人期待的事,到時候再到這裡走一走,順便謝謝大嬸的幫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