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很喜歡朝露附在花瓣葉片上的可愛模樣。



瞧見這路面上的蝌蚪嗎?

集合時間一到,我們跟著民宿老闆往山上走。今天我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採野薑花。

這麼美的花,總覺得把她放進料理,實在有些不捨。

大夥邊走邊聊,遠遠就見著幾隻放山雞。牠們一點也不怕人啊!重點是:牠們喝水竟然還會排隊!真是有秩序了!(以下為動作圖)





簡單用過早餐,我們跟民宿老闆說再見,大夥相約冬天再來這裡泡湯、看夜景。

這一站,我們來到「豐山生態園區」。和「獨角仙」不同的是,這裡以植物生態為主。「豐山生態園區」原名「豐山果園」,早期省產的葡萄柚在此發跡,後面臨進口葡萄柚與病蟲害的影響,改種紅毛丹、嘉寶果等熱帶水果。
一進入園區,我們就嗅到一股燒柴味,原來是因為園區內蚊蟲多,以焚燒肉桂木驅蚊。

菠蘿蜜。刻意拉遠,由此可知它究竟有多「龐大」了!

蔡先生一邊解說,一邊請我們品嚐他們製作的嘉寶果和太平洋榅桲冰沙。兩種口味吃起來都是酸酸甜甜的,有點像情人果冰的感覺。

巨花馬兜鈴,其實她很多部位都被使用作中藥,但由於成份中的馬兜鈴酸含有致癌物質,還是要當心使用。

紫光茄。名字聽起來就很友善,長得也好卡通,好喜歡喔!


不知道是誰遺落的舞鞋。

香水合歡。我一度覺得這不是這個世界上該有的花朵。

甜肉桂,我們咬了一下,真的是甜的味道,搭配肉桂的氣味,真的很奇妙!蔡先生還請我們喝了肉桂茶,完全沒加糖,卻帶著甜肉桂的香氣和甜味。

星蘋果樹,一面黃,一面白,相當奇特。


太平洋榅桲,又稱沙梨,有點像橄欖。


上了一堂大開眼界的生態課,我們有些不捨的和蔡大哥說再見(一邊解說時,他的女兒在一旁哭著要他抱抱哩!☺ )。

接著,我們來到「豆賞台灣咖啡農莊」的展示中心。我覺得,台灣的咖啡已經培植到一定的質量了,我們對於本地的農產技術與推廣,應該要更有信心才是。

「豆賞咖啡」是來自阿里山的台灣在地咖啡,老闆李先生本身對台灣農業相當有興趣,加上自己的專業知識,遂越趨精緻的將台灣的咖啡推向更純熟的領域。

他也是使用虹吸式來烹煮咖啡。也許因為方才被熱情的陽光這麼一曬,大夥都熱得昏頭轉向,紛紛點了冰咖啡,不過李先生倒是極力推薦熱咖啡!



無論是冰是熱,這道地的台灣咖啡性醇濃郁,不酸不澀,採用生態工法,咖啡樹下種植荷蘭豆草,兼具保育土壤功能,更能杜絕雜草叢生的問題。除了沖泡包、耳掛式,豆賞還推出咖啡果醋,是由新鮮的咖啡豆果肉,歷經三年以上的天然發酵,整腸助消化。

品嚐完好咖啡,也到了中午用餐時間,我們來到「波尼塔香草花園」。因為這個老舊卻極具風格的Bonita招牌,我想起七〇年代的美國電影裡,經常出現的酒吧。不過這裡絕對不是,而是極具鄉村野趣的小城堡。


說城堡其實一點也不誇張,許先生帶我們看著位在餐廳後方的大花園,一草一木都順其生長,也因此碧草樹蔭茂密。


許先生充滿熱情的跟我們解說這的生成與草木的習性,很珍惜這裡的一切。



躲著的大南瓜!

簡單用餐後,我們因為趕車北上得先行離去。許太太不在時,許先生不自覺說出自己罹癌、抗癌過程,希望大家與他一樣淡泊、樂觀,有機會來這裡與他聊天、交朋友!

*更多相片>>>
嘉義中埔生態小旅行(上)
嘉義中埔生態小旅行(下)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暨嘉義縣中埔鄉公所 廣告
主辦單位:嘉義縣中埔鄉公所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

廠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