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錐麓古道:一生必爬一次!太魯閣國家公園絕美天空步道,入山申請、交通、登山總攻略
被譽為此生必爬的一條古道,亦是聞名中外的天險之路,又因位處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遠觀群山之巔、俯瞰立霧溪切割之鬼斧神工,步步驚心但又美的讓人震撼及腿軟發顫,完成二刷錐麓古道的小小心願,心中有難以形容的興奮及感動!
自2020年12月中旬走過一回錐麓古道後,便一直想著若有機會還要再來,未曾料到隨後新冠疫情大爆發,全台宅在家救台灣,許多活動及行程也不得不取消,一直到這一年漸漸走出疫情的風暴,沉寂好長一段時間的戶外活動,也跟著活躍起來,走進山林,也成為舒壓的最好選項!
錐麓古道|申請入山&入口處
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有許多的步道,大部是不用申請入園或入山,但錐麓古道是必須得要申請入園的,在7時就先完成上網申請,時間排在8月底,2023年08日26日早上抵達燕子口的錐麓古道收費亭。
錐麓古道的登山口就在此處(出入都在這裡),要先越過錐麓吊橋才會開始爬升,姐很喜歡走錐麓吊橋,因為走在橋上,二側景觀非常漂亮,而且還能遠眺布洛灣吊橋(山月吊橋)高掛在上頭。
錐麓古道|導覽圖
原本自己要獨爬古道,後來住在秀林鄉的姪媳願意陪我走一回,因要等她下班在騎機車到這裡,故來到登山口的時間就比較晚些,我們大約是上午9點20分進入錐麓吊橋,錐麓古道最晚得要在上午10點進入,過了10點,收費亭那就不會讓你進入,這個要特別留意一下有時間管控!越過錐麓吊橋後有一導覽圖立在這裡,另外還有指示牌,距離終點的斷崖駐在所有3K(折返點)。
補註:秀林鄉的鄉民是不用申請入園的,只要拿身分證核實即可進入,姐雖然一樣也是太魯閣族但因非秀林鄉人,也得按流程上網申請並且在當日繳入園費200元才能走進登山口,感覺秀林鄉的鄉民太幸福了,想走古道就可以來(笑),這天天氣很好,而且步道上的山友也不少~
從空隙上遠觀那座高空吊橋(山月吊橋),可以清楚看見橋上的人影,山月吊橋開放後還不曾走過,計畫上是待下山要去走一回,希望下午天氣不至轉壞。
姪媳爬山的經驗比姐還要豐富且腳力更好,像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的山頭及步道大都走的差不多,光錐麓古道就走了好幾回這樣,這次是專門來陪姐走這一回,有相同興趣就很好招,就像7月時姪媳想走瓦拉米,姐也陪同走到佳心駐在所,二人都喜歡登山健行,有伴就更好~
錐麓古道|爬升路段
從錐麓吊橋後就是不斷的爬升路段,天氣熱恐是大量流汗且也走的快,水分補的不夠,大約在0.9K時小腿抽筋了一下,只好在原地短暫休息,拿出背裡準備的鹽巴在配著水吞下、再拉拉筋一會(爬山帶點鹽巴是有位前輩之前曾指點的,對我是真的很受用),約10分鐘覺得好轉,重新調整步伐及速度往上爬,所幸一直到下山就沒有在發生抽筋的狀況,感謝主!
錐麓古道|巴達岡聚落
過了1K後就會進入巴達岡,巴達岡是太魯閣族的老部落,也是日治時期以來進入錐麓古道的重要聚落,日治時期這裡曾設有警察駐在所、教育所、交易所、療養所等,也因為太魯閣峽口至天祥的中繼站,其至還有可容納20-30人的旅舍,從部落的歷史遺跡,也不難了解早年巴達岡群聚的盛況,早前也曾寫過比較完整的內容,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閱。
過了巴達岡,仍是一路爬升,所幸古道這一段大都在樹林間,太陽不易直曬,雖是如此,但健行總一定汗流浹背,又繼續往前走200公尺,就會看到另一座吊橋。
錐麓古道|巴達岡二號橋
錐麓古道全長10.3K,但目前只開放到3.1K(斷崖駐在所)就得原路返回(燕子口東進東出),後段7.2K(斷崖駐在所到慈母慈下)已不開放進入,在1.2K上會走到巴達岡二號橋,巴達岡太魯閣族語是「桂竹」之意,另外也有「突擊戰地」之意,在歷史中曾有段太魯閣戰爭,太魯閣族稱之為"抗日戰爭",太魯閣族雖戰敗,但在歷史仍有它的影響及定位。
越過巴達岡二號吊橋後,看見部分山友已是返程,應該是起登的早,才能在上午10點40分就下山,動作、腳力真快!
大約在1.3K後,又有小狀況,姪媳說身體不太舒服,原來她前一晚腸胃就有狀況,但因早已經答應約好同爬錐麓,忍著一路爬上來,一直到1.3K後才告知腸胃不適,想說我們就走到這裡就下山如何?她說她休息一會,等狀況好些會慢慢下山。鑑於我曾走過一回,知道不會迷路,便讓我自己繼續往上爬,接下來的路段,就是獨行,好在在山徑上有其他的山友也不用擔心安全。
在1.8跟1.9K之間的樹縫下又看見山月吊橋,在起登前是抬頭往上眺望,現在吊橋己在眼皮底下,可見姐爬的高度已越過山月吊橋的高度,就連底下的中橫公路也能清晰可見。
若不是爬到高處又怎能見到不同角度的大山,以前聽人說「爬山會上癮」時不能理解,現在,可以說是深深體會這句話的精闢(笑)。
爬行時也挺擔心姪媳的狀況,時不時的拿出手機看看有沒有訊號,一發現在些訊號時,立馬傳信息問她如何了,聽到她說:她休息一下覺得好些,已邊走邊休息在下山的路上,且讓我不用擔心她,並提醒我在斷崖處時注意安全。得知她正往下山的路上,心也安了一大半。
沿路山友不間斷,不管是上去還是準備下山,而且還發現有些是爸媽帶著國中、國小生爬上來,孩子能跟著來健行真的不容易,像我家二位小姐姐根本不會想跟。
大約在2.3K後山徑就變得比較稍微平緩,不似前段一直不斷爬升,這時走起來輕鬆許多,可以說是最辛苦的路段過去了,開心!
2.4K處有一小小的山洞口,也是滿多山友會取景之地,過了這小山洞口見一鐵橋,若有同行的人還可在此處拍幾張,角度拍的好是可以拍出秘境之姿的。
走到這鐵橋已是11點20分,在9點20分進入登山口,剛好到此地走了2小時,看到這鐵橋,也意謂著再往前100公尺就開始會進入斷崖處。
錐麓古道|2.5K2斷崖
來到2.5K迎面就是層層山巒,開始打起精神,因為錐麓古道最精華的路段要到了!
從2.5K開始靠斷崖的山壁就見有掛繩,然後步徑變的更窄小,這段不能二人併行,建議是依序前進,若你恐高就拉著繩子吧!
2.5K至2.6K間,有個警告牌示就在步徑旁,大家也稍微注意一下,在斷崖處拍照要注意安全,另外,行走時盡量靠山壁手握繩索,若遇交會時,請謹慎並於寬敞處等候與禮讓。
一邊是山壁,一邊是斷崖,斷崖往下看,會心驚吧?沒有看錯,底下就是中橫公路,公路下就是切穿峽谷的立霧溪,若不是爬到這裡,那裡會知道在這斷崖上有這麼一條古道,而且那麼驚險萬分,說是天險之路真不為過。
站在這裡好幾分鐘,當然不是因為害怕或腿軟,而是都背著微單上來了,鐵定是要多拍一些才行(笑),拍歸拍,腳步要留神,也別靠崖邊太近。
從登山口到2.4K,一路就是不斷的爬升,到了2.5K到3K左右就是較為平緩的步道,可以說是在斷崖間開闢的小路,不過,這短短的幾百公尺卻是錐麓古道最美最讓人震撼的一段,有多麼震撼,很難形容,希望你能自己來感受(笑)。
2.6K到2.7K這之間,最為驚心,有些朋友光看這裡的照片就說腿軟無力了,記得第一次來時,且的腿還真的會微微發抖,而且還不太敢停留過久,心臟呯呯跳的快且帶些恐懼,真怕不小心失足,會緊握繩索,現在第二次上來,有了上回的經驗,膽子好像變大,腿甚至也不抖及發顫(笑)。
遇上有山友通過時,厚著臉皮請人幫忙拍幾張照片,還好遇上的朋友都很好心,樂意出手相助,甚至還會關心問:自己一個人上來嗎?要注意安全唷!山友們都好有愛心,這裡也謝謝當天遇見的一些山友,感恩~
底圖放在粉專上許多朋友都擔心是不是離崖邊太近?謝謝大家的關心,角度看起來好像很危險,但離崖邊其實還有點距離的,但在此處拍照是真的要特別小心就是了!
靠著自拍及山友們的協助拍照,總算也沒留白,若是走到這裡不拍點照片,下山會覺得小有遺憾,所幸心滿意足的繼續往前走。
錐麓古道|觀音像
在斷崖處會經過一小山洞,許多朋友走過山洞會忽略到洞中有一觀音像,據朋友告知合歡越嶺道路峽谷段有三神像庇護行人:
- 不動明王(寧安橋下)
- 地藏王菩薩(天祥祥德寺)
- 觀世音菩薩(錐麓斷崖路段)就是底圖這座
這座觀世音是1916年人工背負上去安裝,有百年歷史的文物。
人們說:在台灣、在花蓮、在太魯閣內,有一條台灣版的天空步道,磅礡景色、壯麗峽谷,說是此生必走一回,真不為過,但如果能多走幾回就更好!
關於錐麓古道之前也曾寫過一篇記錄,內文較為詳細,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閱一下,這裡就謹用照片做個簡單分享。
走過斷崖處的小鐵橋,距離折返點就更近了,在中橫公路上的燕子口步道走到錐麓隧道步行時,抬頭向上看斷崖處,眼尖的朋友些許還能看見斷崖上的步道,就像姐的朋友亞瑟:眼力好到從中橫往上還能看見斷崖的鐵橋,嚴重懷疑他是鷹眼來的,當然也可能跟他時常在太魯閣境內的步道走讀也有關,對於太魯閣的人文歷史及環境、地理位置比我們更加熟悉(哈)。
自己也曾從中橫公路上抬頭望呀望,根本也看不出什麼斷崖上的步道及鐵橋(視力大考驗),還是從斷崖處往向看比較容易,對了!有朋友曾問過:小錐麓步道跟錐麓古道是否同一個步道?當然不是,這是二條不同等級的步道,小錐麓不用申請入園,有興趣的朋友參考之前做的分享。
錐麓古道|3.1K斷崖駐在所(折返點)
在一個小轉彎後看見3.1K的斷崖駐在所,這裡就是錐麓古道的折返點,抵達時間剛好是中午12點(9點20分起登,中午12點到折返點,所花時間:2小時40分),駐在所這裡坐著許多山友正在休息及進食,先放下背包,拿出準備的零食及飯團,趕緊進食補充體力。
吃飽後再從包裡拿出拍照打卡用的道具:花蓮絕美步道,此次二刷錐麓古道其實還有一個任務及目地,就是要走到斷崖駐在所3.1K拍照上傳取得認證,之前也曾做過一篇分享花蓮絕美步道的活動,這活動會到今年的11月底。
錐麓古道|返回下山
拍好認證照後就整理東西準備下山,一來怕姪媳等太久,二來還要趁機去解鎖山月吊橋,並在順路收集另外二處絕美步道認證照,所以不便停留太久,斷崖駐在所只停留10分鐘(12點10分)便開始返回。
錐麓古道景觀雄偉壯麗,也因位於海拔700-800公尺,在太管處步道分級列為:登山型步道,一般喜愛登山的遊客則視為:挑戰級步道。
錐麓古道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唯一的史蹟保存區,亦是合歡越嶺古道殘存遺跡,錐麓斷崖與福磯斷崖隔著立霧溪對峙,這段長約1.2K,高約600公尺,幾乎是由大理岩構成,故也是太魯閣峽谷最壯麗的景觀。
步步驚心更要步步留神,還是那句:恐高的朋友,就請拜託靠著山壁拉著繩子吧,千萬不要勉強,以免腿軟,腳虛發生意外,雖然來時就拍了不少照片,但回程時又忍不住在斷崖處多停留10分鐘,下次三刷錐麓也不知何時,故把握時間好好欣賞峽谷之美,流連忘返呀!
下山比上山容易,很快就通過最驚險的斷崖這一段,從這裡開始就是一連串的下坡路段,上來走的喘吁吁,下去雖然不喘但腳步要更穩以免滑倒。
夏季爬山真的比秋冬爬山辛苦些,雖然今日天氣很好,但沒什麼風時悶熱,下山期間注意手機上的訊息:姪媳已下山並走到靳珩公園等我,這下也就很安心的按著自己的步伐下山。
途中又多看幾眼山月吊橋,從這角度很輕易就看到吊橋全貌,但如果走在橋上,應該很難看出我目前站的位置吧?畢竟都是山頭,沒有一個特定的大目標,應該是看不出!這個答案,等走到山月吊橋就會知道了。
很快巴達岡二號吊橋的橋墩在眼前了,沒有多停留直接下切走到巴達岡落部落,從3.1K斷崖駐在所到巴達岡所花時間約1小時,巴達岡這裡遇見好幾位下山的年輕人,因只剩1.1K左右的路程,便休息幾分鐘再喝點水。
休息了一會就繼續下行,這段爬上來時是最吃力又辛苦的路段,還不小心就直接小腿抽筋,下山倒沒抽筋的問題反而是怕腳沒踩穩,所以雖走的快,但也走的很留神,就怕跌倒受傷。
錐麓古道|錐麓吊橋
可能因為是夏季,斷崖處的峭壁上較沒有看到什麼小花,不像2020年第一次來時,峭壁上可見許多小花小草開的很熱鬧,這時雖然仍舊綠意盎然,但少了些小驚喜,很快,錐麓吊橋已印入眼簾。
走在吊橋又拍左右二側的景色,山月吊橋跟在半山路上看的角度,非常明顯有高度上的變化,這時要看吊橋就得仰著頭了,而橋上的人影小的就像螞蟻般(笑)。
即將離開錐麓古道了,實在好捨不得,拿出手機自拍做為此行的完美句點,抵達山下是下午1點45分,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有許多步道,也曾針對境內的步道做一個彙整,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看看。
錐麓古道|繳回證件
走出錐麓吊橋的管制口,收費站的工作人員就上來核對人員,都沒有問題後就會將證件繳還,走回到公路上就繼續走燕子口步道往靳珩公園方向前進,回眸,剛好可以將二座吊橋(山月吊橋、錐麓吊橋)同框,二位高底層次分明,美哉!完成二刷錐麓古道,有多不出的得意!最後在從燕子口步道走到靳珩公園同姪媳會合,繼續下一個行程:山月吊橋。
錐麓古道|整理時間點
- 上山:登山口9點20分,抵達斷崖駐在所(3.1K)中午12點,所花時間:2小時40分(含休息拍照)。
- 下山:斷崖駐在所12點10分,回到登山口1點45分,所耗時間:1小時35分。
這趟上下山大約就是走了4小時15分,記得上回第一次爬時來回走5小時多,當然跟途中休息的時間長短有關,若你沒走過錐麓古道且又有登山健行的經驗,來回抓5小時可行,不過這還要看個人的體能狀況縮短或延長,大女孩個人爬行的時間,就僅供大家參考唷!
錐麓古道真的是此生必爬的一條具有人文歷史的絕美古道,二刷成功後回來的路上又忍不住想三刷,至於何時?靜待機緣的到來~
錐麓古道 Info.地址:花蓮縣秀林鄉燕子口隧道(太魯閣國家公園)電話:03 862 1100營業時間:07:00~10:00門票資訊:全票$200、半票$100、未滿6歲免費(其他票價請見官網)官網連結:https://s.yam.com/AOT8f詳細內容以官方資訊為主
原文連結:https://ajs0414.pixnet.net/blog/post/233444937
覺得這篇文章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