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時我們全家的臺灣探親之行,是我離臺居留美國近十七年以來,行程最緊湊、收穫也最豐富的一次返鄉之旅。
我們以我的娘家中壢為基地,由北向南玩,再從南玩向北,足跡踏過苗栗、臺中、臺南、及臺北,只要有親戚居住的地方,我們都拜晤了,留下了許多美好的照片與回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犯了一個拿相機的人不應該犯的錯,那就是,在與師周老師相聚時拍的照片,在還沒上載到我的隨身電腦前,竟就被我不小心給刪了。扼腕之餘,僅在此再次向老師致歉;雖然照片沒有了,但是與老師相聚的美好回憶是永遠不會被記憶刪除的。
因為這次臺灣行的行程相當緊湊,所以我們並沒有驚動太多朋友,因此只藉地緣之便見了我的小學同學Steven一家,高中同學桂枝,研究所同學Claudia, 及在紐約工作時的室友Sue,還有先生大學同學Eric和他的家人。但相當難得的是,我們卻因緣聚足,見到了兩位在部落格中互動頻繁的格友── Pauline 和 Toby;因為他們的盛情,我們分別暢逰了臺南府城及淡水。更值得一提的是,Dido,那個去年夏天在紐澤西認識的
《來美國打工的大學生》在Facebook上得知我們人在臺灣時,特別從臺中提著太陽餅和一心豆干,趕到臺北與我們會合,這大女孩惜情、熱情的舉動,正是臺灣人濃厚人情味的代表寫照。
淡水是我們臺灣遊蹤的最後一站,卻是我們一家老少都最歡喜懷念的一站,因此,在整理照片時,決定先與各位分享我們淡水行的點點滴滴。再次感謝Toby的嚮導。
我們投宿先生大姐在永和的家,因此選擇由鄰近的公館出發到淡水。在世新求學時,公館是我最常出沒的地方;以前從景美搭客運到淡水大約要花兩小時的車程,捷運通行後,五十分鐘就到了。捷運真是迅速、方便又整潔。我們愛臺北捷運!!
居住在巴爾的摩的格友Jay有感而發地說:巴爾的摩像淡水。那時,我不以為然地調侃他說,是他思鄉情重,“恍惚”了。。。此時,看到這照片,倒真有淡水像巴爾的摩的感覺了!
淡水鎭海角145號。裝滿童年回憶的小雜貨鋪。
土耳其冰淇淋的搞笑銷售法,果然吸引不少購買人潮。請見下面影音。把拔班先生錄。
孩子們撈魚,大人就可輕鬆地聊天了。
拾荒的老人;記憶中的臺灣印象之一。
Toby向我們介紹馬偕的故事。(不要考我,我沒專心聽。^^)
Toby應邀幫遊客拍照。
合照。左起:Toby的女兒Tonia, 來美國打工的臺灣大學生Dido,我,柏荃、把拔班先生,柏鈞。攝影:Toby。Toby 的夫人是白衣天使,因為調班不易,所以未能同行。
搭渡輪到漁人碼頭。
燈塔與情人橋。
情人橋。
漁人碼頭景色怡人、詩情畫意,我對班先生說:此情此景,我可以當你一天的情人。Toby建議說:一夜就夠了!(哈哈!)這是柏荃拍的照片,他看Tonia拿著單眼相機,也吵著要用單眼幫我們拍照,沒想到他拍得蠻清楚的。我們如果站旁邊一點,頭上就不會長柱子了。 ^^
曬吻仔魚的漁婦。
舢舨入港。
色彩縟麗的漁船。
靜靜的港灣。
微風徐徐的,黃昏的海岸步道。
夜幕中的漁人碼頭。
美麗的情人橋。
這個角度也很優雅。
令人流連的夜的漁人碼頭。
遠眺觀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