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是俄羅斯的首都及最大城市,同時也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擁有眾多名勝古蹟,可說是一個「露天建築博物館」,每個時代的印記都刻在街頭。2025年我參加航向世界旅遊的旅遊團,帶我領略了這個兼具古老底蘊與現代生活的古都,詳細旅遊行程請見:https://pse.is/87e98e
文章重點
俄羅斯的地標—紅場
「紅場」俄語原意是「美麗的廣場」,後來才與「紅色」同義,建於1480年,是一個約7萬平方公尺的廣場,用來舉行加冕典禮、閱兵與宗教遊行,如今是俄羅斯的地標與旅遊景點,廣場四周圍繞著名的建築,介紹如下:
紅場西側「克里姆林宮」
「克里姆林宮」被一道長約2235公尺、高20公尺、厚6公尺的紅色城牆所圍繞,裡面有許多宮殿和教堂組成的歷史建築群,是歷代統治者的權力中心,現今俄國總統府的所在地,象徵俄羅斯的歷史、宗教與政治力量。1990年紅場與克里姆林宮一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以下介紹幾個「克里姆林宮」內著名建築。
「聖母升天大教堂」是整個「克里姆林宮」宗教建築群的核心,做為俄羅斯正教會的主教座堂,象徵莫斯科成為東正教信仰的中心,此處也是沙皇加冕與重大儀式的舉行地。
「天使報喜教堂」是沙皇家族私人用於祈禱、婚禮與洗禮儀式,收藏多件皇室聖像、宗教器具與金銀裝飾。原為三個金色圓頂,後來擴建至九個金色洋蔥形圓頂,在陽光下閃耀奪目。
「天使長大教堂」結合了俄羅斯傳統拜占庭風格與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元素,是「克里姆林宮」最早出現歐洲文藝復興風格影響的建築之一。用於安葬歷代沙皇與大公,與「天使報喜教堂」、「聖母升天大教堂」並列為三大主教堂,形成俄羅斯宗教與王權的中心地帶。
「伊凡大鐘樓」用於報時與宗教節日鳴鐘,並收藏多口歷史悠久的銅鐘。整個鐘樓群共懸掛21口鐘,鐘聲曾傳遍整個莫斯科,被稱為「莫斯科的聲音」,登上塔頂可俯瞰整個莫斯科,是克里姆林宮最佳觀景點。
鐘樓旁有一個「沙皇鐘」,是俄羅斯皇室為了宣揚國威而鑄造,卻在火災時澆水滅火,鐘體因急劇冷卻產生龜裂,導致重達11噸的鐘塊破裂脫落,是一個從未被懸掛及敲響的巨鐘。
「沙皇鐘」附近的「大砲王」鑄造於1586年,重40噸、口徑890毫米,是世界最大的青銅火炮之一,實際上從未用於作戰,僅是皇室想展現俄羅斯鑄炮技術與國力,用來威嚇而非真正的武器。
紅場南端「聖瓦西里大教堂」
「聖瓦西里大教堂」是伊凡雷帝為紀念征服喀山汗國而建,結合了俄羅斯東正教建築、拜占庭與伊斯蘭風格,形成獨特的「俄羅斯童話式」建築。是九座小教堂組成的建築群,彼此走廊連接在一起,現為博物館,是莫斯科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並是世界文化遺產。
紅場北端「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成立於1872年,有超過五百萬件收藏品,展示俄羅斯從史前時代到20世紀的歷史文物,有王室寶物、宗教聖像、武器盔甲、舊地圖與古書、貴族及文化名人的私人用品等。
紅場東側「古姆國營百貨」
「古姆國營百貨」1893年正式啟用,原是沙皇時代貴族的購物場所,蘇聯解體後轉為商業中心,匯集精品、餐廳與咖啡館,不僅是購物場所,更是融合藝術與工程技術的代表,被譽為「紅場的玻璃宮殿」。
民族精神的象徵—救世主基督教堂
為了紀念1812年俄羅斯在拿破崙入侵的戰爭中獲勝,沙皇下令修建「救世主基督教堂」感謝上帝的保佑,歷時約44年建成,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東正教教堂,不僅是宗教中心,更是俄羅斯民族精神的象徵。
擁有兩大創新建築—卡洛明斯科婭莊園
「卡洛明斯科婭莊園」位於莫斯科河的右岸,占地面積達390公頃,是沙皇的避暑山莊。1532年為慶祝王子誕生,修建這座教堂莊園,融合自然景觀、皇室歷史與宗教建築,現今這裡常舉辦各種音樂劇、民間節慶和遊園活動,並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阿列克謝一世的木宮殿」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觀」,完全以木頭榫接構成,沒有使用釘子,屋頂層疊塔尖錯落好似童話屋。原建築於18世紀末被拆毀,之後在莊園內按原樣重建,2010年對外開放。
「耶穌升天教堂」是為慶祝伊凡雷帝誕生而建,打造俄羅斯第一座石造帳篷式尖塔教堂,是俄羅斯由傳統木造邁向石造建築的轉折。外觀猶如一座白色石塔,打破了傳統拜占庭式的圓頂設計,象徵基督升天靈魂向上攀升。
在莫斯科旅行,彷彿穿梭在幾個世紀之間,建築,是凝固的時光;城市,是流動的記憶,當我離開這座城市時,心中不只是回憶,更是對時間與空間的深切敬意,想一探莫斯科多種建築之美嗎?來趟俄羅斯之旅吧!
更多作品可追蹤「唐蘋想很多」
https://www.instagram.com/tang.pin/
https://www.facebook.com/TANGPING1229/
https://www.threads.net/@tang.pin
#俄羅斯旅遊 #航向世界旅遊 #鄉野旅行社 #紅場 #克里姆林宮 #聖瓦西里大教堂 #救世主基督教堂 #卡洛明斯科婭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