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驚奇(2) 想體驗遊牧民族的生活嗎?來蒙古就對了!

一直很嚮往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能擁抱大自然的生活,好想感受那是什麼樣的滋味。2025年我參加永信旅行社蒙古旅遊團,讓我親身體驗遊牧民族的生活,他們的簡單原始,讓身處現代都市的我終身難忘。

在蒙古草原體驗遊牧民族生活

在蒙古,我看到牛羊馬駱駝氂牛與牧民,相互依存有如親人般的感情,感動於人與動物和睦相處,展現美好詳和的畫面。牧民向旅客展示如何製作動物的相關產品,像是奶製品酒及羊毛氈等,也表演他們的傳統音樂馬術,旅客享用蒙古道地美食,住草原上的蒙古包,對我而言一切是那麼新鮮有趣,讓人大開眼界。

牧民穿戴傳統服飾騎著牛馬,列隊歡迎遠道而來的旅客,陣仗浩大展現草原民族的熱情。

進入蒙古包欣賞蒙古的傳統音樂,「馬頭琴」是蒙古最著名的樂器,蒙古人愛馬如親人,傳說古時有匹馬死去,馬兒托夢告訴主人,請以牠的骨頭製作成一把琴,主人可用琴聲來思念牠。「呼麥」是蒙古人特別的唱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歌者能同時發出兩個或以上的聲音,配上馬頭琴的樂音十足民族風,真令人驚嘆!

蒙古人世居草原,飲食以動物的奶和肉為主,奶能製成奶酒和乳酪,是他們日常最喜歡的食物和待客佳餚,旅客能參觀奶酒和乳酪的製作過程,並品嘗滋味。

走出蒙古包,來體驗牧民在草原上的娛樂活動,彈羊骨頭玩法像打彈珠,但不好操作,常常難以掌控羊骨頭彈跳的方向。

牧民展示打羊毛,用羊毛弓的弦彈打羊毛,讓羊毛纖維鬆散開來,是製作毛氈的基礎工藝。打羊毛是家庭或部落的集體勞作,常伴隨歌聲與音樂,讓枯燥的工作變歡樂。

蒙古人是馬背上的民族,三歲就開始學騎馬,騎馬技術一流,其中一個技能就是能騎著馬,快速從草地上撿拾帽子,贏得熱烈的掌聲。

牧民展示逐水草而居的遷徙過程,動物們負重與騎馬的牧民前往下一個水草肥美之地,他們的生活不只是勞作與遷徙,也是一種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牧民讓旅客穿上他們冬季的毛皮大衣,好厚重啊!蒙古草原的冬天氣溫大多在-20°C-30°C,極端情況能到-40°C以下,是世界上最嚴寒的高原草原氣候之一。

在蒙古比較少見到氂牛,牧民讓旅客坐上氂牛的背上拍照,永存蒙古的記憶

草原的空氣混著草香與泥土味,當風迎面而來吹撫臉頰,氣味清新怡人,眼見前方成群的羊,耳聽牠們咩咩的叫聲,好自然原始,讓人為之著迷。

蒙古主食以羊肉為主,石頭燜羊肉是成吉思汗西征時,因應速戰速決的飲食所產生的烹飪方法,後來成為蒙古著名的料理方式,也是古代蒙古的宮廷佳餚。蒙古的羊肉沒有腥羶味,配上馬鈴薯紅蘿蔔和清爽的涼拌配菜,十分美味。

入住現代蒙古包,感受被大自然擁抱的感覺

旅程中只要離開首都進入牧區,住宿幾乎都是蒙古包營地,在蒙古包過夜體驗遊牧民族居住的方式,是蒙古吸引旅客的一大元素,尤其在荒漠野地的夜裡,周遭幾十公里沒有村落與燈光,被一大片黑暗包圍,抬頭仰望無光害的夜空佈滿了星星,真是美極了

現代蒙古包擁有寬大的玻璃門和通風窗,有冷暖空調,房間內有衛浴,茶几、座椅及行李架設備俱全,與一般飯店無異,只是房屋型態是蒙古包造型,住起來很舒適別具風情。

旅遊感想

有人說:「旅行,是從自己過膩的生活,到別人過膩的生活。」困於水泥叢林的都市人多嚮往蒙古草原,推開蒙古包的房門,就能看見無邊無際的藍天與綠地,空氣清新四周動物成群,夜晚滿天繁星,想擁有這樣的幸福體驗嗎?來趟蒙古旅遊吧!

 

更多作品可追蹤「唐蘋想很多」

https://www.facebook.com/TANGPING1229/

https://www.instagram.com/tang.pin/

https://www.threads.net/@tang.pin

#蒙古旅遊 #永信旅行社 #永信旅遊 #遊牧民族 #蒙古包住宿 #馬頭琴 #呼麥 #馬術表演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