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湖公園是臺北市內湖區裡以湖為主體的公園,碧湖公園比較有特色的地方是採中式庭園建照的涼亭及九曲橋,以及被暱稱為小白宮的白色建築物,它 是碧湖公園管理中心兼自修室,環湖步道是附近居民休閒好去處,更是許多鳥類覓食的好地方,不少釣客不吝將釣起的魚跟鳥類們分享,時常看見鳥類在釣客旁守株待兔。
最近有個龐然大物搶去小白宮的光彩,它是由內湖社區大學發起的裝置藝術空間,是不是看起來有點似曾相似?
就是這個,還記得不久前花博期間的展區中曾經出現類似的場景,當時不少人站在這竹編屋底下等飛機。
原來這都是出自臺灣之光國際著名編織大師王文志老師之手,募集了內湖地區居民前來一起共同創作出這一棟碧湖織屋,6月13日是開幕記者會,我不是記者,也不算是工作人員,我是受邀當示範的內湖人!?
為了炒熱氣氛,主辦單位還安排了帶點中國風的肚皮舞表演,這時老師正在帶領學生彩排,這位廖郁齡老師可是當年登上舞林大道的法老與舞姬的成員之一,雖然沒有辦法看到正式演出,看看彩排也是頗過癮。
接近記者會的時間,我們這群示範民眾進入織屋,入口一個有一點蜿蜒的走道,在正式進入主題時需要注意腳下跟頭頂。
進入織屋之後感到豁然開朗,挑高的屋頂上還有一個圓洞,稱之為天圓。
腳下踏的也是竹子。
接下來開始有一些媒體記者進來採訪。
我開始拿手機、相機拍呀拍,拍自己、拍外面、拍裡面,或是示範坐著、躺著。。。
也接受媒體採訪(請不要懷疑我的姓)。
從織屋裡拍出去的景色很不錯,我應該拍了上百張 ><
織屋最特別的地方是這裡,在正式啟用前織屋正中央地方有個白底及紅色十字的地方,正式啟用儀式是將一面銅鏡放上去,隨著太陽光角度移動漸漸地照射到銅鏡上(大約是中午),王老師說這是天圓地方的意念。
啟用儀式,主辦、協辦等單位長官、王文志老師及一群協助創作的志工們合影。
碧湖織屋於2014年6月21日開始啟用,展期到年底,這段期間每天開放到晚上10點,所以還會有夜間照明,裡面有個小舞臺跟觀眾席(要拖鞋),所以不定期會有藝文展演,歡迎大家去參觀這個美麗的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