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正好是一般公務員、上班族的補班日。年節期間沒趕上賞梅,就在這天中午突然安插進來的「角板山賞櫻」電話催促聲把我賞花興致都燃起了。
位於桃園縣復興鄉的角板山,其實是一直到民國43年才改名為「復興鄉」。過去好像沒有印象特別到此賞花。

據說角板山種植了相當多的梅花,冬、春季節交替之際,白色、粉色的小花朵參差交錯,景色相當繽紛。不過今年似乎沒法遇到這樣的景致,我們到的時候,梅花已經不見蹤影,櫻花也僅有幾株開放。
即將告別的楓葉。

一到「角板山公園」,幾株初露新芽的櫻花樹也沒讓我們失望。後方的幾盞燈火,讓這朵朵櫻花顯得親人。

山櫻花又稱「緋寒櫻」,意思是寒冬中盛開的豔麗櫻花。據說所有櫻花中,又以山櫻花顏色最為紅艷。(回想之前在天元宮和東方寺不同品種的吉野櫻,的確顏色落差很大。)

他們說「垂鐘狀」是山櫻花的外型,但我覺得她們比較像小鈴鐺耶!

櫻花散落地面,好像正要鋪蓋地毯一般。


含苞待放。

來不及長大的花苞。

這天,陽光終於微微露臉,映照著花瓣,傳遞春天即將到來的消息。




離開前,再見一株山茶花,我相當喜愛茶花。淡粉色的花苞,感覺輕觸她絲綢般輕柔的花瓣就會受傷。

即使盛開了,也不減她高雅脫俗的氣質。



或許,過幾天再來一次吧!
+更多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