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東京,就想要找一些在地感的散步路線,發現未曾見過的東京風景嗎?這次我們邀請了住在東京的人氣旅日旅遊部落客兼YouTuber——瓶顆,一起走訪了兩個日本國家及東京都的文化遺產庭園——一個是靠近淺草地區,且能看得到東京晴空塔的「向島百花園」,以及在JR中央線上的的隱藏版紅葉景點「殿谷戶公園」散步拍照,而且參加了格外風雅的期間限定夜間活動,在此分享給你。
大學到橫濱留學10個月後返台,而後又到東京工作旅居,至今已逾10年。曾在廣告代理公司任職,並在那時開始經營部落格,分享在日本工作生活的經驗及旅遊資訊。如今已成為獨立媒體人,經營個人社群頻道「瓶顆旅居日本中」,透過影片、照片及文字分享日本旅遊生活情報,並出版有書籍《東京櫻花自由行》。
(圖/JAPANKURU提供)
文章重點
東京散步推薦|向島百花園:東京晴空塔周邊散策
與淺草隔隅田川相望的墨田區,江戶下町文化繁榮的中心之一,特別是向島一帶,早在江戶時代時就是個春天可賞櫻、夏天能看隅田川煙火,還有花園可逛,據說是當時文人墨客及浮世繪畫師們創作的好地方。而這一座「花園」,至今依然「健在」,不僅被指定為日本國家名勝和歷史古蹟,同時也是東京都立文化遺產9庭園之一——它就是向島百花園。
(圖/JAPANKURU提供)
(圖/JAPANKURU提供)
位於町人文化氣息濃厚地區的向島百花園,與武家權貴打造的庭園風格不大一樣,是個蘊含濃厚的町人雅趣的庭園。它建於町人文化興盛的江戶時代文化、文政年間(1804–1830年),是由當時的古董商——佐原鞠塢,在自己文人墨客朋友們的力挺下打造。
一開始,由於園內主要種植了360株梅花,是當時僅次於龜戶「梅屋敷」的江戶賞梅名所,吸引不少文人雅士造訪賞花、吟詩作對,被稱為「新梅屋敷」。而後他們又從《詩經》、《萬葉集》等古典文學中,蒐集了一些被歌詠的植物,並將之種入園中,變成了四季都有花開,因而得名「百花園」。
(圖/公益財團法人東京都公園協會提供)
如今,這有200多年悠久歷史的老花園風雅依舊,園內能見到流傳逾200年的花草與池塘風景,春時有梅花、櫻花、紫藤花等,夏有菖蒲、繡球花、牽牛花等,秋有胡枝子花、石蒜花、楓葉等,冬則有水仙、福壽草及吊枝可賞。此外,庭園中不時會舉辦一些雅趣十足的季節性活動,例如夏天的「聽蟲會」、秋日的「賞月會」等。
(圖/JAPANKURU提供)
我們這次拜訪,是夏日聽蟲會開跑的日子,因而得以在夜間特別開園向島百花園中,真真切切地體驗了一次趣味十足又有些雅氣的下町之夜。向島百花園一般只開園到傍晚五點,但在夏日聽蟲會的活動期間,特別延長開園時間到晚上九點,因而能見到一些特別的景色。
日式庭園東京晴空塔,別樣的東京風景
作為江戶下町文人雅士喜愛的向島百花園,能見到下町地標東京晴空塔這點,也是這座庭園風景最大的特色之一。原本就曲徑通幽的庭園散步路、越過池塘水面的一座座小橋,襯著高聳入天的東京晴空塔,形成了一幅絕無僅有的東京風景——這可是一眼望穿百年的在地景色呢。
(圖/JAPANKURU提供)
(圖/JAPANKURU提供)
除了小橋池水與晴空塔外,我們也找到一條能見到芒草的小徑,能襯著晴空塔,一眼望去便能讓人感受到秋意。而在園內穿梭,發現園內不同季節中能見到的各式頗有詩意的景色,更是在向島百花園中散步中值得品味的樂趣之一。
(圖/公益財團法人東京都公園協會提供)
例如,花園中有個長30公尺的胡枝子隧道,可是這裡的名物。胡枝子,日文漢字寫做「萩」(※),是和歌經典《萬葉集》中被歌詠最多的植物,勝過櫻花和梅花,也是日本的「秋之七草」之首,常被用來比喻「意中的女子」。每到9月下旬,園內竹編的拱形花架上,會開滿紫紅色和白色的小花。而漫步在小徑之中,感受來自和歌中的那一份雅韻,可是來到町人文化氣息濃厚的墨田一帶不容錯過的獨特體驗。
※ 注意,是「萩」,音同「秋」,不是「荻」。
今年園內也將在9月13日到10月4日期間舉辦「胡枝子祭」,歡迎大家一起到園內欣賞可愛的胡枝子花,感受獨特的江戶秋之樂。
(圖/JAPANKURU提供)
(圖/JAPANKURU提供)
庭園中除了自然景色外,在舉辦活動期間,還能見到不少和風味十足的行燈燈籠和一些很有季節感的裝飾小巧思——這些都讓與JAPANKURU採訪團隊和瓶顆驚呼不斷,確確實實可以透過各種細節,感受到那來自幾百年前那受文人雅士歡迎的風韻。
更開心的是,向島百花園現在依然會不定期舉辦一些季節性的風雅的文化體驗活動,而我們這次體驗的夏日聽蟲會就是其中之一。
夏日聽蟲會體驗
聽蟲會,是自江戶時代流傳至今的夏末風物詩,今年(2025)是辦在8月28日至31日,正巧被我們趕上。如同前面所說,活動期間,百花園會延長開園時間至晚上9點,並在園內點上和風味十足的行燈燈籠,讓訪客可以在庭園中夏夜散步,聽著不同的蟲鳴,感受夏走秋至的季節變化感。
(圖/JAPANKURU提供)
(圖/JAPANKURU提供)
在聽蟲會期間到訪向島百花園,還可以參加數量限定的傍晚「放蟲式」。下午5點開始可以在園內領取裝有園方飼育的鈴蟲的透明小箱子,然後在找一個自己覺得適合的地方,將鈴蟲放生回歸園內自然。放蟲式的小蟲箱一天只有30個,先領為快。
(圖/JAPANKURU提供)
我們領好小蟲箱後,找了一個人比較少的小橋邊,想把鈴蟲放到水岸旁的矮樹叢上。
(圖/JAPANKURU提供)
在園方飼育成成蟲後,會將鈴蟲放回園內讓它回歸自然生活。而在送鈴蟲們走入新的「蟲生」的同時,也祝願牠們可以健健康康的。
(圖/JAPANKURU提供)
除了放蟲式外,聽蟲會期間園內也會有多種不同的會叫的蟲蟲的展示,展示說明上還寫有各種蟲蟲的叫聲,讓大家看了之後,漫步在園內時可以自己辨別不同種蟲鳴聲。
(圖/JAPANKURU提供)
夜間點上行燈的向島百花園,搭配點上燈的東京晴空塔,構成了另一幅美麗的江戶夜景。
(圖/JAPANKURU提供)
而活動期間,園內的胡枝子隧道中也點上行燈,隨著晚風徐徐,格外有夏夜乘涼的氛圍。當天瓶顆特別穿了浴衣來,拍起來更有某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圖/JAPANKURU提供)
在庭園中走累了,到花棚下吃點東西歇歇腳,可說是非常獨特的東京夜體驗。活動期間園內有販售啤酒、甘酒和多種不同口味的刨冰等。
(圖/JAPANKURU提供)
坐在點燈的花棚下,吃著刨冰,那還真的是不同於夏日煙火大會或夏日祭典的別樣感受。
(圖/JAPANKURU提供)
雖然說今年的夏日聽蟲會,到8月底就結束了,不過10月5日到7日,園內會舉辦「賞月會」,並再次延長開園到晚上9點。在江戶時代,每到中秋時,江戶一帶的文人雅士也喜歡聚集到向島百花園賞月,並吟詩作對。而在現在的賞月會中,不僅能見到放有園內種植的蔬果的賞月供奉台,也會有晚間6點起也會有古箏演奏,並在特定的日子,會有篠笛和三味線表演,以及茶會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東京都公園協會的官方公告。
向島百花園
- 星期一: 09:00 – 17:00
- 星期二: 09:00 – 17:00
- 星期三: 09:00 – 17:00
- 星期四: 09:00 – 17:00
- 星期五: 09:00 – 17:00
- 星期六: 09:00 – 17:00
- 星期日: 09:00 – 17:00
周邊景點推薦:長命寺與櫻餅
從向島百花園步行約10分鐘,就能抵達一處歷史悠久的古剎——長命寺。這座天台宗寺院,全名為「寶壽山遍照院長命寺」,據傳建於江戶時代的西元1615年,最初名為「寶樹山常泉寺」,後來因為第三代江戶幕府將軍——德川家光在此地鷹狩時,因肚子痛而飲用了寺內井水「長命水」而有所減輕,之後就被改名為「長命寺」。
(圖/JAPANKURU提供)
如今寺內依然能見到長命水的石碑和修復後的水井,而且寺院後面留有很多文人墨客的石碑,例如十遍社一九的鏡歌碑、松尾芭蕉的俳句碑等。值得一提的是,長命寺和向島百花園其實都是江戶時代當地十分受歡迎的「隅田川七福神參拜」寺院之一,至今依然是當地居民每年過年時常會新年祈福而造訪的人氣之選。
長命寺
- 星期一: 08:00 – 17:00
- 星期二: 08:00 – 17:00
- 星期三: 08:00 – 17:00
- 星期四: 08:00 – 17:00
- 星期五: 08:00 – 17:00
- 星期六: 08:00 – 17:00
- 星期日: 08:00 – 17:00
(圖/JAPANKURU提供)
而說到長命寺,就不能不提到長命寺旁、有300年以上歷史的名物點心「長命寺櫻餅」。
最初誕生於江戶時代的西元1717年,當時的長命寺櫻餅的始祖——山本新六,利用隅田川河堤上的櫻花樹葉醃漬後發明了「櫻餅」,並開始在長命寺門口販售。那時,現在通稱為「墨堤」的隅田堤,成為熱門的櫻花名所,每年櫻花季時吸引大量賞花客聚集,於是櫻餅越來越有人氣,後來櫻餅傳到日本全國各地,變成了如今經典的和菓子品項之一。
(圖/JAPANKURU提供)
長命寺的櫻餅,是小麥粉或白玉粉製成薄如可麗餅的餅皮,內包細緻紅豆餡,再以大片鹽漬櫻葉包裹,帶有淡雅清香與樸實口感,且甜度十分恰好,至今依然十分受歡迎,是不少人拜訪墨田一帶時必嚐的點心或是必買的伴手禮。
長命寺櫻餅 山本家
- 星期一: 休息
- 星期二: 休息
- 星期三: 08:30 – 18:00
- 星期四: 08:30 – 18:00
- 星期五: 08:30 – 18:00
- 星期六: 08:30 – 18:00
- 星期日: 08:30 – 18:00
周邊景點推薦:墨堤與墨堤櫻花祭
透過我們前文的介紹,想必你也已經知道,隅田川左岸的隅田堤——現在通稱為「墨堤」,在江戶時代是江戶十分熱門的賞櫻名所。據說最早是江戶幕府第四代將軍——德川家綱開始在河堤栽種,而後到第八代德川吉宗亦親手栽種了許多染井吉野櫻,前後累積起來約有343棵櫻花樹,從吾妻橋到櫻橋,綿延一公里。
※ 本照片為意象圖(圖/JAPANKURU提供)
如今,墨堤的櫻花依然是每年東京的春日風物詩。且有了江戶時代的人文騷客背書,也讓墨堤的櫻花更添上許多風雅之氣。到晚上,河堤上的櫻花道也會夜間點燈,想要欣賞夜櫻的話會是不錯的選擇。
(圖/JAPANKURU提供)
即便不是在春時拜訪,到墨堤河岸散散步,也十分舒服——隅田川和荒川都可說是東京下町地區的脈搏,而隅田川更是今古江戶庶民生活中少不了的一道風景。
(圖/JAPANKURU提供)
看著河邊來來去去的慢跑民眾、高架橋下練習滑板的青少年、騎著自行車穿過的主婦⋯⋯這些都是十分有東京日常的生活光景,是與觀光景點和商業區截然不同的另一種氛圍。
東京散步推薦|殿谷戶庭園:國分寺一帶的隱藏版紅葉名所
看完靠近淺草和東京晴空塔一帶的向島百花園後,帶大家一起到在東京西邊的國分寺一帶,造訪距離國分寺站只有2分鐘腳程的另一個精緻的日式庭園——殿谷戶庭園。
(圖/JAPANKURU提供)
(圖/公益財團法人東京都公園協會提供)
殿谷戶庭園所在的東京西部區域,被稱為多摩地區。這裡遠離都心的喧囂,是能在大自然中悠閒度過時光的好去處,有像是神代植物公園、多摩動物公園等充滿魅力的景點。而這次就讓我們一起來散步欣賞殿谷戶庭園吧。
(圖/JAPANKURU提供)
殿谷戶庭園最早建於大正年間(西元1913–1915年),是當時南滿洲鐵路副總裁及上議院議員——江口定條為自家別墅打造的庭園,稱之為「隨宜園」。後來昭和4年(西元1929年),三菱財閥的岩崎彦彌太收購,並改建了和式與西式合併的木造主屋、新建了茶室「紅葉亭」,並將其逐漸完善融合既有日式古典美,又有西方洋氣感的迴游式的林泉(池)庭園。
(圖/JAPANKURU提供)
殿谷戶庭園很大的特色,在於它是利用當地的階地崖地形——國分寺崖線,將高低差的地勢與其下端附近的礫石層透出來的泉水,搭配繁密與高低不同的樹林植被,打造而成的別墅庭園。
像靠近庭園入口、地勢較高的階地,以寬闊的草坪為主,崖線邊的坡地上種有赤松、楓樹、竹林、山白竹不同種類的樹木高低錯落,製造出一層層深幽的視覺感,讓人有種感覺園內十分廣大。
(圖/JAPANKURU提供)
岩崎彦彌太後來打造的別墅,是蠻典型的日式風格洋房。看似西洋風十足的外觀,卻也能見到像格子窗這樣的日式元素。不僅外觀,本館內部亦是如此,如今看來也是蠻具有大正昭和風格的古建築。
圖片提供:公益財團法人東京都公園協會
說起殿谷戶庭園的名物,少不了在次郎弁天池旁階地上的茶室「紅葉亭」。既然命名為紅葉亭,當然意味著在這建築周圍,種植有大量的楓樹,夏時青翠消暑,秋時則紅勝烈火,美不勝收。
(圖/JAPANKURU提供)
而從紅葉亭的茶室中,往外拍庭園的景色,能拍出一種宛如畫作般的美感——古色古香的油紙拉門與室外小亭閣,彷彿是個精緻的畫框,將庭園的美景收藏其中。只是,紅葉亭茶室內並非通年對外開放,通常是需要事前預約的集會場所,常會有團體在裡面辦茶會、俳句詩人會等。不過,紅葉亭外半露天的亭閣是可以自由進入的,是不少遊園者歇腳的地方。
(圖/JAPANKURU提供)
(圖/JAPANKURU提供)
位於階地上,且挨著低處次郎弁天池的紅葉亭,是眺望庭園風景的絕佳高點。且紅葉亭旁還能見到聽到日本動漫或日劇裡常會出現的「鹿威(添水)」——那「逗逗逗」的聲音入耳,可讓人瞬間就感受到「日式風情」。
(圖/JAPANKURU提供)
走過紅葉亭,從階地往下走到低處,便能遇見殿谷戶庭園中的另一名物——次郎弁天池。這池水無疑也是殿谷戶庭園的特色所在,因為它就是因當地特色河岸階地地形而誕生的池塘流水。所謂的「河岸階地」,是指河川中下游流域沿岸的階梯狀地形。通常這種階地的地下水藏的較淺,所以階地崖下常會有泉水湧出。由於殿谷戶庭園就在這地下水湧出的崖線範圍內,因此得以利用這湧泉泉水打造出優美的次郎弁天池。
相比東京都內的其他日式庭園中的池塘,殿谷戶庭園的次郎弁天池格外有「生氣」,因為它不僅是有靜謐的池塘景色,更有自階地高處流淌下來的小溪流,為這一片好湖光添了一些動感。
(圖/JAPANKURU提供)
越過次郎弁天池,走上一段小階梯後,映入眼簾的又是另一番風景——高聳入天的孟宗竹竹林,被風吹動地沙沙聲與吱呀聲,帶來的是種彷彿來自更久遠的時代的寧靜感。殿谷戶庭園內的這個竹林小徑,在東京都內的庭園中也是比較少見的規模。竹林小徑的一側也種有不少日本楓樹,想必深秋楓紅時,呈現出來的會是不一樣的風情。
說真的,這裡也好適合穿著浴衣散步。看瓶顆穿浴衣步行於其中,真也會有種恍若穿越會古代的錯覺。
(圖/JAPANKURU提供)
前面在介紹向島百花園時,我們有提到了園內的名物「胡枝子隧道」。在殿谷戶庭園中,也有一個胡枝子隧道,每年9月中下旬開始會開出桃紅色的小花,讓隧道染上可愛的桃紅色彩。
(圖/JAPANKURU提供)
我們拜訪的時候畢竟還是8月,雖然說沒能見到開滿胡枝子花的隧道景色,卻也發現了一些早開的小花兒。
殿谷戶庭園
- 星期一: 09:00 – 17:00
- 星期二: 09:00 – 17:00
- 星期三: 09:00 – 17:00
- 星期四: 09:00 – 17:00
- 星期五: 09:00 – 17:00
- 星期六: 09:00 – 17:00
- 星期日: 09:00 – 17:00
周邊景點推薦:御鷹之道・真姿湧水群
告別殿谷戶庭園,往西南方向走大概15~20分鐘,可來到國分寺站一帶熱門的散步路線和景點——御鷹之道。
(圖/JAPANKURU提供)
在江戶時代,國分寺一帶曾被指定為尾張德川家的御鷹場。如今,沿著崖線下湧出的清澈泉水匯入野川的小徑,被取名為「御鷹之道」,並整修為約350公尺的散步道。
御鷹之道四季各有不同的風情,是當地居民和遊客都很喜歡的散策路線。尤其是在春天到初夏之間,沿途綻放的馬蹄蓮點綴在小路兩旁,與靜謐的街景相映成趣,成為國分寺最具代表性的名勝之一。
(圖/JAPANKURU提供)
如同在介紹殿谷戶庭園時提到的,這一帶因為階地崖的地形,有很多地下水變成湧流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以「真姿之池」為首的崖線下湧水群。沿著御鷹之道走下去,便可以抵達「御鷹之道・真姿湧水群」。這裡由於自然環境優美,被日本環境省選入「日本名水百選」,同時也列入「東京名湧水57選」。
(圖/JAPANKURU提供)
真姿湧水群的水十分清澈,我們前往的那天下午天氣炎熱,能見到媽媽帶著小朋友,光著腳在池水中踩踩水消暑。且真姿湧水群周圍十分幽靜,彷彿是藏在住宅區中的一片小森林。
Otaka no Michi Masugata Pond Springs
- 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
- 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
- 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 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
(圖/JAPANKURU提供)
沿著御鷹之道走到真姿湧水群的一路上,能穿過各式各樣的住宅,還有一片鬱鬱蔥蔥的竹林。其中包括像上面這張照片中的,在住宅與住宅間的小水溝一側有散步步道,也有可以通往其他小巷中的小橋。
(圖/JAPANKURU提供)
而且有趣的是,從國分寺站前往御鷹之道和真姿湧水群的路上,能見到一個又一個立體且色彩吸睛的木版雕刻畫,是在這一帶散步的樂趣之一。這一路上雖然看起來大多是住宅區,但其中藏著一些很有個性的小咖啡店和甜品店,等待著喜歡散步的你來發掘。
另外若你喜歡探訪日本歷史,國分寺一帶也會是值得走訪的地方——奈良時代聖武天皇頒佈詔令,要當時的各地諸侯國建造國分寺與國分尼寺以鎮國。而當時面積涵蓋東京和埼玉全境與神奈川一部分的最大的令制國——武藏國,所建立的國分寺和國分尼寺就在這裡。儘管千百年來,經過戰亂和天災,寺院早已毀損,不過現在依然還有許多遺跡留下可走訪。
(圖/JAPANKURU提供)
這一趟和瓶顆一起走訪了東京的兩個各有特色的庭園,聽到她最多的驚呼就是「真的好風雅喔」。無論是在殿谷戶庭園門口見到會定期更換的當季花草小盆栽、因為夏日炎炎而為大家準備的免費紙傘出借,還是在向島百花園中見到的一個個精緻繪行燈和季節性小裝飾,無疑都讓我們在這些小細節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中在「季節更迭」上的感性體會。
於是發現,原來所謂的「風雅」,不是只存在古人的詩詞歌賦中,即便到了現在,依然能透過你我的細心感受,而出現在你我的身上。想知道更多瓶顆這趟東京庭園散步的感想,可以關注她的Youtube頻道或IG PO文。更多關於東京公園散步的好去處,則可上東京都公園協會的官方網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