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台南,像是一本厚厚的故事書讓人意猶未盡;老台南,像是一罈陳年的老酒越陳越香。其實我覺得台南更像神秘的吉普賽女郎,讓人永遠看不清全貌,古蹟、老街、美食、文青 成為台南最熱門的關鍵字。
身為在地小居民卻從來沒有好好的探索台南一番,每次朋友當問我哪裡最好吃?哪裡最好玩?腦中簡直是一片空白,真是非常慚愧!前陣子常常看到許多部落客非常推薦蝸牛巷,於是我終於下定決心來一趟週末早晨的巷弄小散步。
蝸牛巷位於永福國小對面的巷弄間,其實並不是非常難找,於是過度自信的台南小居民決定來個不做功課隨興之旅,結果在附近大迷路了一番才找到目的地"蝸牛巷.慢慢走",真的大大的體會到:路走得越多,捕捉到的美景越多,遇到的驚喜更多。這次不走正規路和我刻意的小迷路一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我們把車停在公園路上,不遠處矗立著非常醒目的白色教堂"太平境教會" 。太平境教會又稱馬雅各教,會創立於1865年,是台灣最古老的基督長老教會之一 ,也是台南非常著名的百年大教會,白色的教堂是不是特別浪漫啊?
#台南測候所#
教堂正對面就是這間特別的煙囪形狀的建築-台南氣象觀測站,建造於1898年並在2003年成為國定古蹟,是當初日治時期少數的大型建築之一,周末沒有開放參觀,因此只能在外頭探頭探腦。
#整修中的鶯料理#
從氣象站旁邊的小巷子走進去,眼前忽然迎來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築。
日治時期的鶯料理位於台南市中心,鄰近台南州廳、警察署等地,是當初達官顯貴用餐的高級日本料理餐廳也是著名的交際應酬場所;前方有正港的日式庭園潺潺流水,搭配高級檜木建築,當年想必是車水馬龍,人人把酒言歡的盛況。
這裡也是值得一訪的好地方,可惜目前正在整修當中,大家可以好好的期待一下接來的全新面貌囉~
沿路上的老房子都特別有感覺,小石頭砌成的外牆,復古的老郵箱,好像每間民宅都能成為文青咖啡店。
斑駁又富有時代感的水泥砌牆和復古的鑄鐵窗,都不斷散發出復古文藝的氣息。
大宅院旁的窄門
狹窄蜿蜒的巷弄也是台南的特色之一
走著走著,意外發現了一面彩繪牆,特別可愛!小朋友爬上小凳子和窗外的玩伴打打招呼,老奶奶在外口掃掃地,和鄰居閒話家常,真的都是當年的童年回憶呢。
拉麵碗裡坐著吃飽飽的小胖子,象徵著台南美食餵飽了好多饕客
在這裡拍照的時候巧遇里長阿伯 里長非常熱情也很自豪這裡的環境 因次希望每位居民遊客都能共同維護這美麗的小巷弄
繞了半天,我們終於成功找到第一隻蝸牛,特別特別的興奮!蝸牛巷正確的地址是: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97巷,位於南巷,我們繞了半天原來一直在永福路二段的北巷打轉,難怪找不著 ...
蝸牛巷產生自著名作家葉石濤筆下的蝸牛巷,老房屋、老台南人、老巷子,當年的景象彷彿歷歷在目 。
葉石濤的故居就座落於蝸牛巷中,不過這次沒有特地去造訪,就像葉石濤文中提到的:這裡是鬧區中幽靜的山谷,漫步在蝸牛巷街道中,異常的幽靜祥和遠離塵囂。
大家不妨仔細找找,牆上、屋頂、地下,到處都有可愛的小蝸牛,小朋友還可以互相比賽,看誰找到的蝸牛最多,是不是很有趣啊?
巷子裏頭還有小牌子提醒我們要輕聲細語,裏頭仍然住著許多老爺爺老奶奶,千萬別打擾了老台南人慵懶寧靜的生活。
躲在房屋後面的老奶奶是不是很有佐賀阿嬤的感覺啊?
巷弄間隱藏著幾間特色民宿和咖啡廳
也有在地職人開的文青小店
這面綠色的彩繪牆格外吸睛,裏頭還擺著阿嬤年代的裁縫機
蝸牛巷的狗狗來曬太陽囉
色彩繽紛的公車站座椅搭配後方老房子 這裡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地方
走著走著也到了尾聲,最後在路口還發現了可愛的角落,塗鴉成一面色彩繽紛的商店牆。
這次的隨興巷弄小散步意外的收穫滿滿,讓我體會到旅行不用一定要快、狠、準,今天就讓我當一隻迷路的蝸牛,用心靈好好的感受這份寧靜與美好吧!
不想有過多的文字贅述,留點神祕感,親自到蝸牛巷一趟吧,還有好多好多可愛新奇的角落等著你去尋找,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幫我按個讚呦~
粉絲專頁:短短腿x趴趴走 @wanwanlove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