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東河橋遊憩區:走訪舊東河橋,沉浸森林步道感受幽靜歲月痕跡

小梅子

東海岸台11線東河鄉、成功鎮交界路段,橫跨馬武窟溪,為大紅色的東河橋,著名的東河包子就在附近。新橋不遠處為舊橋,此處是東河橋遊憩區,是一處值得停留的免費景點。

東河橋遊憩區|交通停車資訊

紅色新橋不遠處,台11線、台23線交叉口附近,為東河舊橋、東河橋遊憩區。到山裡的登仙橋休憩區看彌猴,不妨順訪東河舊橋,這段馬武窟溪也極有看頭哩!

東河橋遊憩區有專屬的停車場,公廁就在停車場旁,停車場位在橋頭,所以不用走遠路,大人、小孩、推車都能輕鬆遊。

東河橋遊憩區|東河橋歷史&地理資訊

舊東河橋建造於西元1930年,原名為「吉田橋」,此橋興建未久後因風災而斷裂,後由日本工程師設計重建,以此名紀念之。

以前東河部落、泰源盆地靠此橋聯外,是通往新港的唯一道路。而馬武窟溪本段兩岸岩層構造大不相同,北岸是堅硬的石灰岩;南岸屬鬆軟堆積層,而河道中又有很大塊的石灰岩岩石。

東河橋遊憩區|東河舊橋

所以細看東河舊橋兩邊橋墩結構,北邊為圓拱型,以利跨越河中的石灰岩體;南段是水架型,很特別的一座橋。想細看橋墩構造,可在停車場邊邊遠看,或者往東河老街這頭有沿岸步道,可更近距離觀察。

漫步東河舊橋上,往下鳥瞰泰源峽谷地貌,峽谷落差沒有山上的登仙橋休憩區那麼大,但因巨石較密集,亦極具震撼感。

造訪時看到溪面的划槳、溯溪隊伍,在峽谷間,由下游往上游前行,好生羨慕!這是更深度的探險呀!

東河橋遊憩區|東河新橋

往河口望去,紅色新橋十分亮眼,下午有陽光時,拍照一定很棒。

東河橋遊憩區|橋頭彩繪小屋

舊東河橋的南端橋頭,即往東河老街方向,馬路邊的擋土水泥牆,有東河社區充滿原住民風情的彩繪,頗有特色。

邊坡上有一座外型很像火箭的石碑狀建物,上有文字為東河社區,造型確實很吸睛。如果想順道買東河包子老店(不是台11線那間),可以順著這條路直走。我碰到有團體行的人,其他人在橋上賞景,他們快走去買老店包子,每個人都提了2大袋回來,呵!很有行動力呀!

橋頭旁有一棟彩繪小屋,可入內參觀,有可愛又生動的東河部落街景圖。彩繪小屋外牆,描繪昔日當地原住民出海補魚的情形,是一幅非常生動的彩繪。

以前通常2人一組去捕魚,一人在岸邊高處觀察漁群行蹤;另一人坐在粗大的竹子上,以竹為船。當觀察者發現魚群下指令後,坐在竹上的人灑網並跳下海,將網子包圍魚群、拉魚網,魚穫由2人平分。

東河橋遊憩區|舊東河橋步道

藍色彩繪小屋旁有一條步道,可走到舊東河橋下方,並可延伸至馬武窟溪河口、海邊。

剛開始是平緩的水泥路,不一會兒變成陡下的水泥階梯。此段階梯兩邊都有欄杆,距離不長,如果有小朋友,慢慢走應該OK。

因為步道通往河口,故去程是下坡,回程是上坡。熟女剛好看到有人在整理步道,步道也少見落葉踪跡,雖然剛開始有一小段較陡的下坡,之後也有一段緩上坡,整體而言,好走、不累,大部份有樹蔭。

走到舊東河橋下方,仰望橋墩架構,歲月輪轉的結構,剛中帶柔之藝術力度。

再走到大紅色的新橋正下方,少了方才舊橋處自然散發的凝滯之美!惟在綠色樹林簇擁之下,紅色新橋感覺特別顯眼,此時抬頭仰望,建築本身散發出一股說不出的氣勢。

走這段步道的人不多,沿途只遇到3組人,都是走到新橋下就回頭,熟女則繼續往前走到河口近海邊處。

海邊聚集不少人,未下雨時節,很適合玩水,說是秘境也不為過。有看到機車停在出海口的空地,原來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從台11線叉路開車過來,不一定要走舊橋下的步道。

東河橋遊憩區|遊玩體驗

東河橋遊憩區內有涼亭、免費停車場、公廁,也可以烤肉,如果單純在舊橋附近賞景,20~30分鐘差不多;若要走舊橋步道到出海口,建議安排1~1.5小時左右,還可以玩玩水。

東河橋遊憩區可欣賞到壯觀的峽谷地貌,距離出海口極近,故橋的兩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風貌。舊橋在新橋通車後,單純供行人通行,之前東海岸大地藝術曾以此橋為地景藝術的舞台,也期待日後有緣再欣賞到新的橋上藝術。

東河橋遊憩區 Info.地址:台東縣東河鄉隧道路88號959電話:08 928 0313營業時間:24小時詳細內容以官方資訊為主

原文連結:https://s.yam.com/H34ip

覺得這篇文章讚:

分享這篇文章

facebook
twitter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