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茉莉農場 夢幻紙農莊 自然手感建築|屏東里港景點

joci

夢幻紙農莊 家的freestyle,綠色環保、友善環境的自然手感建築-大茉莉農場  。

在高樹大橋前轉個彎,跟著路邊指示走,沿著鄉間碎石小路穿梭,偶爾迷路又走回頭,終於在路的盡頭,看到以「報紙起厝」的大茉莉農莊,旁邊有個停車場,停好車就自己走進林蔭下木門半開的大茉莉。

迎面而來的是農莊景緻和悠閒氣氛,把裡外劃分成兩個世界,彷彿進入了世外桃源,農莊主人John Lamorie出生在加拿大,拿的是紐西蘭護照,John曾遊走過六個國家,從事40多種工作,十幾年前到台灣來教英文,認識了太太Shelly,決定落地生根,農莊前矗立加拿大、紐西蘭和中華民國三面國旗,象徵著John對家鄉與土地的情感,「大茉莉」則取自John家族姓氏Lamorie的諧音。

在里港買地後,凡事喜歡動手做的John,以回收的舊報紙,用自己做的攪拌機打成紙漿,再灌入木板做成的模子,曝曬成紙磚,取代傳統的紅土硬磚,目前農場內有六間紙屋,透過環保教學持續推動節能減碳的觀念。

第一間報紙厝是利用1300公斤回收報紙製成,經歷八八風災、甲仙大地震安然無恙,傳為奇談,報紙厝裡面有著彩繪玻璃的風格,與類似教堂的窗框,做為向訪客傳達環保意念的活動教室,報紙屋經過特殊塗漆,不必擔心雨水,隔音又隔熱。

第二間日本厝,是用日式老屋的門和窗,與紙磚結合回收再利用。

第三間腹肚厝是餐廳,以玻璃瓶為造型特色,取其英文發音bottle,轉成閩南語諧音「腹肚」厝,是個高腳屋,階梯為汽油桶剖半然後舖設鋼筋再填水泥、鋪地磚,如瓶身曲線的門、斜斜的窗,並有個半開放式的戶外用餐區,頗具特色。

點餐要進入餐廳裡,八角窗、斜窗、牆面與地面拼圖斜地磚,就知道John是個充滿好奇心、熱情且思路不受拘束的人,桌下甚至有景觀大石的存在,不知是原住民還是種創意。

玻璃瓶裝飾從外面看和在裡面看截然不同,在裡面看真的是美極了,不同顏色的瓶子透出不同的光,像一群小魚在游泳,印在玻璃桌面上又是一幅畫。

John也為喜歡烘焙的Shelly親手建造一座窯烤爐,莊園的窯烤麵包、披薩和DIY披薩課程,都靠這爐子,酒釀桂圓麵包,外帶$120,在這裡吃則是$150。

腹肚門打開正對著綠蔭下比較矮的日本厝。

溫度舒服的天氣坐在半開放式空間是最佳選擇,旁邊就是個長形的池塘。

池畔放置了兩個躺椅,好悠閒的fu,旁有個簡單的竹筏,喜歡可以上去划個船。

這池子不深,中間有一小島,有很多魚類、烏龜、蝦子、青蛙和鳥類棲息。

第四間是有農家稻米儲藏室外觀的蒙古包農舍小屋,胖胖的身軀上開著圓圓的窗好可愛。

第五間是無障礙空間廁所,旁有工具室,John用報紙漿做了一個人,可能不久之後就會出現在某角落吧。

第六棟為自住的星艦starship,也是第一棟採用鋼骨結構的紙房,採高腳屋形式,屋身有更多的玻璃瓶裝飾,住在裡面真的太帥了,在大茉莉農莊裡,每間房子的設計創意和風格,都是隨著回收材料來量身打造和構思,各有特色也不重複。

menu

有餐點、點心、麵包和飲料

點好餐會先送上餐具

德式窯烤豬腳&酒釀桂圓麵包&熱金桔茶,酒釀桂圓麵包內用多$30是因切片烤過並附果醬,也ok啦。

不油膩的德國豬腳有著QQ的咬勁,搭配酸菜更好吃,酸菜味道稍淡了些。

酒釀桂圓麵包料多實在,烤過口感更好,沾桔醬也很對味,越嚼越香,沾醬和酸菜都是可以再續的。

熱金桔茶香濃酸甜,回沖一回就可以喝很久了,用餐時黑狗87總是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人,難怪很有口福 ㄎ..。

吃飽後段再逛逛,小橋可通往中間的小島,島上也有可坐的小角落。

黑色網布圍起來是園區的範圍,後來才知道隔一條小路就是規模頗大的砂石場,我們周日來砂石場休息,沒什麼感覺,這邊有些遊戲設施,還有報紙漿做的台灣和瞭望台。

沿著池邊走,樹木扶疏綠意盎然,是個自然生態區無誤,水中間有石頭可蜻蜓點水到另一個水中島,不過應該要腳很長才行吧。

回到腹肚厝的大樹下,微風徐徐,不管坐哪都感覺好舒服,就是種悠閒的氛圍,欣賞著這些慢慢塑造與環境共生的屋子,每一間都有鮮活特別的生命故事在延續..

2018/1/27

FB : 大茉莉農莊

住址 : 屏東縣里港鄉載興村載南路19巷12弄20號

電話 :  0925-930989

營業時間 : 10:00 - 17:00(週三休)

園區低消150元,紙磚蓋房DIY含午餐每人400元,10人成行;Pizza DIY含午餐每人400元,3人成行

怎麼去~國道三號里港、九如下交流道➡外環道22公路往高樹(右轉)在25.5公里處(高樹大橋)前右手邊電線桿上大苿莉路標➡以箭頭指的方向前往約1.5公里即可到達目的地

原文連結:http://su327396.pixnet.net/blog/post/118189386

覺得這篇文章讚:

分享這篇文章

facebook
twitter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