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腳社區的觀光發展協會,結合當地的特色,成為觀光的景點。曾經荒廢已久的日治後期的教師宿舍群,經過在地人的用心下,重現了當時的樣貌,而校方也提出了歷史建築的申請,成為苗栗登錄的第六座歷史建築。原文出處:阿婷的旅行札記。四棟宿舍群分別完成於19
踏進了回憶的漩渦,卻看見新的生命。原文出處:阿婷的旅行札記。位於嘉義林森路上,有這樣一處充滿日式建築的地方。檜町,如今的檜意森活村,成為了這段歷史的見證,回憶的背景。日治時期,檜町正是基於阿里山林業開發所建立的官方宿舍,因為建材多以阿里山檜
日月潭是台灣最大的天然湖,原先只是個小湖,日治時期因作為發電水庫之用而成就了現在的寬廣,她擁有全球十大最美的車道,那樣娉婷的姿態造就了觀光業的蓬勃發展。滔滔不絕的說她有多美,也不過是老掉牙的陳腔濫調,但說起孩提時代的記憶卻總少不了她。依稀記
趁著228連假,跟著爹娘到烏山頭踏青啦!!原文出處:http://lieben.pixnet.net/blog/post/195291459相信大家對於烏山頭水庫一定不陌生,因為學校都有上過這一段歷史,烏山頭水庫位於台南官田,是早期的水庫系
日治時代日本人在1899年發現阿里山森林,蘊藏量足夠執行伐木計劃80年;於是建了阿里山鐵道,台灣上等檜木、扁柏轉運到日本及台灣平地蓋神社,同時供應給關東、關西、九州的造船業,運材鐵道終站設在嘉義北門,日本人稱車站為驛,所以這座木作車站就稱作
八十年,是一段怎樣的歷史演進是怎樣的故事 在那個年代、那個歲月 那個時期 人們的心底。回顧過去,是怎樣都不可能完全體會但走到這裡,欣賞的是這個年代 看她的心情 輕輕踏入 這個走過八十年的日治建築,看看她怎麼在過去迷人、現在也如此迷人。_ 以
酒廠變身文創中心 文青小資集散地位於台北市八德路上的華山文創園區,近幾年來在文創產業上的著墨與發展,逐漸成為文青與小資男女們拜訪集散的聖地。華山文創園區的所在地與名稱的由來,要追溯到日治時期的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華山」這個名字就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