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溼地?一開始我還以為我聽錯、看錯,成龍耶~那旁邊有李連杰嗎?(不好笑)。認識這個地方是秀馨姐在某天狂po這裡的夕陽美照,香草色的天空搭配藝術家的水核心剪影,不來朝聖,對嗎?!
成龍溼地的形成是由於雲林的養殖業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為主。1986年的偉恩颱風襲台,颱風走了,水卻出不去了,該說因禍得福嗎?這片溼地已經為一處生態保護區,濕地提供棲息地給候鳥及魚類,現在還出現了稀有的宜蘭莞草。
昨晚,我們入住的是成龍村,牛挑灣溪旁的瀛稼民宿。如果妳來這裡聽老闆蓋這間民宿的想法與起源,一定會像飯糰一樣更愛這個漁村了。不管是晚上還是白天,台17(台61)線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根大煙管,沒錯,這就是民宿的瞭望台。瞭望台上可以看見夕陽,也可以遇見日出。
↑入住四人房的其中一張雙人床
除了超酷的煙囪式意象(員工說這是雲林101),老闆還讓當地的學子免費到民宿學習書法與二胡,還組了個二胡樂團ㄛ,最佛心的是器材的提供都是老闆買單。來這裡住宿的房客,還可以在老闆的魚塭釣魚。老闆說只有釣到龍膽石班要秤斤算錢,其他像虱目魚…等其他魚類都可以免費帶回家。
↑從二樓室內就開始幫煙囪舖梗,當然也是要讓煙囪穩穩的站好嚕。
↑瞭望台就可以看到成龍濕地嚕
↑我真的很怕高
↑民宿還有提供這種類水管屋的單人房ㄛ,超適合單車客!
↑民宿的小豬舍
↑民宿後面的水溝也有魚,撈到的魚拿去餵龍膽石班。
離開民宿前,我們前去附近的成龍濕地,一補昨天下午下雨只有灰灰天空的遺憾。雖沒有遇到出大景的成龍溼地,看到的是有著暴力藍的景色也不錯啦,但是有名的地標『水核心』卻被梅姬颱風給吹垮了。
2010年觀樹教育基金會舉辦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每一年都有來自各地的藝術家為這片土地創作。這裡的藝術創作最不一樣的就是利用自然的材料,讓每件作品就像是生命一樣有發光、發熱的年輕時期,也有終老的時候,讓藝術品隨著時間回歸自然。
雖然村民經常會捨不得的偷偷去修繕,但也不可否認這樣的方式,除了讓成龍溼地每年都有新的面貌,也能吸引更多不同的人駐地、活絡農村的生命力。
↑被梅姬吹倒的水核心
↑泡在水裡的小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