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陽陽第一次露營很興奮
這一次不只是所有的裝備必須自己準備外,還帶著五歲半和兩歲半的孩子們一同體驗。這次的體驗心得是~「露營怎麼會這麼好玩!!雖然回到家都累癱了,但是心靈好充實滿足和歡樂,回到家後的隔天早晨,腦海裡都是美麗的湖景,耳邊迴盪的都是孩子們的笑聲」。露營果然會上癮,而且意猶未盡。

我們這次選擇距離黃金海岸約2.5小時車程的「威文霍湖」的營地(Lake Wivenhoe campsite),我們一家四口的營地費用是48元(大人20元,小孩8元,圈圈不需付費),首露我們就挑戰一個沒有電力供應的營地,如果手機或相機需要充電,服務中心還是有提供免費的充電服務啦!但我們想更貼近原始的生活,不滑手機,節省電量,相機就多準備一顆備用電池,剩下的就...自立自強吧!
我清楚現在的台灣,也正夯露營活動,好多朋友和同學也經常在網路上分享露營的記趣,但我沒有脫離學生身份後,就沒有在台灣露營過,因此無從比較台澳兩邊營地之異同之處,但我會清楚記錄這次露營的心得。

澳洲已經進入夏天,抵達營地時已經是接近正午時分,炙熱的太陽火辣辣的滾燙著營地,雖然有高大的樹木,但樹葉稀疏,沒有樹蔭可乘涼,所幸美景如畫,營地依山傍水,湖上吹拂來的清風,稍稍化解我們因炙熱而引起的火氣,還開著玩笑說這五星級的水邊豪宅就是我們今晚的落腳之處,心情就開懷起來;此時孩子們飢腸轆轆的吵鬧著,只能拿出零食讓孩子們先充饑(大誤),接著女人們看顧著孩子,男人們搭起了1個炊事帳和四個帳篷;補充說明:我們這一次相約了四個台灣家庭一起出發,加起來一共有7個孩子,年齡距離1歲半到8歲之間,彼此都熟識,因此很快打成一片,但也是鬧哄哄的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狀況不停。兩個小時後,水邊豪宅區(營地)建設完畢,大人們才補給五臟廟,但也已經是滿身大汗,毫無食慾了。

第一餐,我們說好以野餐方式進行,各家準備自家的午餐,我做了煎餃、有人帶了新鮮的澳洲香腸來開伙現煎,太陽下提供這美味,可真是辛苦不簡單啊,還有人準備了三明治,但已經吃零食吃飽的孩子們完全不看一眼,只想跳進湖裡玩水去,這裡的水域很安全,離岸20公尺都是淺水區,但有許多爛泥巴,圈圈很不喜歡,因此不肯靠近,湖水清澈乾淨,有許多水庫魚類在湖裡悠遊,因為這水源來自水庫,我們租了船讓孩子們在湖上擺渡划槳,平靜無波的湖水像是用雙手溫柔的捧著一葉扁舟,護送著孩子們來來去去,多棒的體驗啊!

男人和孩子們玩水玩了一個下午,女人們閃太陽找遮陰聊天,孩子們在大自然裡出奇的乖巧、適應而且自在,尤其我們家圈圈,打著赤腳穿著尿布,當大人們來不及塗抹防蚊防蟲劑,被螞蟻叮咬得哀哀叫時,圈董完全赤腳的在營地來去自如,這次我帶了明星花露水當防蚊聖品,上次在一個上海同學家使用,非常有效,這次也有相當的效果,小孩擦臉擦手腳都沒有問題。

玩樂到下午四點,忽然雲層變厚,天空黯淡無光,我們查了及時氣象,發現一個暴風雨雲層正向我們的營地飄過來,預計半小時內就會飄到我們的上空,沒想到這麼快就出現第一個考驗,正要準備晚餐的媽媽們,趕緊收拾器具和食材,才剛搬下來的東西怕弄濕的器材又一一的搬上車,此時我們檢討了我們的炊事帳需要再增加一個外帳,就不會如此狼狽了,但我們就是來學習的,我們感謝這場雨,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準備不周之處。
我們決定要到營地約80公尺處的大涼亭去躲避這場暴風,但抵達營地之後,我看到天空的光線不像是暴風雨將至,猜測頂多就是下一場雨,但雷聲一聲一聲在遠處的轟隆著,我對朋友Daniel說:「我比較相信古人測試天候的方式,像諸葛亮那樣,我覺得暴風雨不會來,我要回營地準備晚餐了,太晚準備,孩子們等等又吵著要吃零食了」。
Daniel 馬上伸出食指舔了一下口水測試著風向,點點頭說:「我完全瞭解你的意思」。我莞爾一笑,心想著就是要跟可以幽默著你的幽默的朋友一起出遊,才會樂上加樂啊!當然我也就照自己的想法回到營地準備晚餐,有情有意的Amy和Jessies兩位媽媽也在幾分鐘後出現營地炊事帳中,三個女人一集合,馬上忘了煮晚餐的事情,沒有小孩在身邊的時刻是多麼珍貴,開始拿出Amy做的毛豆邊吃邊聊了起來,一會兒才驚覺接近晚餐時間了,急忙分工動手準備。

果然風雨沒來,因為風向讓雲層改變路徑,非常感恩也順利的開飯,晚餐菜色:滷肉燥、關廟麵、用壓力鍋煮的白飯、涼菜、毛豆、辣筍絲、燙青菜....(我其實滷了滷蛋忘了在冰箱..哭哭),這是我們真正開伙的第一餐,但因為是初體驗,菜單以簡單為主,而且我們大多已經在家準備半成品,到營地加熱完成,下次我們一定會更豐盛多元,大夥仍吃得開心,涼爽的晚風,吹乾我們下午的汗水,孩子們的衣服髒了、黏了、濕了又乾了,晚餐之後大家收拾的收拾、洗澡的洗澡,輕拂晚風換成了大風,看來還是避不了風雨一場。我們心裡想著,動作加速著。

我們一家四口帶著孩子們走到浴室準備洗澡,穿越樹林的路上,我們去遇見了澳洲特有的物種Possum(袋貂又稱負鼠),進到浴室又看到一隻在偷看人家洗澡,我和陽陽在書上都讀過,卻是第一次見到,好可愛也好驚喜喔。
浴室用水是投幣式的,每一塊澳幣可以洗三分鐘,而且只接受一元硬幣,其他金額硬幣不接受,這樣的設備相當好,可以讓使用者節約用水,也不會造成浴室使用上大排長龍,我們事先觀察到為了節省時間和金錢,大人會先請小孩在浴室脫光衣服,然後大約調好水龍頭(但此時是沒有出水的),準備好了外面的媽媽投幣之後,水會立刻傾瀉而出,媽媽在進入浴室和孩子們一起洗澡,完全充分利用三分鐘的供水時間。於是我們如法炮製,我先帶兩個孩子把衣服脫光,準備就緒再請老公投幣,圈圈因為浴室昏暗又沒有安全感又累,整個亂哭一通,我手忙腳亂的把孩子們都洗好,自己也啟動戰鬥澡的模式,三分鐘還不到,已經全員完成,老公在進浴室之前投下第二個硬幣,三秒中脫光衣服,然後快速洗完水還有剩,但我們還是決定可以浪費錢,不要浪費水,所以把水關了,圈圈剛洗好的小臉,哭得濕答答的,姐姐一臉無奈的包著浴巾等待一旁,我們全部穿好衣服走出浴室,就聽見外面下雨的聲音,趁著雨勢不大,提著小燈籠儘可能快速的回到豪宅區,洗完澡真的神清氣爽啊,圈圈在半路上就在爸爸的肩膀上睡著了,可見真的好累,把陽陽安頓好就寢,外面的雨恣意的滂沱了起來,我和老公互看了一眼,鬆了一口氣,遠處的炊事帳燈還亮著,等著大人們過去集合準備真正輕鬆的時光,我讓老公下班,先過去集合,自己陪著孩子在帳篷裡待了一會兒,直到他們熟睡,才抵達炊事帳和大家一起同樂。

消夜場除了紅酒、洋酒還有讓人懷念的茉莉花茶和台灣味的豆干和許多不給小孩吃的零食,原本應該是在湖邊暢飲閒聊,卻全窩在炊事帳裡躲雨,但抵不過濃濃的睡意,半個多小時左右,我就撤退了(真是沒用的傢伙)。
夜裡,雨停了,充氣床墊雖然不如家裡的獨立筒好睡,但因為累,也就那麼深沉入眠了。

清晨四點,天~不過透了那麼一點光,我就自然醒來,好清新的空氣,薄霧裊裊,溫度舒服到甚至不需要多加一件外套,我帶著相機走到湖邊,深呼吸、再呼吸,遠處的湖面野雁家庭已經開始晨間會報,那樣寫意的畫面,那樣寧靜的氛圍,真的讓人忍不住微笑,此時,聽見窸窣的腳步身,就背後傳來,我的寶貝女兒帶著望遠鏡興奮的跑來,「媽咪早安」,十足的精神,時間才4:40分,陽陽拿著望遠鏡賞鳥,我則是準備張羅早餐,第三個走出營帳的是我們家老公,他基本上就是一個孩子,張眼醒來就是要玩,跟我聊個沒兩句,看到好朋友世偉起床,就相約帶著陽陽划船去了。
營地~~又恢復了寧靜。

接著大夥兒陸續的起床,早餐有土司/果醬/煎蛋/火腿/炒飯和涼菜、優格、水果、番茄,還有咖啡和牛奶,一樣豐盛不馬虎,孩子們都認真的吃著早餐,早餐後孩子們繼續玩樂,大人們則準備拔營,趁著太陽還沒完全甦醒,蓋著雲層,我們將營地恢復了原狀,孩子們在把船歸還之前,又劃了好幾回合,開始熱了,老公硬要再離開營地之前,入湖水多游泳一圈,終於滿足了我家老大的願望(陽陽和圈圈是老二和老三),然後依依不捨的回家,辦理退營同時,大家又在預定了下一次的營地,讓人期待啊。(果然露一次就上癮)

經驗分享:
這次露營我有一些感想和覺得需要改進和增加設備的地方,我覺得下次會更好。
1.帳篷+外帳 : 選擇帳棚很重要,它關係著透氣度和堅固性,這次下雨,當我們關上帳篷的窗戶,只保持入口一點通風,也不感覺到悶熱,但我想我們如果再增加一個外帳,或許不用關窗也不用擔心雨水會潑進來,這樣更舒適。還有帳篷的空間也是一大考量,我們家買的是六人帳,但睡一家四口才剛剛好,六個人要睡的話,可能就只能鋪床墊睡地上,根本不可能放得下六張充氣床,八人帳似乎也只能睡得下5-6個大人而已,所以,買帳棚不要依照家裡人數去買,一定要買大一點,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這樣才會更舒適,想想萬一下雨,孩子們得在帳篷裡面玩,也是需要空間的。(但要先考慮車子是否放得下大的帳篷喔,因為我們家就是放不下八人帳才買六人帳)

2.炊事帳+外帳:炊事帳是煮飯的地方,萬一下雨,炊事帳附贈的紗網牆還是會潑水(澳洲的大雨往往又急又快又豐沛),所以一定要在炊事帳外面再加一個外帳,可避免下雨時整個炊事帳的食物和器材都淋濕(看見老外似乎都是這樣的從容應付)。還有我覺得一個炊事帳頂多是兩個家庭共用,這次四個家庭共用一個外帳,太小太擁擠了,光是放各家帶來的東西就塞滿了。

3.天幕:有一個遮陰的地方,可以讓露營樂趣大大加分,幼小的孩子們可以在天幕下鋪一個野餐墊,擺上幾個積木玩具,就可以開心一下午,大人們只要圍繞在旁邊喝茶聊天就可以了。

4.睡袋:其實不常露營的朋友把家裡的棉被毛毯帶去就可以了,但回去一定要全部清洗曬太陽,因為怕把螞蟻或蟲子帶回到家裡,準備睡袋的最大優點是節省空間,我們可以節省更多空間來擺放其他的器材,這次我們帶上自己的棉被,還以為晚上會有多冷,結果根本都不需要,卻是佔了最多空間的物品。
5.面膜+蘆薈凝膠:曬了一整天之後,一定要在孩子們睡了之後敷個面膜,亡羊補牢一下,還有如果皮膚有曬紅曬傷,膚上一層蘆薈凝膠會舒緩許多。
6.醫藥包:除了外傷包紮用品之外,溫度計、大人小孩的普拿疼一定要,(這次有派上用場)
7.防曬+防蚊+止癢膏(這次我除了防蚊噴劑還帶了花露水,都有效果,)另外我還買了蚊香黃昏時驅蚊很有效,下次我要帶家裡的防蚊蠟燭點在帳篷外。
8.童軍繩+曬衣夾:要帶長的童軍繩和曬衣夾,綁在大樹之間,我們就會擁有一個曬衣廠(曬泳衣和毛巾都好用)。而且童軍繩超好用,要綁東西和固定東西都很方便。(我看請我弟幫我買個10條過來好了)
9.野餐墊+野餐椅:這兩樣一定不能少,而且椅子一定要全家每人一張。

10餐具:跟好朋友一起去露營,三餐分配上最好是各家準備各家的,最後煮好再端上桌一起分享,這次分配是一人煮一餐,這樣的分配變成我們都要準備很大的鍋具、大量的食材,壓力不小,工具也都會重複帶到,如果本來煮一餐要準備14人份,變成煮三餐四人份,這樣一切會精簡單純許多。
11.冰桶:當然一定要準備一個可以儲存冷藏食物的冰桶,這是和帳棚一樣重要的設備之一喔,除非你們只要帶罐頭肉和麵包,不開伙就不需要囉,或是在河邊釣魚,馬上現吃。
12.營釘:粗壯的營釘很重要,如果遇到地質比較硬的營地,容易把營釘釘歪,這樣遇到強風,很容易營釘就鬆脫,建議準備一些不同尺寸的營釘,是營地土質調整使用。

想要露營的朋友們,不用想太多,首先只要先有一個帳篷,和一個方便的瓦斯爐,剩下的家裡有的就先帶著,遮陽帳和炊事帳可以二合一湊合著用,剩下的器材慢慢增加,不用一定把全部的東西到位,也不用花很多錢,只要你喜歡,你得到的會比付出的多許多。
這次孩子們露營初體驗,發現兩個孩子成長很多,僅僅兩天,這麼明顯,原來孩子們本來就是屬於大自然,他們觀察昆蟲、追逐袋鼠、與魚共泳、赤腳奔跑,睡甚麼床都不會腰痠背痛,不怕髒、不怕濕,而且獨立玩耍,聽話乖巧到我完全沒有發脾氣,所以說,當然馬上安排下一次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