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9蛙疊像
因為缺水的關係
幾乎都露臉了
星期天前往時.有好多遊客
跟我們一樣也來觀看.9隻青蛙疊羅漢
就在水蛙頭步道
它位於怡達邵碼頭與大竹湖步道中間
水蛙頭自然步道
如果你看到這隻青蛙就表示到了步道入口
只要沿著步道一直往前走
就可到達目的
行走間會有些樓梯
走過樓梯後就是平坦步道
長約500多公尺
來回大約30多分鐘
水蛙頭步道指標前方有一個停車場.但位置不多.
近來因為九蛙露臉.原本有點冷清的景點
遊客有大幅成長趨勢
但還是希望雨水快點來.解除缺水危機
靠近一點數一數
只有八隻喔
原來一隻深埋泥土中
昨天新聞好像有說要來個洗蛙大工程
讓九蛙通通都可以出來見客
雖然有此景象可看.但是也希望不要太久啦
近來真的是缺水太嚴重了.
九蛙疊像的小故事轉自<轉自日月潭官網>
九蛙的原始設計來自九二一地震前受南投縣風景區管理所
委託設計水蛙頭自然步道的青境公司,計畫在步道的終點水面上設置青蛙雕像,
以強化「水蛙頭」的地名印象。而九蛙疊羅漢的意象是為了凸顯日月潭抽蓄發電,
導致每天會有將近兩公尺水位落差的有趣現象
「九蛙疊像」每隻青蛙頭頂所表示的水位高度
1.海拔748.48公尺(最上面一隻青蛙的頭頂高度)
2.海拔748.31公尺
3.海拔748.14公尺
4.海拔747.81公尺
5.海拔747.51公尺
6.海拔747.16公尺
7.海拔746.82公尺
8.海拔746.38公尺
9.海拔745.90公尺(最下面一隻青蛙的頭頂高度)
從這條步道再一直走可至伊達邵碼頭
大竹湖步道
長度只有80公尺
是日月潭邊最短的步道.
從公路下方的停車場旁進入
不遠處便有一座觀景台,觀景台右側往下即是深入潭畔的步道
在步道下方的潭面有一處滾滾作響的出水口
那是日月潭有名的特殊景點 ─ 日月湧泉
而因為缺水緣故.這個景象目前已不再
現在看到的是這樣.....
其實,那是武界引水道的出水口
日治時期,日人從仁愛鄉武界部落鑿通
一條地底隧道直通日月潭,將濁水溪上游的水引進日月潭
以作為日月潭固定的水源。
沿著步道再往下走可看到水鳥濕地
由於長年泥砂堆積,逐漸淤淺而蔓生整片蘆葦
是潭內魚蝦棲息繁殖的重要場所,也是鷺鷥、夜鷺、翠鳥的棲息地
在這裡.會聽見有人在談論追鳥趣事
也會看見有人在此垂釣
流蘇花現在也開了
不過比較少人追
缺水後的兩個不一樣的景觀
水蛙頭九蛙疊像與日月湧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