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好不容易放晴的端午連假,我終於來到規劃很久、卻始終因為梅雨下不停,而無法成行的新埔火車站。
新埔火車站位於通宵鎮新埔里,設置於1922年,是台灣最西部、沿海最古老的木造車站,再加上他鄰近海邊,讓我決定去拍古老的火車站與海邊的落日。
因為新埔是很小的站,只有區間車才會到,所以必須先搭乘火車到通宵後再轉車,約5mins可到,但我考量回程火車的班次,最後選擇到新竹轉車。
當天在火車往外看,仍是厚厚的雲層,有些擔心會看不到藍天與夕陽,幸好當我們抵達新竹時,太陽終於露臉了,不過我們也開始發熱了。
新竹火車站。拍起來挺美的,但我很好奇為什麼沒有白底藍字的火車站招牌,感覺就少了那麼一點傳統的感覺。
新竹火車站前廣場的裝飾鐵軌。
感謝這雙紅色球鞋的主人。
我們約中午抵達新竹,所以一下車就先來到聽說很厲害的鴨肉店吃午餐,整間店真的是人滿為患,還不少人排隊候著。
新竹城隍廟。因為實在太熱了,再加上我不怎麼會抓拍廟宇的角度,所以就單純拍個小景做記錄。(老實說,這張也看不出來是那間廟,哈。)
三級古蹟的關聖帝君廟。第一次看到有拜赤兔馬,挺有趣的。(那隻赤兔馬的造型,讓我想到駱駝)
下:關聖帝君廟入口處。在陽光的照射下,地板上的燈籠影子與石獅子拍起來感覺挺好的。
離開關聖帝君廟後,我們走到大遠百,搭乘免費接駁車回到火車站前的sogo百貨喝下午茶。
原本的計畫是到新埔火車站拍海邊的夕陽,所以我們搭乘快四點的區間車。約一個小時抵達新埔站。
空蕩蕩的新埔火車站月台,別有一番悠閒的味道。
很喜歡火車進站的感覺。
新埔火車站。這就是我說的台鐵傳統白底藍字的招牌。
白色斑駁的木造建築物,有著濃濃的懷舊風。
為了到雜貨店買啤酒,我們捨棄了海邊的近路,多繞一圈。不過也因為這樣,看到了這朵如棉花糖般的白雲,可惜太多電線破壞了畫面。
在藍天綠地的相稱下,急駛而過的橘色車廂,份外顯眼。
沿途種植了許多這種植物,阿伯很熱情地告訴我們那是什麼,還示範怎樣吃,但我還是搞不清楚那是什麼東西,只知道是可以吃的,哈。
終於到海邊了。海面上閃耀著金光。
聽說那幾根風力發電的東西,造價2億/根,趕快給他拍下來。
沿著海岸線的自行車道,對於喜愛騎車的人,應該很過癮。
不單是火車站安靜,連海邊都很平靜。
遠遠看到有個人影,不知道他要幹嘛。
來海邊,怎能少了他?台啤應該考慮付我點廣告費。
雖然不怎麼上相,不過既然都來了,還是拍張留念一下。
因為逆光,所以就來張剪影吧,大家乾杯!
整理照片時,意外發現遠方的人群,正好框在木框中,正好來個遠近、大小對比。
上:從框架中偷窺遠方的情侶。(突然覺得自己好像狗仔,感謝這對情侶的協助拍攝)
挺像牛仔褲平面廣告文宣….嗯,沒有橘皮組織,這個屁股,我喜歡。(感謝同行美女的免費提供,我沒
有修圖喔!)
原本想依拍情侶方式來拍撒網的人,但就在按下快門的那剎那,自行車衝了出來……看了照片後,就這麼剛剛好,還真是美麗的錯誤。
我們的腿變長了耶~
拍得很爛的星芒。因為是臨時起意,所以也搞不清楚要怎樣拍,只記得光圈縮到最小,然後….然後就亂亂亂拍了。
在海邊待了約一個小時,回程的火車時間也快到了,雖然還沒等到落日,但我可不想還要再多等一、兩個小時才能回新竹,所以收拾行囊,打包回家。
回程我們走近路,在路口兩端都可以看到這個可愛的站長公仔。
農村民宅(正面)
農村民宅(背面):其實我比較喜歡這張,不過回家後才發現對焦有些糢糊,靈機一動,那就給他改成水彩畫風格吧。
緩緩駛近的區間車。還是很喜歡這種FU。
原以為不會有的夕陽,竟出現在我們搭上區間車後。隔著不是很乾淨的車窗,我拍下了幾張落日,為一整天的行程,畫下美好的句點。
後記:原本計畫的拍照主角之一是新埔火車站,但整理照片時,火車站居然沒拍幾張,反倒是海邊有一堆,ㄟ,那個…這個…….人生嘛,總是有許多意外與驚喜,大家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