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許久不曾到訪的平溪線,不是因為不喜歡,而是單純的畏懼慕名的人潮。從平溪線的路線中隨意選了一個小站「嶺腳」,沒有過多的期待,也沒有太多的準備,就著一路的人聲鼎沸,在焦躁裡抵達。老實說,已經許久不曾在密閉的空間裡包圍在百家爭鳴的聲浪中,不習慣裡帶有幾些忿忿。
假日人潮眾多,卻也沒有想到在嶺腳下車的人屈指可數,看著獸籠似的車廂,有點投奔自由的喜悅。嶺腳,具有弧形的月台,平溪線的火車完美地在這裡度過一個轉彎,月台簡單得靜謐的光影襯著隔壁雜貨店老闆娘的電視聲響,是午間重播的八點檔。兩間比鄰的雜貨店供應了這條老街的居民生活簡便,牆面以復古的藍白色對比漆上環境標語,還是嶄新的,安靜的小鎮合該有老派卻不失嚴謹的拼圖。
![[平溪線] 嶺腳站下車徒步,鐵道,火車,平溪線,滴水觀音,嶺腳,秘境,車站,老街-7](/images/preimg.png)
▲傳說中的觀世音碑謁,就在路邊的山壁上頗有氣勢,卻需要抬頭仔細尋找就是了。
![[平溪線] 嶺腳站下車徒步,鐵道,火車,平溪線,滴水觀音,嶺腳,秘境,車站,老街-8](/images/preimg.png)
▲終於抵達靈巖寺,更接近滴水觀音一些了。
![[平溪線] 嶺腳站下車徒步,鐵道,火車,平溪線,滴水觀音,嶺腳,秘境,車站,老街-9](/images/preimg.png)
▲拾階而上,在廟宇的頂樓可以看見後方山壁的滴水觀音仙洞,據說是鐘乳石。
![[平溪線] 嶺腳站下車徒步,鐵道,火車,平溪線,滴水觀音,嶺腳,秘境,車站,老街-10](/images/preimg.png)
▲偌大的仙洞裡,要看見觀音還真需要拼點緣份。
![[平溪線] 嶺腳站下車徒步,鐵道,火車,平溪線,滴水觀音,嶺腳,秘境,車站,老街-11](/images/preimg.png)
▲面前坐擁大氣勢的山林,若沒有登高的付出大概也無法收攏一這一片視野。
![[平溪線] 嶺腳站下車徒步,鐵道,火車,平溪線,滴水觀音,嶺腳,秘境,車站,老街-12](/images/preimg.png)
▲離開廟宇時,被路旁的豔紅的鹿子百合所吸引,是回程最美的回憶。
折回老街,繼續沿著街屋直行,尋找這裡有名的滴水觀音。在一座老橋先看見了另一座土地廟,這座小廟祭祀著一尊歲月淘洗的土地神像,逐漸模糊的面容為這份信仰做了長久的見證,也固守了此處人與土地的連結。逐漸往山裡走去,除了前來看守作物的本地農人,這裡已經幾乎不見觀光客的身影,只剩下啁啾的鳥鳴。走了許久其實充滿不踏實,沿途的指標總是忽略了叉路的細節,碰賭運氣總算捱到山下的山門,靈巖寺。
沿著第一登山步道前進,兩旁的林蔭偶而勾了幾條蛛絲,在幾度提氣健走之後,終於看見依山而建的廟院,距離滴水觀音更貼近了些。靜謐的小鎮,悄然無聲的廟院,空間朗誦著佛語,連狗兒都慵懶地漠視來人。觀音端坐正殿,前有彌勒、三寶佛,左右各是阿彌陀佛與地藏王菩薩,還有文昌閣與萬善殿,算是交融過的信仰陳設。
滴水觀音在廟院的頂樓,貼近後方的山壁裡,是一個天然的岩洞,山壁滲水而生成一座貌似觀音的石像,自然引起了信徒的注意與膜拜。在頂樓參拜時,還有兩三位遊人席地閉目,貌似正心神馳騁,快意如仙。回身,在仙人的洞府前俯瞰全景,山勢奔走,隱沒了來時的山徑,一片綠意裡時有微風,倒也自在。
臨走前,在廟寺前的花圃裡看見了豔紅的鹿子百合,豔麗招展,蜷曲的花瓣已經延展了最狂妄的生命力,成為此行最美麗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