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職人~廣興紙寮

輕旅行圖片-1 聽聞許久,卻不曾造訪過,總算有機會一探究竟這個文化與藝術的職人天堂。 埔里的造紙技術從日據時期便開始,台灣光復後,經濟日漸發達,紙的需求增加,埔里的造紙業也日漸興盛, 1965年“廣興製紙加工所”草創,原是代工,但黃耀東先生也致力於手工紙的研究, 1973年開始製作手工宣紙並外銷;後來敵不過產業蕭條的危機,便將紙廠轉型為休閒與教育兼具的“廣興紙寮”。 輕旅行圖片-2 紙寮的路口很小,很難想像一個聞名中外的藝術工廠會在這麼小小的社區裡,停好車,走進去,也是一條小小的小徑,沒有看到任何人,只有地上的油漆腳印當指標。小徑一邊是種滿樹木的花圃,一排樹後是一幢三合院,一張告示牌寫著:私人住宅,內有犬”;一邊則是平房,也是私人住宅;彎彎曲曲之後,才看見這面裝飾著各式可製紙的媒材,確定我們沒走錯! 輕旅行圖片-3 工廠內滿滿得都是一個又一個的四方型水桶,白白的紙漿上面跨著篩紙的器具,也有一個個長型的水泥槽,是乾掉的一團團紙漿,牆面有製紙的過程海報、有製紙的原料,還有一個黑色、很有質感的黑色背板,這裡,果然很“觀光工廠”! 走到服務台,我們挑選了圓扇來diy,付好款項,即刻就有一位導覽員來帶我們去製紙。 製紙的過程可以想像,初步也比較容易,但是要讓紙將平均真的要靠經驗累積了。 將水槽裡的紙將打散均勻,篩入桶內,讓紙漿均勻分布,水瀝出過篩;紙漿卷軸平放後,潑水,讓紙漿與捲軸分離;卷軸慢慢脫離紙漿,如果有紙將跟著起來就得再壓平後潑水,讓紙漿順利脫離卷軸;因為我們做的圓扇有兩面,所以得做兩張紙;兩張紙完成後,用手動機器壓平、將水瀝乾一些,才去烘乾! 輕旅行圖片-4 烘紙需要一點兒時間,我們就四處逛逛看看,這是工人烘紙的場所,在鐵板上烘紙用的是水蒸氣,我們做一小小張要鋪平就不容易了,更遑論是這麼大張又薄的手工紙,鐵板很燙,我深怕會前功盡棄,還是由我們家親愛的這小心翼翼的人類來完成比較妥當。 輕旅行圖片-5 文建會輔導廣興紙寮成功轉型,並且將這兒當作紙文化的推廣中心,牆面上盡是台灣的手造紙達人,他們專注的神情在手上薄薄的紙上,那神情好美,這面牆也讓人感到不可褻瀆了手上的毎張紙,因為這些達人的神情就像是對待人生最重要的事物般,讓人肅然起敬。 輕旅行圖片-6 紙烘好了,接下來就是拓印的過程,還是親愛的做先鋒,以免我粗手粗腳的先錯了;看過所有的拓印版,我們選定了“天長地久”、“靜觀自得”。 輕旅行圖片-7 把我們的紙放在拓版上噴水沾濕,上鋪一層紙,開始用刷子敲,把拓版的字符印在紙上。 輕旅行圖片-8 一層層打上,用廢紙把紙上的水吸乾。 輕旅行圖片-9 原本噴在紙上的水乾一些、字也印上去後,就可以用墨水拓印了。 輕旅行圖片-10 再來就是製作扇子的過程。 輕旅行圖片-11 輕旅行圖片-12 我完成了。 輕旅行圖片-13 輕旅行圖片-14 拿著我們的扇子拍張照!背後的各式紙張是由各種媒材完成的藝術再生紙。 輕旅行圖片-15 廣興紙寮,我喜歡她的精神! 吃喝玩樂資訊:廣興紙寮地址 : 南投縣埔裡鎮鐵山路310號電話 : (049)291-3037、291-6899。開放時間 : 8:30~17:00,12:00~13:00休息網址:http://www.taiwanpaper.com.tw/

常見問題 Q&A »

  • 廣興紙寮的歷史是從哪個時期開始的?

    埔里的造紙技術從日據時期便開始。

  • 廣興紙寮的轉型為何?

    廣興紙寮將紙廠轉型為休閒與教育兼具的。

  • 製作紙扇的過程中,紙漿要如何處理?

    將水槽裡的紙將打散均勻,篩入桶內,讓紙漿均勻分布,水瀝出過篩。

  • 拓印的過程中,要如何印出字符?

    把拓印版放在紙上噴水沾濕,上鋪一層紙,開始用刷子敲,把拓版的字符印在紙上。

  • 廣興紙寮的開放時間為何?

    廣興紙寮的開放時間為8:30~17:00,12:00~13:00休息。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
關閉視窗

儲存至我的收藏

關閉視窗

新增收藏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