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不少人有看過周董的《不能說的秘密》吧???就算不喜歡周董,好歹也去看看桂綸美吧...(我就是為了看桂綸美...)電影中有一處場景就是在麟山鼻拍攝的,而我,今天終於來了!!!
不過,在還沒有前往電影場景之前,我對這個入口感到了好奇。雖然知道應該是和白沙灣有關聯,我還是決定一探究竟。
果然,前方就是熱門的白沙灣,但是我被眼前的這一片海景給吸引住了...身體不聽使喚的繼續往前走,彷彿有股巨大的力量在拉著我往前(大白天的,在演科幻片喔???)
就在走道旁,這一整片天人菊真的很難不注意,為了拍攝到美麗的畫面,我幾乎要趴到地上了...
白沙灣,記得在我讀書的時候還有來過,之後就再也沒來過了。就算騎機車、騎單車、開車北海一周,都已經不在這停下來,今天突然覺得這裡的海水好美,美到讓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從這個角度望過去,拿掉路牌,再告訴各位這裡是沖繩或墾丁,應該都會有人相信!真的是個很優質的沙灘,不愛上這裡都很難。
與富貴角相對望,矗立白沙灣兩旁,由於八十萬年前大屯火山群的竹子火山爆發,而形成了向外海延伸的岬角,德茂里居民稱為「鼻尾鼻」或「鼻尾頭」,日治時期改名為「麟山鼻」,為大量火山遺跡「安山岩」所構成的區域,安山岩呈深黑色、質地堅硬,有稜有角的「風稜石」,則是麟山鼻步道上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觀。
岩石節理發達的安山岩,在海浪經年累月的侵蝕及東北季風長年不斷的挾帶砂粒吹襲磨蝕之下,逐漸形成平坦的風蝕面,然後再隨著風向改變帶來不同角度的雕琢,擁有尖銳的稜角,因而稱為「風稜石」。佇足欣賞這些體積碩大且造形奇特的風稜石時,就彷彿聽見風與石的對話,令人驚訝於那份來自自然力量中,自始至終不曾改變的深刻與堅持。
另堪稱為麟山鼻的瑰寶--藻礁,是一個值得進行觀察的特殊地形景觀。有些藻類的生長條件需附著在穩固的岩石上,遍佈的安山岩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最佳的選擇,隨著藻類的新生與死亡,一代代的交替生長,進而形成了岩石表面上,具有多層細薄石灰質的藻礁。此外,觀賞潮間帶的小生物也是遊憩麟山鼻的重點活動之一,透過事先查看潮汐及準備齊全的裝備,就能一享弄潮的樂趣,並可輕易在岩縫石塊中,發現難得的自然野趣。
目前規劃成的「麟山鼻遊憩區」,設有人行步道、木棧道設備等,除可欣賞海濱風景外,更可觀察海中淺灘生態。
以上資料摘錄自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網站。
事後覺得沒有到左邊去,有點可惜,因為我有看到輕旅行裡的一篇文章,作者有到左邊去拍照,照片都很漂亮!如果各位人客有機會來到這裡,一定要去走走看看~
這個才是今天的重點。
麟山鼻漁港不大,真的不大,但是港內的海水算是蠻清澈的,大概也是因為漁船少得可憐,比較沒有太多的污染。
我超愛這個景,好乾淨的畫面。
這是放船的斜坡道,已經是重新再整理過了,在這裡玩水是會被海巡人員制止的,所以請各位人客要注意喔!
這條木棧道就是當年的電影場景,不過我覺得吸引我的不是這條木棧道,雖然我是為了木棧道而來~
我選擇走到沙灘,因為我發現了亮點。
這個沙灘其實稱不上很美,但是很乾淨,也很安靜,相較於旁邊白沙灣的戲水人潮,這裡彷彿變成了人煙稀少的世外桃源。
沙灘的海水很清澈,或許不能媲美一些著名的沙灘,但是要在北海岸找到這樣乾淨的沙灘和清澈的海水真的不容易。
雖然我沒有正式的去詢問為何這個沙灘都沒有戲水的人客?後來間接得知,這裡似乎不能戲水,因為海巡人員會出來制止(或許有人會抗議...)。
或許是因為這個區域是屬於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的範圍內,才能留下這片美麗的沙灘而不被過度的開發。
不會一來到沙灘,就看見插滿一堆遮陽傘,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墾丁的白砂。以前去白砂,可以擁有整片的沙灘以及迷人的無敵海景,現在去白砂,就是滿滿的遮陽傘和吵死人的電音。
如果不說這是在北海岸,我相信光放照片,可能一堆人會猜是墾丁或是國外的沙灘。
回到木棧道,其實也是蠻美的,只是時間不對,快被太陽曬昏了...
回到漁港後,我突然想走到漁港最外面的防波堤,用另外一種角度來看看這個沙灘和漁港。
要說這裡是秘境嗎???其實這裡紅過一陣子,也許是電影的熱潮過了,朝聖的人潮也變少了。快抓住夏天的尾巴,來感受一下,也許是北海岸最美麗及安靜的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