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蛤主題館
摸蛤仔兼洗褲(台語) 在會呼吸的紅樹林裡成長的馬蹄蛤,海水無毒養殖,比手掌一樣大的蛤仔,這裡有得玩有的吃。
蚵與貝的鑲間,海洋為海風不斷吹過來,貝殼裝飾的牆壁是海洋藝術,讓海廢成經典,哈哈~這間是廁所喔~看了就想舒坦一下。解放一下。
生長在潮間帶的馬蹄蛤,形狀像似馬蹄而得名,這裡用他的扇殼連結與海平面交錯的天空藍。
友善 。對人無害
是這裡的堅持,馬蹄蛤的熟成每顆約三年多與手掌大的約十兩重的也要養成六至七年,每一份用心不是我們吃的人懂得明白。
風鈴般的串起來的的貝殼,像藍白相間的雨簾,靜靜地聽著水車打水聲,感覺像是浪濤般的擬人法元素。
酷熱的豔陽 這裡有美食區。體驗區
馬蹄蛤 學名 紅樹蜆 這裡培育了原生種的辛苦長成,點點滴滴不是我們外人可以參透他過程。
碉堡旁設立了馬蹄蛤的收太特色與環境特色解說。
休閒園區要的是毅力跟當地的水質環境像輔相成。
碉 堡
用現有的防禦工事做成一處觀景台,吊著塗上各式顏色的漁網浮筒 讓這裡有著孩時的聲動顏色。
如圖所說,日本為了國軍登台及艦砲敵機砲火下的歷史,雖已不付存在的故事,如今意想不到被這親子園區給取代。
馬蹄蛤主題館也是美食及展覽區
紅樹林區
馬蹄蛤的催生之母就是它,枯木、貝殼的點綴,讓這裡活躍起來。
每一艄船筏就是一份感受,更是一份辛苦。
膠筏是日來這裡體驗生態
水深約20公分,當然啦~來這裡就是拉起褲管摸蛤仔兼洗褲子,可以雙手下去撈蛤仔,也可以用腳丫子下去探底。
串起的貝殼,像是一串掛在脖子上的珠寶項鍊。
體驗池 每人100元
摸起來的馬蹄蛤是體驗不夠大,還是再放回池底,享受兒時的感動。
任何的搭配都是以當地蛤仔、貝殼、蚵殼裝置藝術。
好美的風鈴在樹下搖著
碩大就是美,當然就是享受它的甜美鮮度,一顆可以抵一般大蛤仔的10顆的份量。
在現今社會裡甚麼都是不安全的食安,大地也是有選擇性的無毒才生長孕育。
這裡除了特色馬蹄蛤,當然還有雲林美食烏魚子、虱目魚、鮮蚵、無毒養殖的海蝦料理。
菜單 - MENU
鮮悶馬蹄蛤 300元
吃出美味就是用最原始的蒸熟,我忘記拿手掌來對比,這六顆大約是一斤的蛤仔,但一顆飽滿蛤肉卻很滿足我們的體驗。
老闆娘在旁邊教我們怎麼撬開蛤殼,並一般敘說這裡的養成及辛。
碩大又肥美,嚇死人 約2CM的肉。
新鮮甜美,湯汁就像蜆精一樣補阿。
像馬蹄子般的馬蹄蛤,每一個紋理就是一段時間。
無毒鮮蝦白蝦 300元
這裡的烹煮方式都用最自然蒸煮,也沒有在加其他調味料,就很夠味。
肉絲炒水蓮 100元
鱟 - 夫妻魚的標本 又稱馬蹄蟹
正常鱟都是一對,也是個 活化石,這裡還有馬蹄蛤成長週期。
馬蹄蛤相關產品
各式貝殼類的裝置藝術,這裡還可以DIY的親子活動喔。
每個人的辛苦絕非運氣好,需要靠努力,天生就不容成長的馬蹄蛤還真被辛苦的退休警官可以養殖成功,台灣人就是靠天吃飯腳踏實地,這是人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