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巡到海岸山脈尋秘,雙腳走訪部落、聽聽部落有趣的小故事、鮮嚐原鄉美食,暑假另類玩法,部落小旅行,樂活一夏。
台11線甲(光豐公路),從台9線(光復)跨到台11線(豐濱)的橫向公路,每回晃到海岸線,很常經過,大約在18K處增產橋旁,有條小路往上,若不是這回探點,還真不知山區有個豐富社區。
沿著小路往上不用二分鐘,就能進入豐富社區,一直以來就對社區巡禮很有興趣,當然更喜歡走訪原鄉部落,這幾年縣內各鄉鎮推行部落小旅行,這回幸運搭上原鄉尋秘,姐個人是很興奮的(笑)。
10點在社區集合,大夥互相認識,話說,原住民本就幽默好客,三二句很快就笑開,便由導覽大哥帶著我們一行人徒步認識豐富社區。
沿著這條小路準備上山,不過,準備爬山前,導覽大哥先讓我們看看這右側的綠籬,姐一看,笑了,不就裂瓣朱槿(上圖左上),隨後,讓我們像採茶葉般各採30片,說上山後就是我們的中餐(笑),這也太神奇了,拈花惹草數年,朱槿也不是沒養,還真不知它的嫩葉是可入料理的(驚)。
仔細一看,這綠籬還真有被採過的痕跡,原來在阿美族部落,這是可食的,瞧..姐採的,收好,中午要加菜用(哈)。
採完朱槿葉片,導覽大哥繼續介紹路旁的樹薯,這在原住民部落也算是常見,不過, 樹薯有可食跟不可食,故不建議大家隨便挖其根部來食用。
另一側見一棵果樹也長些果實,大哥說這是番龍眼,今年不知氣候還是什麼的,結的果實不太多,這是可食的~還好沒叫我們爬上樹採果實,因為樹還滿高的(笑)。
紅咚咚的它是熟透的車輪茄,但又因外型像輪胎在部落裡也叫輪胎茄,口感是苦瓜加綠茄子綜合體,比一般苦瓜苦2倍,故也稱為輪胎苦瓜。
豐富社區,阿美族人稱此地為丁子漏"Tingalaw",意思是水質甜美而清澈之意。
大夥跟著大哥走到這裡,就是進入產業道路入口,從這裡正式往山區移動,大哥說:阿美族上山前要先敬天敬地敬祖先,背簍翻出一瓶米酒倒在準備的小紙杯,喝前先用手指沾酒潑三次才入口。
徒步上山囉~邊走邊見一旁農地,有著沒採完的玉米、紅藜,一問那背後的原因讓人心酸,豐富社區約有50幾戶,真正住在村內只有20幾戶,而這些目前住在村內的人都是老人。
因老人體力有限,再加上夏季炎熱,這些農作物不及採收便任其於田間荒廢,這聽來真讓人感嘆!故部落希望能用在地的特色,海岸咖啡搭上社區導覽的契機,用觀光活化部落。
大家猜猜,這個水桶是有何用處?這就是老人家的智慧,水桶放在田間,隔天來巡,運氣好的話就有野味,魚、蛙、龜、蛇之類(笑)。
沿著產道往上探境,我們的目地的是山區的海岸咖啡莊園,也很感謝莊園主人的女兒也隌我們一同走上山,從社區走到半山腰休息區約40分,這40分包括沿路走拍並觀察一些生態的時間。
路旁見上一些新植的咖啡樹,據知,海岸咖啡莊園裡種的咖啡己有十年以上的樹齡,咖啡樹有成,又經公所協助咖啡小農打造特色農產品,另外莊園亦有開放一日、二日的體驗行程,如部落巡禮導覽、原鄉風味餐、手沖咖啡等DIY。
有興ategories
導覽大哥沿路也帶我們介紹許多可食用的野菜,像一點紅、毛蓮菜、飛機草等,還順手要我們採些上山加菜(笑),這樣一想這趟走讀是真有內涵唷~
徒步往上爬,不只認識野菜還有個驚人發現,回頭一望,太平洋、出海口、豐濱村(貓公)清晰映在眼簾,這..真是..美極了!
不只出海口,就連豐富社區也能眺望,風景實在美如畫,汗流滿身又如何,站在這裡,妳(你)會有那感覺-很開心來到這豐富部落。
小彎路後,抵達到第一個休息區,莊園還貼心給大家準備補品,走上前一看,哇!實在是太有心了,感謝~
秋葵、車輪茄、鹹豬肉(原住民的喜烙)
用的都是當地的食材,非常的原鄉,莊園主人女兒清娟,貼心的建議我們用一片喜烙捲一根秋葵包來吃,姐本就是原住民,但這樣的吃法還是第一次嚐試,試著包吃了片,哇塞,真正好,立馬在捲第二片(笑),車輪茄也來試吃一個,也不錯,其實也沒想像中的苦。
另外這是紅藜茶,用在山腳下的紅藜做的茶飲,風味也很獨特。
平時沒什麼運動的大欣,這回跟著健行探境,還好啦,沒中暑,如果她都行了,大家鐵定也行唷(笑)。
嚐過原鄉前菜後,不免又有體力續行,豐濱鄉西倚海岸山脈、東臨太平洋,依山傍海的地理位置,行政區域分為五個村,磯崎村、新社村、豐濱村、港口村、靜浦村,而豐濱村舊稱為貓公(也是行政中心)。
是箭筍林沒有看錯吧?原來在海岸山脈也有箭筍林(驚),導覽大哥笑著介紹,原住民是很聰明的,大家仔細看,竹林裡的洞穴大小不一,他說:動物也會依洞口穿越進入竹林尋物,晚上想要吃什麼肉就依箭筍林裡的洞穴來探,洞口大的山豬、洞口中的山羌、野猴、洞口小的老鼠等,真有意思~
看過箭筍林後,又一個小彎,眼前又大亮,這時又聽見導覽大哥說,許多外縣市的人喜歡進來這社區偷葬,大夥不解,據說曾有位風水師來此社區看風水,出海口,二座山,左青龍、右白虎,在風水學裡是良地。
當熱的悶又無風時,大哥要我們吹口哨,說是老人流傳下來的智慧,吹了口哨風就會來。姐是不會吹口哨,但隨行的朋友真的加入大哥吹口哨的行列,咦~果不多久,風來了,神奇(笑)~
在一個轉角後,哇~好大的驚喜!在山區竟然有這麼用心擺設的戶外高檔餐桌,而且桌上還有花藝的設計,如此,怎不讓人驚喜~
這裡是海岸咖啡莊園的中途休息區,也是接待遊客風味餐的地方,風光明媚、空氣良好,有一間廚房及乾靜的洗手間。
一旁的刺葱也是原住民的辛香料。
問了主人,這裡高度大約在300公尺以上,前方無視覺障礙時,俯瞰豐富村及出海口更壯觀。
原以為是先繼續往上到種植咖啡的園地去看咖啡生成的環境,不料因近中午,說是先用過中餐後在繼續行程,於是請大家準備入座,莊園主人的女兒清娟,還奉上一杯冰鎮冰品,在這麼美的環境下,喝上冰品,身心靈都涼爽了起來,超棒~
想說冰品很讓人滿足了,沒想到端上來的前菜,那做工、用法、醬料也特別講究,不免環顧四周,姐是真的在山區嗎?(笑)。
這碗湯品不喝完會對不起廚師,一碗內容物很實在,巴基魯(麵包果)、菇類、豆腐及海菜等,其中海菜,據說是只產在東部某一海岸線區域才有唷,好喝極了~
主餐,馬告滷山豬肉,乍看簡單,但吃了第一口後便停不下來,哈,很抱歉!姐全掃光,就連跟著來的大欣也全吃光(笑)。
這道是焗烤南瓜, 這一上來後姐又吃嚇到,焗烤是得要烤箱的呀!可見半山腰的休息區是有烤箱設備,果然是有準備的,光看這一點真的很不容易~
對了!咱們沿路手採的野菜全交出來,就是這道了,野菜炒山豬肉,光看就讓人心動,吃起來更美味,100分啦~經介紹後,原來這些無菜單料理均來自一位冠軍廚師之手(厲害)。
餐後的水果:當季的土鳳梨。這一餐吃下來實在是太滿足了,很想繼續下午的行程,進那500多高度的咖啡園參觀,並DIY手沖一杯咖啡,但因下午還有其他的行程不得不先離席,姐是重度咖啡成癮症,咖啡就等下回再來品嚐吧(笑)。
這次來到豐富部落,導覽大哥有句話相當的震憾又引人深思,"這部落在過幾年可能就滅亡了",一個部落只剩下老人時,這句話不是沒有可能,青壯年謀職不易只能往外發展,願意回鄉打拼的人又稀少,部落能做的事實在有限,若能開發社區導覽又能配合當地農產品、特色民宿,以現有的狀態活化利用,是否能打造一條不同的路,我們是很期待的,也盼望透過一些力量的行銷,讓這樣的小旅行也能吸引大家,豐濱鄉是東海岸旅遊勝地,沿線從北到南大小景點無數。
像是芭崎眺望台、大石鼻步道、親不知子天空步道、新社海稻田、石門休憩區、石門班哨角、石梯坪等,串連社區、部落的深入走訪,還是很有潛力的,歡迎大家來到海岸山脈尋秘,豐富您的個人旅行版圖。
本文走讀日:2018-07-18
海岸咖啡莊園
花蓮縣豐濱鄉豐富村->粉絲專頁->這裡
另外建議好友關注多大女孩的花間情事粉絲專頁,許多及時的旅遊資訊,全都是當下的鏡巡,零距離無時差的分享。
讓您更能掌握花東旅遊情報,歡迎加入:這裡,一個讚一個支持,就是姐繼續寫格的最大動力,謝謝!
延伸閱讀
社區巡禮之izukan伊入柑布農部落、崙天遊憩區、崙天鄉間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