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富士山夏日樂遊趣Ⅱ
第2天與其他山友會合從新宿西口出發,搭車至富士山吉田5合目登山口(海拔2305公尺),富士山共有4條登山路線(吉田口、富士宮口、須走口及御殿場口),其中僅吉田口位於距離東京較近的山梨縣(其他3處皆屬靜岡縣),因路線難度低、長度短,為大多數人所選擇路線;吉田口5合目沿途經六合目、七合目、八合目、本八合目、九合目至山頂路程約7.5公里左右,我們今天的目標係走5公里抵達八合目之上白雲莊(海拔3200公尺)住宿,明日攻頂看日出。
富士山登山路線(資料來源:網路) 吉田5合目小御嶽神社 爬山前先吃飽再說 帶著明治神宮御守希望登山順利^^(不知道為什麼照片轉不過來XD)
出發啦~~~
吉田口步道為經典「之」字形沙礫道且受到妥善維護,走該路線簡直像走「康莊大道」般,不必擔心得面對懸崖、崩壁等困難地形,只須跟著人群往上走就對了,由於富士山每年僅7-8月開放登山,其為世界文化遺產熱門登山地點且無須申請,據說2個月內曾湧入高達35萬人次登山,故步道上人群熙攘,男女老少、各種膚色皆有,少了分大自然清靜,多了分喧鬧,自七合目起部分路面縮減,熔岩地形加大落差,龐大登山隊伍無法快速通過,形成「排隊等上山」的奇景,抬頭看著長長人龍直達天際的奇景,「塞車」的我們也只好等待然後緩步向前,幸好沿途山屋眾多各具特色且有提供休息處,可消磨等待時間,走走停停約3個半小時,總算趕在天黑前抵達白雲莊。
上富士山也可以騎馬喔!(5合目到7合目日幣20,000元) 別走錯了 被雪壓的樹型 對爬山的人來說簡直是康莊大道啊~~ 爾偶也要爬點坡~爬富士山難得的森林地帶 為防止遭土石掩埋的明隧道 6合目~職業病XD 往山頂走就對了 修道的人 塞車了= = 七合目的小屋,小花看了也開心^^ 山上都是山屋 繼續塞 八合目到了 金剛杖烙印 火山熔岩地形 山屋到了
頂上御來光、缽巡
與臺灣凡事得靠自己登山環境截然不同,富士山沿途山屋不但數量多,而且從住宿、飲食及紀念品等服務應有盡有,只需自我鍛鍊體能及準備必要衣物用品就能輕鬆登山,唯獨使用者付費,所有物資均以人力背運或直升機載運,樣樣收費不低,我們到了白雲莊想吃泡麵及熱咖啡才發現熱水以1c.c.收費1日圓計價,廁所也要100日圓(第1次付費即可);享用事先預訂的晚餐後,休息數小時,於8月5日凌晨1點40分起床,2點半出發攻頂。
吃飯~不吃牛肉吃素食便當^^
即使嚮導帶我們提早出發,半夜富士山步道依舊人山人海,天空星光閃耀預告白天的好天氣,人們配戴的頭燈如星光一樣照亮整條步道,排隊等上山頂那2公里的路程走得額外漫長,9合目之後,為了讓大家別塞在步道上,工作人員甚至穿著反光背心和手持指揮棒站在路旁指揮,這是登山數年來我第1次所見。
凌晨4點30分終於抵達山頂須久誌神社,眼見遠方微透光亮,我們連忙魚牌坊橋前尋找位置坐等日出,也許是出發之前高山訓練發揮作用,在海拔3700公尺之處朋友女兒並無任何不適,反倒是坐我們旁邊外國人有使用氧氣瓶減緩不適。
10分鐘之後,太陽緩緩從彼方雲層中升起,溫暖的陽光逐漸照耀四方,日本人稱之為「御來光」,認為在山上見到御來光是種吉兆,會為人帶來好運,我們不禁隨著現場日本人擺動雙手大聲呼喊萬歲,好像是他們的習俗;等所有夥伴都抵達山頂後,嚮導帶領我們「缽巡」,為繞火山口一圈之意,沿著底部尚有積雪的大內院(缽盂)噴火口繞行,有種「腳下火山會隨時爆發」感覺,舉目所及均為岩石土礫、寸草不生,彷彿來到異世界。
路旁有登山客席地而睡,如果不是有時間壓力,躺在此休息曬曬溫暖太陽應是很棒體驗。河口湖等山下美景一覽無遺,經過富士山頂郵局、淺間大社奧宮等地,緩步爬上氣象觀測站所在地-劍峰頂,才算真正踏上富士山最高點。
在牌坊橋看日出 御來光 帶著國旗來爬山 河口湖 大內院(火山口) 頂上郵局 從郵局買的攻頂證明(如果你覺得紀念品太貴的話,郵局的登頂證明是項非常好的選擇,1份500日元,重點它有蓋郵戳顯示你登頂日期^^) 這裡也會遇到熟人^^ 富士山氣象觀測站 劍峰到了 好像來到異世界
為分散人潮,吉田口上下山路線並不在同處,長達7.6公里下山路線為連續急陡下「之」字形砂石路面,百轉千繞,明明就看得到山下七合目的廁所,卻怎麼也走不到盡頭。途中膝蓋受不了隱隱作痛,還有時大時小霧雨來攪局,毫不輕鬆,難怪昨日上山見下山民眾均臉色不佳、體力透支樣子;返回五合目,富士山已被層層雲霧遮蔽,慶幸這2天登山行沒遇到壞天氣,能看見御來光還去缽巡。
把你背到這裡還要帶回去@@ 下山啦~~~ 滿滿虎杖不曉得開花是如何?
至於晚上歌舞伎町逛街,忙著逛街血拼與看花花世界,實在沒空拍照。有機會來東京的朋友一定要來逛逛,只是歌舞伎町環境較為複雜,建議最好結伴而行,至於要吃昂貴的美食,除找免稅或可退稅的餐廳外,記得要加上消費稅估價,日本的稅率超貴的XD
待續......
原文連結:http://blog.yam.com/police596
覺得這篇文章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