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光勝地總是能見十分親切的中文和台語,其中還夾雜不少的法文原來法國人對於東方文化的狂熱不是傳言,以後如果去法國工作的話可要好好利用這個優勢XD見到山門就表示前方不遠處必定有寺廟。山門是佛教特有的建築形式,普遍認為是因為遭遇三武滅佛之後,僧人紛紛逃往山上建廟,並在山腰或山腳處建一座山門,以便引導香客前往參拜。
穿過山門,帶著虔誠的心步上石階,放眼望去盡是一片翠綠。
從清水舞台往京都市的方向鳥瞰,可以看見繁華的市區和京都塔
讓人產生一種乍回頭已隔紅塵的錯覺。

循著指示牌,我走上木棧道按下快門,將清水舞台定格在記憶之中
剎那即永恆。

大多數的遊客都會在寺廟內購買御守作為紀念,不過也有另一種選擇,那就是收集「
朱印」。
「朱印」可以說是寺廟或神社的花押,通常價300円,比御守來的經濟實惠又有紀念價值
走到朱印所前向神職人員購買朱印帳,這本小小的收集冊裡可是隱含著很深的含意
有別於一般的紀念戳章,
「朱印」必須由神職人員親手書寫,也必須寫在朱印帳上面,因為具有神力也象徵神明,所以隨便拿張紙可是被拒絕的喔!
到達第一間寺廟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選購朱印帳了,在安排行程之前,可以先去官網上瀏覽各大寺廟的朱印帳封面,私心推薦清水寺和高台寺的朱印帳XD
拿到朱印後順著山路往下走就能到達京都名水之一的
音羽の滝,在日文裡面「滝」是瀑布的意思
在這種具有靈氣的地方產生的瀑布,據說也有神奇的療效~

淺嚐了一口,的確是十分清涼又甘甜的泉水。
清水寺最著名的就是他的舞台,依山勢所建的純木造建築,過程中只用卡榫的神奇工法,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清水の舞台から飛び降りる「從清水舞台上一躍而下吧!」
這是日本一句有名的諺語,用來表示破釜沉舟的決心
不過也因為如此,以前這裡還真的是自殺聖地,明治以後才明令禁止民眾在這裡自殺。
走到接近出口的時候我才想起來還有
地主神社沒有進去參拜,只好折返回到位於舞台邊的地主神社。
儘管沒有良緣的需求,還是希望能在接下來的旅途能順利完成,我想這也是良緣的一種吧!

地主神社的主神是
大國主命,也是七福神中的「
大黑天」,曾經幫助過
因幡の白兎所以大國主命常常會和白兔一起出現。

煞氣a白兔從神職人員手中接過墨痕未乾的朱印帳時差不多已經正午時分
下山飽餐一頓後再前往高台寺以及靈山護國神社。
來京都的第一餐:かけそば
其實就是蕎麥湯麵(熱),雖然這種天氣裡,大部分的人都是點涼麵來吃,不過我認為湯麵這種東西就是要吃熱的!←典型的台灣人
配料很簡單可是麵條很讚!第一次吃蕎麥麵就被麵條的香氣深深吸引
日本的料理很喜歡放細蔥,
幸好出國前就治好了我的蔥蔥恐懼症盡情享受蔥香在口中炸開的滋味XD

吃飽飯後慢慢的往回走,這次總算遇到三年坂了!

三年坂又稱產寧坂,是通往清水寺的神道,傳說若在三年坂滑倒的話,在三年內就會死去。
聽起來十分駭人,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想,這是提醒人們注意自身安全
尤其是孕婦和老人,必須無時無刻都要小心腳步!
在七味家買好母上交代的七味粉後,繼續往山下走
好不容易才到達靈山護國神社,結果門口醒目的
休館字樣讓我當場愣在原地,
等等我完全沒有料想到會休館啊XD
後來才知道
日本博物館的休館日大多是月曜日,不過這天如果是祝日的話便會照常開放
前一天剛好是海の日,所以今天各大博物館都自動延後休館一天。
雖然難掩失望,不過這多出來的時間正好可以好好的在
高台寺裡漫步ww
ねねの道

如果對日本史有點研究的話,大概就會知道
ねね是
豐臣秀吉的正室,後稱
北政所、
高台院高台寺,是ねね在秀吉去世後,為亡夫祈求冥福所興建的寺廟,也是她最後的居所。
儘管當時已是德川家的天下,但憑藉著與家康好交情,ねね得以在京都安享晚年。
或許家康援助ねね的動機只是想拉攏人心,不過這也顯示出ねね當時的地位依舊不容小覷。

著名的高台寺庭園造景

寺廟內部透出一股靜謐之感,可以想像ねね最後的生活應該是過得十分平靜
望著滿山綠水,想到盛極一時的豐臣家隨著大阪城一同化成灰燼,讓人產生無限感慨

聽說是ねね很喜歡的建築,臥龍廊

精美的庭園造景,名聞遐邇的高台寺蒔繪,優美的環境中卻不時流露出一股淒涼之感
被獨自留下的北政所,不知道看著那些刻有代表豐臣家的五三桐紋的各式器具,又有什麼樣感觸呢?

我想那大概是,夢醒之後所產生的,那股難以言喻的寂寞吧!
雖然心情蠻沉重的,不過看到院內寫著
サル出沒中的牌子覺得十分有趣
當時我還很認真地想了一下サル到底是甚麼,結果看到秀吉我就想起來了(#
(サル寫作漢字就是猿,而秀吉的綽號也是猴子)
這是什麼惡意滿滿的告示牌啦XDDDD
於是帶著哭笑不得(?)的心情離開高台寺,沿著下坡路走,就能看到八坂神社的大鳥居

終於下山了啊啊啊──(吶喊
因為少了一個行程的關係所以時間變得十分充裕,我又回到昨晚探訪的四条通附近
想說天色尚早,就先到祇園一帶隨意閒逛
沒有馬上回旅館的原因是,今天晚上已經和分別來自中國和台灣的室友約好一起去體驗
居酒屋文化XDDDDD
由於居酒屋以喝酒為主,所以在那之前我必須先解決掉晚餐
轉進和我同名 (?) 的花見小路,走到底竟然是行程之外的
建仁寺那從鎌倉幕府時代便已存在的建築,至今仍屹立不搖
日式的石庭讓人感受到滿滿禪意,到了京都果然一切都跟著慢下來
用心去體會

彩繪在天花板上的
雙龍圖給人一種壯闊的美感 這種感觸是紙筆和照片無法呈現出來的,只能親自走一趟才能了解XD

意識到太早吃飯的話肯定會想吃宵夜,所以趁著太陽還沒下山之前多逛一些地方
所以後來我晃去了
錦市場,順道參訪了
錦天滿宮w

看到這金碧輝煌的建築.....
不忍說菅原大神真的是有錢人啊(自動帶入野良神裏頭的天神形象)
約定的地點是
八坂神社,所以簡單參拜完後我又折回去花見小路一帶
不經意走進一間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料亭,親子丼的香氣和老闆夫婦親切的關西腔至今仍記憶猶新。
華燈初上,鴨川吹來的風依舊涼爽,店家開始掛上布簾,準備營業

經過
高島屋百貨,一時興起跑去逛超市,買了從沒吃過的
水羊羹和しば大福當作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