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入登山世界這8年以來雖然曾有中斷,但喜愛山岳的心從來不變,人生中能有1項興趣陪伴自己是件很棒的事,希望今年能再多走幾座山。
部分照片來源:台中市健康登山協會、行程參考:基隆朝陽健行休閒協會
谷關七雄是我踏入登山健行活動相當重要的關鍵,從大學時期開始對登山產生興趣,卻苦於找不到管道參加,直到公司97年2月成立登山社,同年3月社團第1次活動就舉辦七雄中老五-東卯山,雖然過程中沒啥經驗摔了好幾跤,最後攀爬至山頂的成就感與美景讓卻我從此愛上登山;這幾年陸續完成七雄,其中東卯及波津加甚至還去過數次,唯獨最後一座老六-白毛山因時間無法配合與天氣不佳等因素遲遲未造訪,恰逢臺中市健康登山協會於7月30日舉行阿白縱走(阿冷山-白毛山)活動,不僅可完成白毛山又可順道攀爬有「七雄遺珠」、「第八雄」的阿冷山,豈可錯過!
行程規劃:
谷野會館停車場(0700)→裡冷巷產道竹亭H726m(0724)→阿冷山北北峰H1140m(0817)→阿冷山前峰H1520m(0936)→阿冷山二等三角點H1540m(1007)→阿冷山前峰H1520m→太郎山H1518m(1151)→次郎山H1504m(1258)→白毛山 三等三角點H1522m(1409)→馬鞍壩(1700)(歸賦)
阿白縱走路線圖
7月30日上午5點我隨協會共80餘人乘坐遊覽車從市區出發,7點抵達鄰近裡冷部落谷野溫泉會館停車場,因遊覽車無法進入產業道路所以大隊人馬從這裡出發,步行約20分鐘即達產業道路盡頭的登山口,阿冷山素有「小奇萊」之稱,為前臺中縣登山會會山,之所以沒名列七雄原因之一據說難度頗高,自登山口開始迥異於七雄的原始路徑與連續陡上坡令人不敢小覷,加上本次縱走長達12公里路程嚮導群為控管時間以避免摸黑下山,沿途聲聲催促隊友加快速度,彷若行軍般讓人氣喘吁吁,行經臺電界樁及反射板後接瘦稜陡上,此時方有些許的展望可眺望山腳下大甲溪,過瘦稜地帶後再步行數分鐘即抵阿冷山北北峰。
行前大合照
路邊一景
竹亭
登山口到啦
上瘦稜
反光板
北北峰到了^^
因北北峰位處樹林之中無任何展望,大家匆匆與它合影後即往前峰邁進,約1小時許陸續抵達阿冷山前峰三岔路,前峰並無基點,僅標示鐵牌釘於樹上,嚮導確認前峰無誤後才讓大家合影,並說明從前峰輕裝往返主峰需要50分鐘,考量時間因素欲走阿白縱走的隊友須趕於10點30分隊伍出發前回來,否則請跟押隊人員原路折返,我看了手錶一眼,恰好剩50分鐘,連忙下背包隨手帶瓶水跟帶隊嚮導走,一路下切高度120公尺至鞍部又立即陡升高度140公尺的路程並不輕鬆,幸虧身上無負重,步伐輕鬆許多,在阿冷山主峰停留片刻,折返回前峰剛好縱走隊伍也準備要出發了,嚮導們嚴格篩選縱走人員,勸退部分體力不支或受傷隊員後,隊伍僅餘40人。



準備下山~嚇人的大崩壁

谷關大道院與背後隱約可見的東卯山

登山口


馬鞍壩
本次活動費時10小時,翻越6個山頭12公里,累計爬升高度約1,600公尺,谷關七雄暫時畫下終點;栽入登山世界這8年以來雖然曾有中斷,但喜愛山岳的心從來不變,人生中能有1項興趣陪伴自己是件很棒的事,希望今年能再多走幾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