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溶溶,我們出發去西螺
叩問西螺大橋的變化,自製蔭鼓蔭油
順便關心稻田鴨鵝的心事,不忘餵飽自己
先聲明,本文再度走冗長沒娛樂路線
只圖版主自娛愉快,介意者可直接離開
好一陣子沒去西螺,這回同樣是為了探望阿姨
軒幼時來此,西螺阿姨尚顧守著東市場裡的一小片店面
不過短短幾年,阿姨遭阿茲海默症襲擊,身疲神走,小店早就頂讓出去
所幸阿姨樂觀的性子、熱絡招呼人的態度,並未隨著阿茲海默神隱
明明有時連自己兒女都認不出來,看到我老媽早忘了她是妹妹
卻還是熱情道:「吼~妳怎麼那麼久沒來!」
老媽喜出望外問:「妳認得我是誰嗎?」
失智猶原小聰明的阿姨:「我當然知道啊,妳"金久金久"沒來囉!」
絕口不提對方是誰,分明不認得
還是硬掰閃避問題,神色自然超熱情
果然數十年的店長魂猶在
不禁令我想起《流放的老國王》
「爸爸,你究竟知不知道我是誰?」
這個問題令他感到尷尬,他轉向卡塔琳娜,手朝我做了個動作,
並開玩笑地說:「他說得好像這很重要似的。」
老街散步只是附加價值,探親才是重點,接著
我們再度將長輩留在阿姨家敍舊,一溜煙地跑去延平老街
↑街圖引用自:http://www.louyoung.org.tw/sightseeing.php?id=2
為了嘉奬小人對失智的姨婆頗具耐性
嘎眯爽快承諾:今天想玩什麼、吃什麼、逛什麼都由你作主!
這一天,我雖委婉建議幾攤小吃,軒也欣然同意
但我想逛的永豐米糧行、三井7-11龍貓公車… …等
統統不在小人的自有主意名單上
首先是離阿姨家很近,走路就到的三角大水餃
趁時間還早先攻佔這攤,免得中午人多不易卡位
這家的麵、湯、糯米腸、各式小菜大致平價不錯吃
我唯獨對招牌大水餃不捧場,只因過去很多年間
阿姨老愛買一堆三角大水餃給我們,個人有點吃怕了
但她每回買的瑞春醬油我卻沒怕過 XD
再瞧一眼興建於1940年的西螺戲院
雖已荒廢多年,巴洛克山牆依然吸睛
據說經螺陽文教基金會與戲院所有人溝通
計劃爭取文建會的補助經費修繕
未來可能列為「雲林縣影像歷史博物館」
願不久的將來有機會見證西螺戲院新生
西螺老街之美不需文字贅述
別的城市往往只要一間老屋新生就像寶,沒媽也很好
而西螺呢?單就一條延平老街,就算它不是從頭到尾都很寶
至少是隨你要多少典雅老洋房就有多少
且不似某些老街人爆多令人却步
唯有靜靜流淌的歲月長河
為了支持西螺濁水米,未久便走到琴連碗粿城
一大一小各點一份碗粿、米糕、四神湯就差不多了
青草茶照例是帶走當隨身飲料
不過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小人便說夠了
料想九層粿只能留給下回 = =
小人對延平路49號的柑仔店頗有愛
瞧他對一些古早物事頗感新奇的模樣
驀地察覺我們那一代的童年的純粹與和美
有耐玩的童玩、單純小吃食、安然悠閒的街屋空間
沒有過多選擇或過度的聲光刺激,不怕被3C綁架
我想拍五穀顏色美的永豐米糧行(廣合商行)就在延平路57號
但小人一下子跑進甲店,一會兒穿過乙店
一路尾隨小人的亂無章法路線亂竄,嘎眯只能抓緊時機亂拍一通
連陽台裝飾拼字 RINKIOGOSHAUKO (林廣合商行) 都讓我拍歪了好帥氣 XD
過去造訪丸莊醬油觀光工廠只是看看短片,隨意逛逛
了不起從門口走至後方的曬缸埕偽童工拍照留念
想稍微瞭解純釀、速釀醬油的區別以及製程的話,建議參與導覽
幼時只要求吃滷味和冰淇淋的小子,這回興致盎然地表示想製作蔭鼓
為娘的忍痛含淚椎心地繳完200元/份的DIY費用 (亂買醬油時痛過嗎?)
其實算算材料費,特別是那只甕可重複使用,就會發現 200元很 OK
首先必需在規定時間內將外殼上的頑強菇菇洗淨
不能洗破皮,也不能拖太久,以免重創純釀蔭油的品質
軒慢條斯里的為豆豆們脫胎換骨
狀極愉悅地、溫柔地、一顆顆地洗香香,根本是在玩水
指導員忍不住提醒嘎眯可以幫忙,免得錯過製作蔭鼓的黃金時機
樂在手作過程的小孩覺得那是他的小確幸,為何要大人插手?
認為我既說由他自主,這會兒卻說話不算話
原本笑逐顏開的小孩立馬扳起小臉抗議:不要!我要自己來!
寧為豆碎不願大人成全,氣氛失溫
場面開始有些不融洽,直到繫帶裝盒都卡在執拗結界
來啊導播,麻煩幫嘎眯配上昨天才在雙心家學到的噴茶歌曲:
「寒葉飄逸 灑滿我的臉 吾兒叛逆 傷痛我的心
你講的話像是冰錐刺入我心底 媽媽真的很受傷」 XDDD
《這影片也太好笑》 ←2014 發佈我竟 2016才follow 也太落伍
製蔭鼓樂趣需要自行體會,請看圖說話
況且,瀝乾、裝甕、加重鹽、繫繩結… …還需要版主多嘴嗎?
有趣的是雖然牆上名為親子DIY教學
這批次參與的遊客都是大人,只有軒一個小朋友
作好的蔭鼓帶回家後七至十日間,需多加一道工序才能產生蔭油
若缺了這道程序就只是蔭鼓,沒有蔭油,沒有蔭油!
堅持一兼二顧的小人當然要蔭油,然後就等上180天
讓我們共同期待小人心目中的超級無敵霹靂純釀吧~
DIY日為2015/2/28 即二二八假期
到了八月底開封有什麼呢?
開封有個包青天
猶記得我擔心地跟服務人員說咱家陽台日曬不充足,僅上午曬得到
解說員說沒關係,即使不像雲林西螺般陽光普照亦無妨
總之她十分肯定表示只要回去補足餘下的步驟便等著坐收成功
容我先強調,我這腦袋不像平時自嘲真有那麼豬腦
個人敢打包票我仔細記下回家後該作的事,且再三確認,一個步驟不漏
回來後包括什麼將鹽和豆放入袋中搖搖搖、沙沙沙的
軒小子皆極其賣力、投入、用心完成
日子未到,早幾個月便開始倒數記時
數算八月二十八彼一日,阮要打開絕世好甕,品嘗舌尖上的蔭油
恕我拒絕長話短說,非得囉哩叭嗦
才能傳達漫長的、纏綿的企盼想望
經過六個月的等待+期待
軒連成品蔭鼓和蔭油將要作出哪些料理都計劃好了
哪知打開後,那甕。。。整個「杯具」了
就連上層鹽都「生菇」
明明就有曝曬沒淋雨鹽也超多啊
怎麼小時候看我伯母作總是簡單無比呢
欸,我只能佩服菇菇情比石堅
可憐苦守寒甕 180 天的小人傷心落寞
所以大人拖到今天才寫 (誤)
儘管如此,蔭鼓蔭油 DIY 仍是相當不錯的體驗
離開丸莊,我們向1723年創建迄今的福興宮媽祖問安
接著便回歸久違的西螺大橋懷抱
因為這裡不但有幼稚鬼專用的遊樂設施還有自行車道
橫跨彰化溪州及雲林西螺的西螺大橋
全長1939.03公尺,寬7.32公尺,一共31拱
早於日據時代起建,後因二次世界大戰而工程停頓
直到光復後才在美援及省政府工程款配合下,終於在民國41年復工
民國42年通車時,僅次於美國舊金山的金門大橋
為當時全世界第二,遠東第一長公路大橋
因此在我童年聽過的西螺二三事中
先有西螺大橋的神地位
才有我有聽沒有懂的西螺七崁
想當然爾我們每次來西螺親友家總免不了到西螺大橋拜碼頭一下
版主再度手滑拍了不只兩三張
全怪這附近自行車道規劃日趨完善
小人在這周遭騎了相當久 @@
也多虧在這裡放電,促進食欲有功
才能在和長輩碰頭前再加碼東市場小吃
東市場裡賣古早豬油拌飯的小攤
他們家碗粿和琴連不同武功路數但不錯吃
雖然已經失去戰鬥力
為了公平起見,不能放過旁邊的蚵嗲
麻糬和西螺鮮奶黑糖粉圓歸甜點那顆胃管轄可以再吃沒關係
恨只恨自己為何不是擁有四個胃的牛
頗羨慕吃飽飽賴在地上曬太陽的狗狗們
進食完畢,散步至此,逐漸感到小腹大突、腿酸體乏
於是載上長輩,再度循濁水米與雞鴨鵝共鳴路線回家
西螺老街
來日再會
《西螺老街文化館》
※ 西螺大橋
648雲林縣西螺鎮大橋路到底
定位參考:120.46148, 23.81518
TEL:05-586 1444
※ 丸莊醬油觀光工廠
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25號
電話︰(05)586-3666
免費參觀,蔭鼓DIY另計(發文時為200元/份)
※ 三角大水餃
雲林縣西螺鎮觀音街12號
TEL:05 -586 3955
※ 西螺戲院
雲林縣西螺鎮觀音街2號
※ 琴連碗粿城
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75號
營業時間︰6:30am~18:00pm
TEL:05 -586 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