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Jun, 2016. 真的太久沒來北投!多年前曾造訪的地方竟然都不記得了...看完圖書館,過來逛博物館。
#1 去圖書館的路上遇上這幢磚造建築物,完全忘記它就是溫泉博物館
#2 沿著外圍繞一圈
#3 這層不通入口喔~
#4 要往馬路方向走,才能到入口
#5 上馬路前有個水池
#6 有水~ 習慣性的要拍張倒影
#7
#8
#9 入口
#10
#11 候車亭的屋瓦
#12 要換上館方準備的拖鞋,才能入內參觀(還好沒穿破襪子... 哈哈)
#13
#14
#15
#16
#17 2樓展區_「榻榻米活動大廳」
在日本在臺時期,榻榻米大廳是當時的人在沐浴後納涼、用餐、休憩的地方
#18 雨淋板
#19 於週二至週五,開放遊客自由進入休憩,週六、日因參觀人數眾多,故此區暫不開放
#20 2樓展區「望樓」位於榻榻米大廳旁,供沐浴後的遊客休憩、欣賞北投山光水色之處。從望樓向外眺望,可以看見北投公園和北投圖書館。
#21 好想在上面滾滾滾... 可惜這是不行的呦!
#22 這區只能看不能上去
#23
#24
#25 從望樓可以看到大浴池的彩繪玻璃
#26
#27 2樓展區 「台語片的好萊塢」本區所展示的是北投的台語片相關記錄,在民國四、五0年代台語片盛行的時候,北投優美的環境吸引許多電影來此拍攝。
不但讓電影公司省去搭布景的麻煩,而眾多的溫泉旅社更提供了拍片所需的內景、工作人員休息用餐或過夜的場所。台語片在北投最盛的景況是同一間旅社內有兩三組人馬拍攝不同的電影,所以北投可以說是早期台語片的好萊塢,許多當時的電影中都有北投的影子,其中「溫泉鄉的吉他」更是全片在北投拍攝的經典之作。
#28 北投劇繪
#29
#30
#31
#32
#33 一樓展區 / A展區 「暖暖泉水,悠悠故事」
此展區為當時服務女賓的小浴池,主要的大型浴池服務男賓。當時女性鮮少單獨泡湯,通常是以家眷身分前來,由浴場空間大小配置,可窺知當時男尊女卑的保守社會風氣。
#34
#35
#36
#37 星乃湯浴衣
#38 能看不能泡,聽說國父先生也曾在此泡湯呢 ?
#39 與博物館有關的展件
#40 泡湯用品
#41
#42 想把一層層的羅馬柱和圓拱都裝入鏡... 結果就是彩繪玻璃花紋爆掉了。
#43
#44
#45 B展區_「 建築廊道」本區主要介紹了溫泉博物館建築的風格、以及細部設計,而在此廊道中也展出了許多博物館獨特的建築構件,包括了日式平瓦、日式鬼瓦、牆面磚、木欄杆柱頭、門鎖、臺北縣議會燈罩。
#46
#47
#48
#49
#50
#51 博物館整修之際... 遺失的原有的彩繪玻璃,幸而當時有愛拍照的人留下許多珍貴記錄,讓館方得以有復原的資料可以參考。
#52 所以適當的開放拍照, 也不是壞事嘛 !! (拍照狂又在給自己找理由... 呵呵)
#53
#54
#55 D展區 「百年風華」(北投石、大浴池)
北投石是正式學名,也是全世界唯一用台灣的地名來命名的礦石,它的產地只有日本玉川及台灣的北投溪,其共通特性為生成於青磺溫泉水,且具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鐳。
#56 大浴池為當時東亞最大型的溫泉浴場,只供男性沐浴,浴池建築帶有羅馬和土耳其浴池的風格。
#57 此外,必須「站著泡」也是這個浴池的特色,因為這樣可以容納更多泡溫泉的人。
#58
#59
#60
#61
#62
#63
#64 C展區_「 溫博管窺大北投」
#65
#66 樓梯的雕刻很細膩典雅
#67
#68 有趣的泡湯碗是非賣品
#69
#70 一個下午不停鳴雷,還好都只飄微雨,撐著傘繼續逛溫泉鄉,完全忘記北投露天公共浴池就在附近!忘記帶泳裝... 沒得泡。雖說現場有販售,貓實在不需要這麼多泳裝呀......
文中介紹資料來源 : 北投溫泉博物館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二號
電話:02-28939981
傳真:02-28939984
開放時間:09:00 ~ 17:00 週二至週日
休館時間:每逢星期一與國定假日(遇週六、日照常開館)
費用:免費參觀。
※ 現行為博物館,提供文物展示與展演,不提供泡湯服務。
若您要順道泡湯,可洽 "北投露天公共浴池",電話:02-2897-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