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米樂怎麼玩呢?你應該跟我一樣會有這個疑問,也或許你從來沒聽過這個地方。這次會來到這裡其實是被這個地名所吸引,無米樂的故鄉-後壁菁寮老街,曾是台南最繁華的聚落。無米樂社區這裡充滿著純樸鄉間氣息,可以見到50年代台灣農家風情,是人文、鄉土、攝影之地。
其實有詢問了當地人怎麼玩,他們說就是來看教堂、古井、體驗農村生活、錶店、古宅等.....那就來尋訪一下了。
走著走著,看到這家棉被店,這種店家在市區很少見到了。店家殷煌明先生為無米樂電影主角之一,經營傳統手工棉被店超過50年以上,店內保存有各年代棉被的式樣。
墨林文物館是間四合院,原是日治時代菁寮醫生之稱的梁耀明先生故居。
有居民們無償的提供各式傳統農具與生活用品。
墨林文物館也是菁寮居民們愛鄉、愛家的向心力所打造出來的文物館
裡頭還有藍染作品
金德興即為阮家古宅,主人為阮齊先生。
創業於清乾隆年間嘉義縣鹿草鄉頂潭村,約有二百五十年歷史。
店鋪內的漢藥櫃
瑞榮的殷老闆堅持傳統的技術,除鐘錶買賣之外,也兼收集舊式古董鐘錶。
店內琳瑯滿目,各年各樣的大小鐘錶見證了台灣經濟發展的歷史痕跡。
老師傅很熱情喔~~
店主殷瑞祥熱愛鐘錶,店內收藏許多古董錶與維修工具。
可入內觀賞裡面的時鐘,沒見過的勝過有見過的,每到整點還會叮噹叮噹響~來菁寮老街時可千萬別錯過這裡。
古井為荷據時期鑿建,井深達五米,古井裡仍然有水,可以在此體驗汲水的樂趣喔。
古時洗衣服的地方,邊洗衣還可邊聊天。
可以來這兒拿導覽圖,可以更詳細的規畫遊程。
萬味香醬園手工醬油也是菁寮老街商家之一。
外面有童玩提供大家遊玩,喚起你兒時的記憶。
裏頭還有堅持依循古法釀造的手工醬油, 萬味香醬園創立於1969年。
逛著逛著感覺蠻優的,買了辣椒醬回家(淋在蘿蔔糕或肉粽上真的不錯!)~
手工的芋粿巧及饅頭
感覺很古早味,跟一般鹽酥雞攤位賣的不一樣。
當地人說這是外國人蓋的教堂,來這玩的人都會去照一下錐形的天主教堂;鋁皮銀色錐形尖塔,是極為特別的一座建築。
頂尖處各有一代表性的飾物
菁寮天主堂在1966年興建,時值戰後,日本建築師都離開了,而台灣本土建築師才開始培養。來台傳教的傳教士找不到建築設計師,只好請國外的教會幫忙,讓國外設計師將草圖畫好,再找本地工匠按圖施工,Bohm就是這樣完成了他第一件的海外作品。(此資料摘自網路)
雖然現在的菁寮天主堂老舊了,但當你一進來菁寮時,卻是全庄最開始吸引你的焦點。
天主堂對面
這次並沒有全村玩透透,大約只停留了半日,萬味香醬油-阮家古厝-荷蘭古井-古早洗衣-棉被店-墨林文物館-菁寮天主堂。
走過記錄了農村、古厝、古井、老街,樸實的畫面自然流露出,在這兒真的能感受到純真樸素的的點點滴滴。
隨著電影「無米樂」的拍攝,進而躍上新聞媒體舞台後,種出冠軍米的崑濱伯和菁寮部落才慢慢被看見、慢慢被發現。
這裡沿路都充滿著古早味氣息,如果對這裡有興趣的話,可以規劃一個半日遊程;如果想體驗坐牛車、體驗農法、吃割稻飯,可以規劃一日遊程。
中山高下新營或白河交流道→往台1線(往水上)→後壁火車站→南82線→後壁菁寮。
台南市後壁區墨林里
☺FB粉絲yaya來按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