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燈會比陸地展示
更有情調
但~
拍攝上也有很大的難度
要注意不要拍爆燈
變成全白
流動的河與風
都是讓燈糊掉的因素
#1 興隆水月
隨著插畫家筆下玩耍的猴兒,體驗古月津八景第一景「興隆水月」
#2 在興隆橋上欣賞明月倒映的美景。
#3 線代樓
以線性的基本形為元素,組合成面、建構成體,藝術家將雕塑作品列於興隆橋側,
呈現如建築般,彷彿是海市蜃樓的視覺感受。
#4 煙火花盛開著
#5 橋南月夜第一曲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說的是鹽水橋南老街的繁榮歷史
以月津三寶「蜂炮、老街打鐵舖、八角樓」為靈感發想,炫目火光遙想著月津港的風華。
#6 月津歡迎您
#7 尼龍緞帶,沿著曲橋線條鋪蓋湖面,化為虹流,迎接新年。
#8
#9
#10
#11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12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幕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13 溼地花朵
「溼地花朵」以蒲公英種子為藍圖,象徵希望伴隨著春天到來,充滿幸福甜蜜感受,
以強烈的螢光色彩展現生命強大與旺盛的生機。
#14 花開富貴
「花開富貴」象徵著大地帶來希望與財富,我所創作的花朵在月津港華麗地綻放著。
#15 倒映未來
藉由小綠人與民眾互動,提醒民眾駐足欣賞月津港景色,再繼續向前行
#16 銀河
年節常見的蒸籠上,閃閃發亮,眩目迷人,彷彿撒落月津港水面的燦爛銀河
#17
#18 橋南窗景詩
橋南老街特有的窗景製作成一個個獨特的視覺符號。
#19 Hi客
卡通或玩具般的作品造型,源自於童年記憶中不可抹滅、懷舊美好的部份
#20 月光寶盒
#21 彩蝶戲春
藝術家側臉化為蝴蝶羽翼,展翅飛舞於水月橋畔,迎著水面上的《花好月圓》。
#22
#23
#24 千重浪
過去農民最喜歡看到稻穀搖曳如浪,插畫家筆下的藍白浪花衝破月津港平靜水面,
象徵鹽水小鎮迎向美好未來
#25 月烏 • 月屋
以家屋的形式表現元宵的常民習俗與生活情境。
#26 兩座民眾可穿越的家屋結構,以一座模擬屋頂形式的平台相接
穿透性與透視性的設計使月光與燈影可以自由穿梭
#27
#28
#29 月光果實
#30 以鹽水景點台灣詩路所風靡的木棉花種子、果實為發想創作,為生命文化傳承的象徵
#31
#32 上鉤啦
以溪釣溪哥的經驗,希望能夠喚醒台灣民眾對於生態保育的議題關注。
#33
#34
#35
#36
#37
#38 古城幻影
#39 運用清透的材質製造出古老城門的意象
#40 春來歲到
以來春的吉祥紅色,經過的人們能洗去過去的種種不愉快及霉味,在彩燈與歡聲下新生
#41
#42 裝置微光計畫:月津港
利用反射路徑和水面波動,自然映照形成水下光面漂浮的虛像
#43
#44
#45
#46
#47 留籽
作品中高低落差的國旗,也代表著不同國家進駐的人口比例,在此將人轉化成水滴。
#48 撇開種族,水滴折射閃閃發亮而各自精彩
所有人將在月津港落下而生根,共同匯流成為這條孕育鹽水重要的一份子。
#49
#50
#51 溫柔的光
傳統花紋的布材包覆著充滿科技感的燈管,透著螢藍色的迷人光暈,向未來祝望
#52 花好月圓-紅花與金月
文人雅士品味的花鳥元素,呈現於當代媒材充氣圓球上
#53 紅花與金月看似豔俗,在月津港的波光映射下更添雅緻
#54
#55
#56
#57 思念開花了!
月光總是溫潤人心,創造月圓給人相聚的機會。
在這映照月色的河邊,蘊藏的思念將如種子般,在人們的記憶中繼續綻放。
#58 心月
#59 小小螢火蟲,在樹林裡、在暮色裡,歡欣地展開翅膀,在歡樂的月色中傾注了甜蜜的心意。
#60
#61 霓居
利用環境風力推動鏡片,反射彩色燈光,呈現繽紛、溫暖和諧的視覺效果,
展現小鎮旺盛的生命力。
#62
#63 月亮小熊
#64 世界上有八種熊,台灣黑熊是其中一種,別稱「月熊」。
#65 七彩漁火
#66 月津港上曾經漁火點點,
藝術家以台南製造的塑膠圓籃堆疊成一顆一顆絢麗的燈籠,漂浮在水面上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完整照片 http://album.blog.yam.com/garfield_cat&folder=10729069
官方網站:http://www.2016yuejinlanternfestival.com.tw/
日期:2016.01.30 ~ 2016.02.28
地點:台南市鹽水區月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