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人和食物都有所謂的"際遇",來不及被世人得知的美味,
只希望此味不會變成追憶,千里馬能早日找到屬於他的伯樂。
上篇文章寫完貓私廚的好料理後,不禁讓瑞塔想起深沉於電腦海裡的The First,一直沒動力寫,懶惰是主因之外,主廚已經離開這間餐廳更是重點,短期內吃不到這樣的美味,擺上來了只能空嘆息而已,不過好東西也該分享給大家,等到何順凱主廚回歸的那一天,才能期待他更精彩的演出囉!
其實The First剛開幕時我就很有興趣,當時台灣類似的料理是百花齊放,有江振誠的RAW,有MUME,選擇很多,而且大多一位難求,所以我也沒很急著在第一時間去嚐鮮,誰知~有一天在我很喜愛的FOODIE的格裡看到The First主廚即將離開的消息,而且是用罕見嚴厲的口吻去質疑松菸誠品的決策,讓我隔天立馬決定火速訂位,還好倒數前四天的平常日中餐還有空位(其實那天去發現中午也沒滿座,但到結束前的三天就午晚皆滿座了),後來邀了Randall大哥一群好友去嚐鮮,還好大家都沒失望但也失望了。(沒失望是餐點美味,失望是不知何時才能再吃到)
對於如何界定Bistronomy和Fine dining的差別,請恕我真沒這個能力,畢竟吃的太少,The First屬於那種我也不知,只知最近的西式料理都和台灣味做結合,而且分子料理當道,但真正受到我喜歡的卻沒幾個(再次強調,是我舌拙,不是人家餐廳不好蛤),The First是我相當鐘愛的一間。訂餐當天中午入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明亮的落地窗景,透外把松菸的綠意一覽無遺,當下很婉惜沒有早點來這裡吃飯,空間真的挺舒服的,如果晚上來或許會有另一種不同的風情。午間套餐有二個價位,分別是1000和1680二種,以下圖說會在後頭註解是何種價位的。主廚把菜名都取的很有趣,而且也很貼切,他的烹調方式個人覺得是運用分子料理中算合理且有驚喜的手法,就像香煎迦納魚搭配了紹興酒泡泡,讓酥香的魚皮不至於沾到過多的水份而濕軟,上頭的蝦夷蔥粉未也只保留了鮮香,沒有纖維去干擾你品嚐魚肉的細緻,所以我一直認為,分子料理不是不能用,而是要適度的去用,就像我的編劇老師曾西霸之前常說"一齣戲如果處處都是經典,那就等於沒有經典",料理也是,如果只追求炫技,忘了主軸層次和平衡味道之間的角力,那只是浪費了食材和主廚的功力。

麵包及橄欖油

茴鮭(1,000)
美的跟畫一樣的鮭魚細緻幼嫩,配合上頭的蔬菜,每一口都有不同的口感

花飛的仲夏日(1,680)
鯖魚用梅酒醃過佐著底下的山葵,吃起來鹹鮮開胃,
上方咖啡色的是茄子泥,下方淺紫色的是西瓜蘿蔔。

迷魂香芋泥鴨(1,680)
這道菜很威,把大家的魂都給迷倒了呀。


饞豆症(1,680)
迦納魚下頭放的是鹹豬肉、豆子和羊肚菌調和成的邊料,
紹興酒泡泡則是我覺得很大的亮點,簡單但卻是非常重要的配角
這道唯一的缺點是,最後鹹豬肉入口後,味道會偏鹹。

上頭的粉末應該是蝦夷蔥冷凍乾燥的,這也是分子料理的手法之一,
解構原有的食材,創造出新的口感,但重點還是~要擺在對的地方。

絲瓜精華露(1,000)
這份是友人的,我有喝一口,非常的絲瓜,超棒!

鴨鴨胗環傳(1,680)

很可愛的菜名裡,鴨胸底下襯的是藜麥,醬汁有剝皮辣椒和紅酒無花果醬,
鴨胸的熟度剛好,鴨皮酥香,搭配紅酒無花果醬走的是安全牌路線。

這不是羊肉爐(1,000)
一千的午間套餐有二主菜可以選,友人選了"這不是羊肉爐",
光看賣像就知道它很威,旁邊紫色的是豆乳醬,
這搭法很不意外,因為知貳的爺早就如此做了,而且更騰一籌,但基本上還是很精彩的一道主菜。

擂茶黑白舞(1,680)
跟主菜比起來,甜點弱了點,所以~~~我完全忘了當下的感受,哈哈!

用餐空間

我很愛的大落地玻璃(但大巨蛋還真醜....)